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建筑楼地面集成变形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401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工业建筑楼地面集成变形缝装置,包括高度可调节的间隔布置的一对钢模板以及与所述钢模板对应的配合的一对间隔布置的铝合金框架,设在所述铝合金框架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通过垂直布置的螺杆连接能相对于所述铝合金框架滑动的滑竿;所述铝合金框架与钢模板之间有防水带,所述铝合金框架通过穿过所述防水带的螺钉与钢模板连接固定,所述盖板的两侧与钢模板的上方垂直部之间有弹性橡胶条填缝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化成型,将多种现场施工的工艺集于一体,预制成型,具有可调节性,减少后期处理,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建筑楼地面集成变形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建筑楼地面集成变形缝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国家标准图变形缝装置多用于民用建筑有装饰层构造的楼地面,对于多数无装饰层的工业厂房楼地面不匹配,需后期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工业建筑楼地面集成变形缝装置。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建筑楼地面集成变形缝装置,包括高度可调节的间隔布置的一对钢模板以及与所述钢模板对应的配合的一对间隔布置的铝合金框架,设在所述铝合金框架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通过垂直布置的螺杆连接能相对于所述铝合金框架滑动的滑竿;所述铝合金框架与钢模板之间有防水带,所述铝合金框架通过穿过所述防水带的螺钉与钢模板连接固定,所述盖板的两侧与钢模板的上方垂直部之间有弹性橡胶条填缝密封。其中,所述钢模板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模板与位于上方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通过长螺栓孔用螺栓连接形成高度可调节式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通过由套丝以及两个螺纹杆形成的可调节撑杆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模板为L形状,所述第二模板包括一个L形部及与所述L形部的水平部连接的位于上方的上方垂直部,所述上方垂直部的高度与盖板、铝合金框架以及防水带三者的总和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模板通过下方垂直部与第一模板的垂直部连接,所述下方垂直部与上方垂直部平行,相对布置且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化成型,将多种现场施工的工艺集于一体,预制成型,具有可调节性,减少后期处理,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业建筑楼地面集成变形缝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盖板的主视图;图3为铝合金框架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业建筑楼地面集成变形缝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工业建筑楼地面集成变形缝装置,包括高度可调节的间隔布置的一对钢模板以及与所述钢模板对应的配合的一对间隔布置的铝合金框架4,设在所述铝合金框架上方的盖板6;所述盖板的底部通过垂直布置的螺杆14连接能相对于所述铝合金框架4滑动的滑竿5;所述铝合金框架与钢模板之间有防水带3,所述铝合金框架通过穿过所述防水带的螺钉12与钢模板连接固定,所述盖板的两侧与钢模板的上方垂直部之间有弹性橡胶条7填缝密封。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滑竿5中部设置有螺纹连接套15,通过所述螺纹连接套15与螺杆14将所述的滑竿5中部与盖板6连接,所述盖板6的中部有孔,用于螺杆14通过安装。其中,所述钢模板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模板9与位于上方的第二模板13,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通过长螺栓孔用螺栓8连接形成高度可调节式连接。这样方便调节钢模板的高度,以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其中,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通过由套丝1以及两个螺纹杆2形成的可调节撑杆连接。这样方便调节钢模板的高度,以适应不同情况的调节支撑的需要,在实现支撑的同时,也能实现高度调节,方便使用。其中,所述铝合金框架可以为F形状结构,如图3所示,也可以是其它形状,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具体不限;所述盖板为铝合金盖板,为现有技术,不再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第一模板为L形状,所述第二模板包括一个L形部及与所述L形部的水平部连接的位于上方的上方垂直部,所述上方垂直部的高度与盖板、铝合金框架以及防水带三者的总和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模板通过下方垂直部与第一模板的垂直部连接,所述下方垂直部与上方垂直部平行,相对布置且方向相反。施工顺序:1.预制钢模板、螺纹杆以及套丝组成可调节撑杆,并用锚栓11固定在垫层10上;2.设置防水带,安装铝合框架,将滑竿与盖板固定,然后与钢模板安装在在一起成型,固定完成后在顶面附一层薄膜,便于浇筑完成后清理。3.浇筑,浇筑完成待混凝土终凝完成去掉薄膜;4.弹性橡胶条填缝,施工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可塑性强,可根据变形缝不同类型,更换铝合金框架板与可调节镀锌钢板连接形成一体化模板,施工方便。另外,本专利技术完成面美观,实用性增强;便于施工,与传统的后期扣槽及现场支模方式相比,增加了简便性;采用钢模板,可用做护边钢板。总之,本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化成型,将多种现场施工的工艺集于一体,预制成型,具有可调节性,减少后期处理,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便利。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建筑楼地面集成变形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可调节的间隔布置的一对钢模板以及与所述钢模板对应的配合的一对间隔布置的铝合金框架,设在所述铝合金框架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通过垂直布置的螺杆连接能相对于所述铝合金框架滑动的滑竿;所述铝合金框架与钢模板之间有防水带,所述铝合金框架通过穿过所述防水带的螺钉与钢模板连接固定,所述盖板的两侧与钢模板的上方垂直部之间有弹性橡胶条填缝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建筑楼地面集成变形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可调节的间隔布置的一对钢模板以及与所述钢模板对应的配合的一对间隔布置的铝合金框架,设在所述铝合金框架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通过垂直布置的螺杆连接能相对于所述铝合金框架滑动的滑竿;所述铝合金框架与钢模板之间有防水带,所述铝合金框架通过穿过所述防水带的螺钉与钢模板连接固定,所述盖板的两侧与钢模板的上方垂直部之间有弹性橡胶条填缝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业建筑楼地面集成变形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模板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模板与位于上方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