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基坑内支撑结构的临时通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76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基坑内支撑结构的临时通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施工第一层内支撑;S12,施工一级临时坡道,开挖第一层土方至第二层内支撑底部;S13,施工第二层内支撑,并在第二层内支撑的支撑梁之间浇筑一级变坡平台,一级变坡平台连通一级临时坡道;S14,施工二级临时坡道,开挖第二层土方至第三层内支撑底部;S15,施工第三层内支撑,并在第三层内支撑的支撑梁之间浇筑二级变坡平台,二级变坡平台连通二级临时坡道;S16,依照S12至S15类推,在基坑内朝下施工,直至开挖至基坑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给出的基于深基坑内支撑结构的临时通道施工方法,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及财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深基坑内支撑结构的临时通道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建筑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深基坑内支撑结构的临时通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基坑采用内支撑支护时,通常是在基坑内部设置纵横交错的内支撑梁,支撑基坑侧壁的土压力,防止基坑垮塌而引发安全事故。内支撑梁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主,截面尺寸一般是800mm×800mm至1000mm×1000mm,水平间距一般为8~16m,竖向间距一般为4~6m。基坑开挖时,通常设置临时坡道通行泥头车。采用内支撑进行基坑支护时,多道支撑系统的纵横交错的内支撑梁将基坑内部空间分成了零星小块,基坑开挖时临时土质坡道需跨压支撑梁或穿越上层支撑梁,往往受支撑梁、立柱的位置和尺寸分布的影响,临时出土坡道设置较困难,经常出现超挖、支撑不到位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随着基坑向下层开挖,坡道需要反复调整坡率,并根据不同开挖区域转换临时坡道的位置;在雨季开挖基坑时,坡道需要反复铺垫砖渣、石块,以确保正常通行,增加了采购和运输费用。另外,受支撑的影响,坡道收坡阶段需要在坡道口采用分级分平台接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深基坑内支撑结构的临时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1,施工第一层内支撑;/nS12,施工一级临时坡道,同时开挖第一层土方至第二层内支撑底部;/nS13,施工第二层内支撑,并在第二层内支撑的支撑梁之间浇筑一级变坡平台,所述一级变坡平台连通所述一级临时坡道;/nS14,施工二级临时坡道,同时开挖第二层土方至第三层内支撑底部;/nS15,施工第三层内支撑,并在第三层内支撑的支撑梁之间浇筑二级变坡平台,所述二级变坡平台连通所述二级临时坡道;/nS16,依照S12至S15类推,在基坑内朝下施工,直至开挖至基坑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深基坑内支撑结构的临时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1,施工第一层内支撑;
S12,施工一级临时坡道,同时开挖第一层土方至第二层内支撑底部;
S13,施工第二层内支撑,并在第二层内支撑的支撑梁之间浇筑一级变坡平台,所述一级变坡平台连通所述一级临时坡道;
S14,施工二级临时坡道,同时开挖第二层土方至第三层内支撑底部;
S15,施工第三层内支撑,并在第三层内支撑的支撑梁之间浇筑二级变坡平台,所述二级变坡平台连通所述二级临时坡道;
S16,依照S12至S15类推,在基坑内朝下施工,直至开挖至基坑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基坑内支撑结构的临时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1中:
在基坑内施工立柱桩;
施工第一层内支撑的支撑梁;
在所述第一层内支撑的支撑梁之间浇筑支撑板,构成所述第一层内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基坑内支撑结构的临时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横向支撑板、纵向支撑板以及环绕支撑板,所述环绕支撑板环设于基坑的内侧壁,所述横向支撑板与所述纵向支撑板交错布置,且所述横向支撑板或所述纵向支撑板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环绕支撑板。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基坑内支撑结构的临时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2之前:
在基坑的侧壁设置下沉通道出入口;
施工下沉坡道,所述下沉坡道连通所述下沉坡道出入口和基坑顶出入口,所述下沉坡道用于连通所述一级临时坡道。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斌叶坤李树清郑洽和陈名纪坚锋蒋鹏林卓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工勘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