一种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及其制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640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及其制造方法,其包括基层墙体、保温板、面层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隔断板和设置在隔断板两端的扩展段;隔断板的数量为多个,其将保温板延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的长度方向分为多个部分,扩展段位于保温板外部并位于基层墙体或面层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运输和制造、安全性能高的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节能政策的发展要求,国内建筑外墙保温体系迅速发展,既有建筑外墙节能改造时我国当前建筑业节能减排的重点。一种在以往未做外墙保温的建筑上进行改造的做法就是直接在墙体外侧进行保温板的粘贴或进行保温涂料的喷涂,同时为了提高建筑外墙防火性能,现有建筑外墙外保温多采用岩棉薄抹灰保温系统。但是工程实践表明:保温板或涂料保温系统耐候性能差,使用10年左右面层会出现龟裂,在多风的气候环境下,或风力过大时,保温墙面容易脱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复合保温墙板集称重、保温、围护、防火、防腐等有点于一身,其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大都采用三明治夹心结构,由内墙板、保温板和外墙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预制整体。申请号为201811358393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岩棉外墙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包括基层墙体、保温板和面层,所述保温板的内侧布设在基层墙体的外侧,保温板外侧设置有面层,所述基层墙体、保温板与面层之间横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锚固筋;相邻所述锚固筋设置的间距≤500mm;所述锚固筋用于牢固连接外墙保温结构与基层墙体,保证了外墙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所述基层墙体包括混凝土墙体、实心粘土砖墙体和加气混凝土墙体。本专利技术使保温板与基层墙体之间不容易脱落,保证了外墙外保温与墙体结构一体化及同寿命。所述锚固筋包括化学锚固筋和预埋式锚固筋;所述化学锚固筋包括第一化学锚固筋和第二化学锚固筋;所述预埋式锚固筋包括预埋螺母锚固筋和预埋钢筋锚固筋;所述第一化学锚固筋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与连接部固定连接,固定部设置在混凝土墙体内,设置为锚栓;连接部设置在保温板和面层之间,设置为钢筋;第二化学锚固筋设置为螺纹钢。上述专利技术存在如下缺陷:(1)其用于连接基层墙体和保温板及面层的锚固筋采用钢、铁材质,导热系数大,锚固筋间隔设置,且其长度分别为70mm、保温板厚度加30mm、加气混凝土墙体和保温板厚度之和50mm等,可见锚固筋数量多,且贯穿内层墙体和面层,锚固筋的提供固定性的同时,将墙体内的热量持续的传导散发到外部,使得墙体的保温性能降低20%左右。(2)锚固筋横向间隔设置在纵向平行设置的基层墙体、保温板和面层内部,可见锚固筋能够防止保温板和面层在横向上脱离基层墙体,但保温板和面层具有纵向整体性,在长期的重力受力下,其会发生纵向上的偏移,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专利号为201910568075.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提供了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及其生产方法,包括叠合剪力墙,叠合剪力墙至少包括内壳混凝土、外壳混凝土及结合件,其中内壳混凝土与外壳混凝土间隔开一定距离相对设置以形成空腔,结合件分别与内壳混凝土与外壳混凝土固接;功能板,功能板用于防止外界因素影响墙体和/或居住环境,功能板设置在内壳混凝土外侧;砂浆层,砂浆层设置在功能板的外侧,用于保护功能板;以及连接体,连接体用于将叠合剪力墙、功能板和砂浆层形成一体连接。本公开所提供的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重量轻,减小了连接体的长度和刚度,减低了成本,同时减少了施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施工成本。但该项技术除存在前述专利技术的缺陷外,其采用空心结构,大大降低了墙体的强度。为克服上述缺陷,专利号为201810823760.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公开了一种自保温密肋夹心砼叠合剪力墙板,它为整体预制件,包括立板和设置于立板一侧的多条预制肋,预制肋上均设有连通各后浇道的通槽,各预制肋将立板一侧的区域分隔为多条后浇道。在使用时将多块墙板依次立起,然后搭好模板,再模板与立板之间的空隙向下后浇混凝土,后浇的混凝土通过后浇道和通槽将成排并列布置的墙板连为一体,形成墙整体,该墙整体具有保温结构一体化且整体性好的优点。其立板为实心砼板,预制肋为保温混凝土,其使用时将多块墙板依次立起,然后搭好模板,在模板与立板之间的空隙向下后浇混凝土,后浇的混凝土通过后浇道和通槽将成排并列布置的墙板连为一体,形成墙整体。可见该项技术将传统技术中的面层改进为一层设置在墙体外侧的立板、将保温层分割开来并通过后浇混凝土固定立板及保温块。但该项专利技术的缺陷在于:其立板与预制肋为一体成型的结构,预制肋和立板又采用不同材质,同时还设置了后浇道、通槽等复杂结构,大大增加了制造难度,对制造工艺要求高;后浇道和通槽位于保温块与预制肋之间,起到固定作用,但保温块与立板材质不同,结合力很弱,连接强度差,容易分离产生缝隙而削弱墙体的保温效果;保温块与立板分离也会削弱墙体整体强度,在长期的重力受力下,保温块会发生纵向上的偏移,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运输和制造、安全性能高、保温效果好的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其包括基层墙体、保温板、面层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隔断板和设置在隔断板两端的扩展段;隔断板的数量为多个,其将保温板延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的长度方向分为多个部分,扩展段位于保温板外部并位于基层墙体或面层内部。优化的,从内到外依次为基层墙体、保温板、面层,连接件位于一体化系统内部。优化的,隔断板为直板型,其延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的高度方向贯通保温板。优化的,隔断板可以与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的长度方向垂直或保持一定角度设置。优化的,扩展段可以设置为直板型,其可以与隔断板垂直或保持一定角度设置;或者扩展段设置为向保温板方向凹的弧形或曲线型。优化的,扩展段与隔断板端部构成T型或伞型。优化的,在隔断板位于保温板内部的区域内设置多个空心孔;在基层墙体内设置钢筋;在面层内设置钢丝网,钢丝网采用电镀、直径不少于3mm的钢丝,相邻钢丝间隔为30-50mm。优化的,连接件采用玻璃钢材质;玻璃钢材质的厚度为0.05-0.2m,隔断板的长度为0.5-1.5m,扩展段的长度为0.4-0.8m。优化的,两个隔断板之间的距离为0.5-1.5m,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的长度为2-4m,保温板的厚度为0.5-1m,面层的厚度为0.5-1m,基层墙体的厚度为0.5-1m。上述任何一种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的方法,将基层墙体外模板、保温板、面层外模板依次立起,多块保温板之间用连接件间隔,扩展段的外侧分别位于基层墙体外模板、面层外模板内部;在基层墙体外模板与保温板、保温板与面板外模板之间浇混凝土现浇形成基层墙体和面层。本专利技术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从上到下垂直高度即为其高度方向,也即连接件、基层墙体、保温板和面层的高度方向。当一体化系统竖直放置从上到下俯视一体化系统时,在一体化系统俯视图的平面上,沿基层墙体长边的方向即一体化系统的长度方向,这个方向也是保温板和面层的长度方向、扩展段的长度方向、以及隔断板的厚度方向;与前述方向垂直的方向即为隔断板的长度方向、保温板的厚度方向、面层的厚度方向。玻璃钢学名纤维增强塑料,俗称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层墙体、保温板、面层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隔断板和设置在隔断板两端的扩展段;隔断板的数量为多个,其将保温板延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的长度方向分为多个部分,扩展段位于保温板外部并位于基层墙体或面层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层墙体、保温板、面层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隔断板和设置在隔断板两端的扩展段;隔断板的数量为多个,其将保温板延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的长度方向分为多个部分,扩展段位于保温板外部并位于基层墙体或面层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为基层墙体、保温板、面层,连接件位于一体化系统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隔断板为直板型,其延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的高度方向贯通保温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隔断板可以与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的长度方向垂直或保持一定角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扩展段可以设置为直板型,其可以与隔断板垂直或保持一定角度设置;或者扩展段设置为向保温板方向凹的弧形或曲线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外墙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扩展段与隔断板端部构成T型或伞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忠东牟浩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九屋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