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延秋专利>正文

一种保暖合成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401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室内装修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保暖合成纤维,包括壳体和感温块;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填充有保温填充棉;所述保温填充棉复数设计;所述保温填充棉均分为保暖层、发热层和封装层;所述保暖层为改性保暖棉毡制成;所述发热层为改性发热棉毡制成;所述封装层为无纺布材料制成;所述保暖层与发热层相邻,封装层包覆在保暖层和发热层外侧;通过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金属网层,将外界温度快速传导至感温块内,进而利用酒精溶液对温度的敏感程度,通过调节杆带动铰接杆和挤压板对保温填充棉进行挤压或扩展,进而有效地使制备的自调性保温板更加适用于温度变化较快的环境中,有效调节室内温度变化的幅度。

A kind of thermal synthetic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暖合成纤维
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装修材料
,具体的说是一种保暖合成纤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室内装修使用的保温板具备优质的保温性能,但是其保温性能效果较为单一,仅仅体现在较低的热传导性方面,同时其保温性能恒定不变,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使用实用性较差,同时现有技术中通过保温隔板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多数采用在保温板表面涂覆光催化介质进而起到净化效果,但是由于室内空气流动性差,光催化涂层作用效果较差。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室内墙体保温板及其制作方法,专利号:2008100368766,包括泡沫隔热板和用于加固整个保温板强度的加固层,加固层分别设于泡沫隔热板两侧面上,与泡沫隔热板相连接固定,该保温板结构简单、厚度超薄、通过粘贴在室内墙体的内表面上,来进行室内保温,有利于提高室内保温效果,但是该保温板仅通过阻止热传导进行保温,并没有考虑到热辐射的散热效果,效果较为单一,且该保温板热传导率固定不变,当室内温度较高时不利于散热。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研制一种保暖合成纤维,并使用该纤维制备自调性保温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温板保温性能效果较为单一,仅仅体现在较低的热传导性方面,同时其保温性能恒定不变,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使用实用性较差,同时现有保温板对室内空气净化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温板保温性能效果较为单一,仅仅体现在较低的热传导性方面,同时其保温性能恒定不变,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使用实用性较差,同时现有保温板对室内空气净化效果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保暖合成纤维。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保暖合成纤维,所述保温纤维由以下原料构成:废弃玻璃15-20份、聚乙烯树脂15-20份;纳米氧化锌5-8份、竹炭粉8-10份、硅酸钠12-16份、盐酸5-8份、六甲基二硅醚0.5-0.8份;所述保暖合成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废弃玻璃通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并将破碎完成的玻璃碎屑通入反应釜中,进行高温烘烤、熔融,向熔融态的玻璃流体中添加纳米氧化锌粉末,并进行持续搅拌,控制搅拌速率为60-80r/min,搅拌10-15min后制得改性玻璃溶液;使用价值低廉的废弃玻璃进行熔融提炼,作为保暖合成纤维的基底材料能有效地降低保暖材料的制造成本,纳米氧化锌是一种特殊的光感材料,将其添加至熔融态的玻璃溶液中,利用纳米材料本身优质的分散性能,使制备出的纤维具备吸收、反射远红外线的功能,进而有效地使制备的纤维使用于家居装修时,可以有效地将人体散发的远红外线拦截在室内,进而有效的起到保温的作用;S2:将改性玻璃溶液与聚乙烯树脂分别通入拉丝机中,进行拉丝处理,控制拉丝成品直径为0.2-0.4mm,制得改性玻璃纤维丝和聚乙烯纤维丝,将聚乙烯纤维丝和改性玻璃纤维丝进行混纺即制得保暖合成纤维;玻璃纤维本身不仅具备优质的隔热性能和阻燃性能,同时其抗拉伸性能较强,但是在作为家居材料使用时,其本身质地较脆,易发生断裂,而聚乙烯树脂纤维本身具备优质的弹性,将聚乙烯树脂与改性玻璃纤维之间进行混纺形成保暖合成纤维丝线,可以有效的提升保暖合成纤维丝线具备的力学性质;S3:将硅酸钠通入水溶液中进行均匀搅拌,待硅酸钠完全溶解于水溶液中后,向硅酸钠水溶液中依次添加盐酸和六甲基二硅醚,并持续进行搅拌5-10min,搅拌完成后将溶液浇灌、填充于使用保暖合成纤维制成的保暖棉缝隙中,静置10-15min;使用硅酸钠水溶液经盐酸诱导以及六甲基二硅醚催化,有效地使凝胶的制备方式较为简单,同时使用凝胶对保暖合成纤维制备的保暖棉进行缝隙填充,可以有效地对保暖棉内部的空气进行替换,提升保暖棉的阻热性能;S4:将S3中静置后凝胶化后的保暖棉通入高温干燥箱中,于200-240℃下干燥处理4-5h后即制得改性保暖棉毡,并将改性保暖棉毡以及均匀填充有竹炭粉的改性发热棉毡进行复合粘贴后制得保温填充棉,将保温填充棉填充于壳体内,利用保温板内部感温块根据室温进行压缩与扩展,即制得自调性保温板;使用高温干燥操作对处于保暖棉纤维缝隙中的凝胶脱水、干燥,使其内部气隙率大幅度上升,进而有效地制备出具有较大气隙率的改性保暖棉毡,同时将改性发热棉毡与改性保暖棉毡复合使用,利用改性保暖棉毡对远红外线的反射作用,使改性发热棉毡中竹炭粉本身散发的远红外线具备单向散播性,有效地增强对室内的保暖效果,同时配合感温块的作用,制得可以自行调节保温效果的自调性保温板,进而根据室内温度对保暖填充棉进行挤压或扩展,进而使自调性保温板具备可调热传导率。优选的,其中原料中还包括催化粉;所述催化粉为攀钢抗菌粉和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粉末按照1:2的比例进行复配的光催化粉末;所述催化粉采用喷附的方式填充于发热棉内部;原料中选取攀钢抗菌粉和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粉末按照1:2的比例进行复配的催化粉与竹炭粉之间进行混合填充,利用竹炭粉散发的远红外线对催化粉进行光催化,进而使改性发热棉毡具备优质的光分解性,能有效地将吸附在改性发热棉毡表面的氧气与水进行分解生成具备强氧化性的羟基,利用羟基扩散在空气中对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有机物气体氧化成无害的二氧化碳,进而使制备的自调性保温板具备空气净化能力。优选的,其中原料中还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所述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均匀分布在硅酸钠水溶液中,并随硅酸钠水溶液填充于保暖棉中;原料中选取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本身具备优质的超弹性和热机械稳定性,将其混合于硅酸钠水溶液中,并随硅酸钠水溶液进入保暖棉中,在硅酸钠凝结的过程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逐渐固定在改性保暖棉毡内部,有效地配合保暖合成纤维丝线对固化的气凝胶起到改性作用,有效地增强气凝胶的弹性和抗疲劳性能。优选的,其中S4中所述自调性保温板包括壳体和感温块;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填充有保温填充棉;所述保温填充棉复数设计;所述保温填充棉均分为保暖层、发热层和封装层;所述保暖层为改性保暖棉毡制成;所述发热层为改性发热棉毡制成;所述封装层为无纺布材料制成;所述保暖层与发热层相邻,封装层包覆在保暖层和发热层外侧;所述感温块固连于第一空腔底部;所述感温块位于第一空腔底部均匀分布且均位于相邻两块保温填充棉间隙;所述感温块内部空腔式设计;所述感温块远离第一空腔底部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感温块内腔导通;所述感温块内腔中滑动密封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通过第一通槽延伸至外界;所述调节杆“T”形设计;所述调节杆与感温块内腔之间充有酒精溶液;所述调节杆远离感温块一端开设有铰接槽;所述铰接槽内转动连接有铰接杆;所述保温填充棉靠近感温块一侧固连有挤压板;所述铰接杆远离调节杆一侧均与挤压板之间相固连;所述壳体为半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壳体一侧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将外界与第一空腔导通;所述壳体内部埋设有金属网层;所述金属网层靠近感温块一侧延伸至感温块内部;所述保暖层内部固连有均匀分布的挤压囊;所述挤压囊开口朝向发热层;现有技术中室内装修使用的保温板具备优质的保温性能,但是其保温性能效果较为单一,仅仅体现在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暖合成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纤维由以下原料构成:/n废弃玻璃15-20份、聚乙烯树脂15-20份;纳米氧化锌5-8份、竹炭粉8-10份、硅酸钠12-16份、盐酸5-8份、六甲基二硅醚0.5-0.8份;/n所述保暖合成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废弃玻璃通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并将破碎完成的玻璃碎屑通入反应釜中,进行高温烘烤、熔融,向熔融态的玻璃流体中添加纳米氧化锌粉末,并进行持续搅拌,控制搅拌速率为60-80r/min,搅拌10-15min后制得改性玻璃溶液;/nS2:将改性玻璃溶液与聚乙烯树脂分别通入拉丝机中,进行拉丝处理,控制拉丝成品直径为0.2-0.4mm,制得改性玻璃纤维丝和聚乙烯纤维丝,将聚乙烯纤维丝和改性玻璃纤维丝进行混纺即制得保暖合成纤维;/nS3:将硅酸钠通入水溶液中进行均匀搅拌,待硅酸钠完全溶解于水溶液中后,向硅酸钠水溶液中依次添加盐酸和六甲基二硅醚,并持续进行搅拌5-10min,搅拌完成后将溶液浇灌、填充于使用保暖合成纤维制成的保暖棉缝隙中,静置10-15min;/nS4:将S3中静置后凝胶化后的保暖棉通入高温干燥箱中,于200-240℃下干燥处理4-5h后即制得改性保暖棉毡,并将改性保暖棉毡以及均匀填充有竹炭粉的改性发热棉毡进行复合粘贴后制得保温填充棉(3),将保温填充棉(3)填充于壳体(1)内,利用保温板内部感温块(2)根据室温进行压缩与扩展,即制得自调性保温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暖合成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纤维由以下原料构成:
废弃玻璃15-20份、聚乙烯树脂15-20份;纳米氧化锌5-8份、竹炭粉8-10份、硅酸钠12-16份、盐酸5-8份、六甲基二硅醚0.5-0.8份;
所述保暖合成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废弃玻璃通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并将破碎完成的玻璃碎屑通入反应釜中,进行高温烘烤、熔融,向熔融态的玻璃流体中添加纳米氧化锌粉末,并进行持续搅拌,控制搅拌速率为60-80r/min,搅拌10-15min后制得改性玻璃溶液;
S2:将改性玻璃溶液与聚乙烯树脂分别通入拉丝机中,进行拉丝处理,控制拉丝成品直径为0.2-0.4mm,制得改性玻璃纤维丝和聚乙烯纤维丝,将聚乙烯纤维丝和改性玻璃纤维丝进行混纺即制得保暖合成纤维;
S3:将硅酸钠通入水溶液中进行均匀搅拌,待硅酸钠完全溶解于水溶液中后,向硅酸钠水溶液中依次添加盐酸和六甲基二硅醚,并持续进行搅拌5-10min,搅拌完成后将溶液浇灌、填充于使用保暖合成纤维制成的保暖棉缝隙中,静置10-15min;
S4:将S3中静置后凝胶化后的保暖棉通入高温干燥箱中,于200-240℃下干燥处理4-5h后即制得改性保暖棉毡,并将改性保暖棉毡以及均匀填充有竹炭粉的改性发热棉毡进行复合粘贴后制得保温填充棉(3),将保温填充棉(3)填充于壳体(1)内,利用保温板内部感温块(2)根据室温进行压缩与扩展,即制得自调性保温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合成纤维,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中还包括催化粉;所述催化粉为攀钢抗菌粉和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粉末按照1:2的比例进行复配的光催化粉末;所述催化粉采用喷附的方式填充于发热棉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合成纤维,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中还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所述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均匀分布在硅酸钠水溶液中,并随硅酸钠水溶液填充于保暖棉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合成纤维,其特征在于:其中S4中所述自调性保温板包括壳体(1)和感温块(2);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填充有保温填充棉(3);所述保温填充棉(3)复数设计;所述保温填充棉(3)均分为保暖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延秋钱威
申请(专利权)人:丁延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