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城市雨水回收系统
本申请涉及雨水回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慧城市雨水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雨水回收系统,指雨水回收的整个过程,可分五大环节即通过雨水收集管道收集雨水-弃流截污-PP雨水收集池储存雨水-过滤消毒-净化回用,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溉农作物、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等非生活用水用途。可以节约水资源,大大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现有技术中,市政雨水回收系统中具有雨水无法及时利用,且收集到的雨水无法直接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慧城市雨水回收系统,以改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是这样的:智慧城市雨水回收系统,包括雨水回收处理装置。雨水回收处理装置连接市政雨水回收系统中的雨水回收管道和市政雨水回收系统中的清水利用管道。雨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筒、固定盖、蓄水筒、转动轴、转动盖、水位检测传感器、水质检测传感器以及阀门机械手。过滤筒埋设于地下,过滤筒的内部设于分隔结构,分隔结构将过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城市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雨水回收处理装置,所述雨水回收处理装置连接市政雨水回收系统中的雨水回收管道和市政雨水回收系统中的清水利用管道;/n所述雨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n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埋设于地下,所述过滤筒的内部设于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将所述过滤筒由上至下分隔为过滤腔和缓和腔,所述过滤腔填充有过滤介质,所述缓和腔的底面形成有出水口,所述缓和腔的底面的中心设有类齿环结构;/n固定盖,所述固定盖埋设于地下且与地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盖通过密封圈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过滤筒的顶端,所述固定盖形成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雨水回收管道连通;/n蓄水筒,所述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城市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雨水回收处理装置,所述雨水回收处理装置连接市政雨水回收系统中的雨水回收管道和市政雨水回收系统中的清水利用管道;
所述雨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
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埋设于地下,所述过滤筒的内部设于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将所述过滤筒由上至下分隔为过滤腔和缓和腔,所述过滤腔填充有过滤介质,所述缓和腔的底面形成有出水口,所述缓和腔的底面的中心设有类齿环结构;
固定盖,所述固定盖埋设于地下且与地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盖通过密封圈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过滤筒的顶端,所述固定盖形成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雨水回收管道连通;
蓄水筒,所述蓄水筒埋设于地下,且与所述过滤筒的底端可转动地配合,所述蓄水筒的顶壁形成有入水口,所述蓄水筒的内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排水管道连接所述清水利用管道;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端形成有齿轮结构,所述转动轴贯穿所述固定盖并延伸至所述过滤筒的底壁,以使得所述齿轮结构与所述类齿环结构传动配合,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形成有把手;
转动盖,所述转动盖形成有通水口,所述转动盖位于所述过滤腔中且与所述固定盖的底面密封配合,所述转动盖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且随所述转动轴转动;
水位检测传感器,所述水位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固定盖;
水质检测传感器,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缓和腔中;以及
阀门机械手,所述阀门机构手设于所述把手,以控制所述把手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阀门机械手的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水位检测传感器和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
其中,当所述水位检测传感器感应所述固定盖处水位变化时,所述水位检测传感器向所述阀门机械手的控制模块传输第一信号,所述阀门机械手控制所述把手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使得所述通水口连通所述进水口;
当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感应所述缓和腔中水质ph值稳定时,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向所述阀门机械手的控制模块传输第二信号,所述阀门机械手控制所述把手转动第二预设角度,使得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入水口;
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城市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结构包括筛网以及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底端焊接于所述缓和腔的底面,所述支撑环的截面呈倒L型,所述支撑环的顶端形成有内折平面,所述内折平面支撑所述筛网;
所述过滤介质包括粉煤灰、石英砂以及多孔陶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城市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盖的所述进水口呈弧形,所述进水口的圆心角为180度;
所述转动盖的所述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