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置式标准单元化预制保温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保温复合板包括保温层、保护层、连接构件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复合板两端的凹槽,所述的保温板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的保护层两端内的设置有若干根连接筋,所述的连接筋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的连接构件包括设置在建筑结构梁处的结构植筋和横筋,所述的横筋与所述的结构植筋固定在一起,所述的连接筋通过挂钩与所述的横筋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保温复合板两端的凹槽组合成浇筑槽,所述的浇筑槽与设置在所述保温复合板上的浇筑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造节点,高强度砂浆浇筑,使得保温复合板寿命长,可实现建筑保温与建筑物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置式标准单元化预制保温复合板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置式标准单元化预制保温复合板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建筑保温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伴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安装有空调,一般在冬季要取暖,夏季要制冷,而在冬季取暖或夏季制冷时,建筑物的外墙是否保温将直接决定建筑物的能耗。以前我国除东北地区外很多地区的建筑物没有保温层的要求,这些众多的建筑物墙体的保温性能较差,因此现在我国对新建的建筑有保温层的要求,而对于既有的建筑物采用增加保温层的方式,现在有外墙保温层和内墙保温层的施工方式,由于既有建筑内情况复杂,所以主要的还是外墙保温层施工方式。现有的后置式建筑保温方式多为外贴外挂保温板的方式,该方式使用寿命短,易开裂脱落,易引起火灾,修复和更换要产生大量建筑垃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置式标准单元化预制保温复合板及其安装方法,解决了现有后置外墙保温材料使用寿命短,易开裂脱落,易引起火灾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置式标准单元化预制保温复合板,包括保温层、保护层、连接构件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复合板两端的凹槽,所述的保温复合板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的保护层上下两端内的设置有若干根连接筋,所述的连接筋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的连接构件包括设置在建筑结构梁处的结构植筋和横筋,所述的横筋与所述的结构植筋固定在一起,所述的连接筋通过挂钩与所述的横筋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保温复合板两端的凹槽组合成浇筑槽,所述的浇筑槽与设置在所述保温复合板上的浇筑孔连通。优选地:所述的保护层由轻骨料混凝土构成。优选地:所述的浇筑孔为向上倾斜的锥形孔。优选地:所述的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方形或三角形。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了一种后置式标准单元化预制保温复合板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每层建筑结构构件上设置结构植筋;(2)将结构植筋统一焊接在横筋上;(3)在保温复合板两侧预留的挂钩对应的墙面上,植入膨胀螺栓;(4)将保温复合板两端的连接筋挂在横筋上,通过膨胀螺栓将保温复合板固定在墙体上;(5)上下两块保温复合板的两端的凹槽组成浇筑槽,然后通过浇筑孔往浇筑槽内浇筑砂浆,并养护,即完成保温复合板的安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在结构构件上设置结构植筋,结构植筋统一焊接在横筋上,在保温复合板两侧预留的挂钩对应的墙面上,植入膨胀螺栓;将保温复合板两端的连接筋挂在横筋上,通过膨胀螺栓将保温复合板固定在墙体上;上下两块保温复合板的两端的凹槽组成浇筑槽,然后通过浇筑孔往浇筑槽内浇筑砂浆,并养护,即完成保温复合板的安装,通过构造节点,高强度砂浆浇筑,使得保温复合板寿命长,可实现建筑保温与建筑物同寿命。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保温复合板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和保温材料复合,质量较轻,轻型吊装设备即可操作,另外采用预制板以后施工安装,单元模块化、标准化,可切割,可满足任意尺寸楼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温复合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温复合板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浇筑孔,2为连接筋,3为保护层,4为保温层,5为建筑结构梁,6为横筋,7为挂钩,8为结构植筋,9为浇筑槽,10为固定孔,11为建筑外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后置式标准单元化预制保温复合板,包括保温层4、保护层3、连接构件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复合板两端的凹槽,保温层由保温材料制成,保护层3由轻骨料混凝土构成,使得制备的保温复合板质量轻,易于安装。在保温复合板的两侧的保护层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10,固定孔10的个数根据保温复合板的大小决定,本实施例中采用4个。保护层3上下两端设置有若干根连接筋2,所述的连接筋2的一端设置有挂钩7,连接筋2的根数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般连接筋2的间隔10-30cm,本实施例中采用每张保温复合板的两端各设置五根连接筋2。连接构件包括设置在建筑结构梁5处的结构植筋8和横筋6,所述的横筋6与所述的结构植筋8固定在一起,所述的连接筋2通过挂钩7与所述的横筋6连接在一起。保温复合板两端的凹槽组合成浇筑槽9,所述的浇筑槽9与设置在所述保温复合板上的浇筑孔1连通。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方形或三角形,本实例中为梯形,凹槽的深度根据需要设置,一般与保温层4厚度差不多,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所述的浇筑孔1为向上倾斜的锥形孔。一般一块保温复合板上设置若干个浇筑孔1,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浇筑孔1。本专利技术的预制保温复合板采用现将保温复合板在生产工厂生产完成,然后在现场安装,可以实现标准化、模块化,可切割,可满足任意尺寸楼体,有助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温复合板的标准化生产,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实施例2一种后置式标准单元化预制保温复合板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每层建筑结构构件上设置结构植筋8,结构直接固定在每层建筑结构构件上;(2)将每层建筑结构构件上设置结构植筋8统一焊接在一根横筋6上;(3)在保温复合板两侧预留的挂钩7对应的建筑外墙11上植入膨胀螺栓;(4)将保温复合板两端的连接筋2挂在横筋6上,通过膨胀螺栓将保温复合板固定在建筑外墙11上;(5)上下两块保温复合板的两端的凹槽组成浇筑槽9,然后通过浇筑孔1往浇筑槽9内浇筑砂浆,并养护,即完成保温复合板的安装。连接筋2勾在横筋6上,通过浇筑的砂浆,将连接筋2与横筋6牢固固定在一起,进而将保温复合板固定在建筑墙体上。通过复合板两侧膨胀螺栓和连接构件的作用,将保温复合板稳定牢固的固定在建筑墙体上,使得保温复合板寿命长,可实现建筑保温与建筑物同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置式标准单元化预制保温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保护层、连接构件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复合板两端的凹槽,所述的保温复合板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的保护层上下两端内的设置有若干根连接筋,所述的连接筋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的连接构件包括设置在建筑结构梁处的结构植筋和横筋,所述的横筋与所述的结构植筋固定在一起,所述的连接筋通过挂钩与所述的横筋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保温复合板两端的凹槽组合成浇筑槽,所述的浇筑槽与设置在所述保温复合板上的浇筑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置式标准单元化预制保温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保护层、连接构件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复合板两端的凹槽,所述的保温复合板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的保护层上下两端内的设置有若干根连接筋,所述的连接筋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的连接构件包括设置在建筑结构梁处的结构植筋和横筋,所述的横筋与所述的结构植筋固定在一起,所述的连接筋通过挂钩与所述的横筋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保温复合板两端的凹槽组合成浇筑槽,所述的浇筑槽与设置在所述保温复合板上的浇筑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置式标准单元化预制保温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由轻骨料混凝土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式标准单元化预制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喆,李恩,王斌,马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纽沃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