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36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包括救援转向支架(10)和两个吊环螺母(5);两个吊环螺母,分别安装在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转向车轮(6)的左右两侧;救援转向支架包括横向间隔的左支臂(8)和右支臂(9);左支臂和右支臂的前端,通过支架扶手(4)相连接;左支臂和右支臂的后端,分别连接有向下垂直弯折的支架左挂钩和支架右挂钩;支架左挂钩和支架右挂钩与两个吊环螺母的吊环对应设置;支架左挂钩和支架右挂钩,用于分别插入到两个吊环螺母的吊环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借助救援转向支架和吊环螺母配合,操作转向车轮进行转向,省时省力,操作便捷,也避免了原来人手直接扳动车轮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
技术介绍
自动驾驶是近年来的热门领域,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自动驾驶技术在环卫方面发展尤其迅速,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清扫车上路测试。目前,现有的自动驾驶清扫车设置有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由EPS控制器进行转向控制。但是,对于现有的自动驾驶清扫车,当车辆出现无法供电等突发情况时,由于EPS不工作,车辆只能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辅助转向,具体为:通过人手直接接触车轮,然后用力扳动车轮进行转向操作,因此,不仅操作不便,费时费力,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包括救援转向支架和两个吊环螺母;两个吊环螺母,分别安装在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转向车轮的左右两侧;救援转向支架包括横向间隔的左支臂和右支臂;左支臂和右支臂的前端,通过支架扶手相连接;左支臂和右支臂的后端,分别连接有向下垂直弯折的支架左挂钩和支架右挂钩;支架左挂钩和支架右挂钩与两个吊环螺母的吊环对应设置;支架左挂钩和支架右挂钩,用于分别插入到两个吊环螺母的吊环中。其中,左支臂和右支臂中部靠前位置,还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支架横臂。其中,支架左挂钩和支架右挂钩相互平行,形状大小相同;支架左挂钩和支架右挂钩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其中,转向车轮的正前方,还设置有横向分布的防撞胶条;当支架左挂钩和支架右挂钩分别插入到两个吊环螺母的吊环中时,救援转向支架放置于防撞胶条的顶面。其中,防撞胶条朝向转向车轮的一侧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触边支架和右触边支架,通过左触边支架和右触边支架固定连接到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底盘固定支架上;防撞胶条与吊环螺母的高度差在±50mm。其中,左支臂和右支臂,分别与支架扶手和支架横臂的左右两端相焊接;左支臂的后端,与支架左挂钩的顶端相焊接;右支臂的后端,与支架右挂钩的顶端相焊接。其中,左支臂和右支臂呈左右对称分布。其中,左支臂和右支臂的前半部分,相互平行;左支臂和右支臂两者的后半部分的横向间距,从后往前逐渐缩小。其中,两个吊环螺母,分别与横向贯穿所述转向车轮中心位置的一根转向车轮轴的左右两端相连接。其中,救援转向支架,采用实心管或壁厚2mm~5mm的空心管;支架扶手的宽度范围为100mm~200mm。由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其结构设计科学,其应用到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中,能够在清扫车出现无法供电等突发情况而导致EPS无法工作时,通过借助救援转向支架和吊环螺母配合,操作转向车轮进行转向,不仅省时省力,操作便捷,解决了救援车辆时转向困难的问题,而且也避免了原来人手直接扳动车轮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更加适用于自动驾驶领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中,包括的救援转向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中,救援转向支架的工作状态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中,救援转向支架的工作状态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中,转向车轮与左右两边具有的吊环螺母之间的连接结构立体示意图;图中:1为支架左挂钩,2为支架右挂钩,3为支架横臂,4为支架扶手;5为吊环螺母,6为转向车轮,7为防撞胶条;71为左触边支架,72为右触边支架,73为底盘固定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更容易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安装,也可以是可拆卸安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包括救援转向支架10和两个吊环螺母5;两个吊环螺母5,分别安装在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转向车轮6的左右两侧;救援转向支架10包括横向间隔的左支臂8和右支臂9;左支臂8和右支臂9的前端,通过支架扶手4相连接;左支臂8和右支臂9的后端,分别连接有向下垂直弯折的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与两个吊环螺母5的吊环对应设置;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用于分别插入到两个吊环螺母5的吊环中。在本专利技术中,具体实现上,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为现有的清扫车,例如可以采用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型号为蜗小白S100N的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在本专利技术中,具体实现上,左支臂8和右支臂9中部靠前位置,还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支架横臂3,用于增强救援转向支架10的整体结构强度。具体实现上,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相互平行,形状大小相同;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具体实现上,当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分别插入到两个吊环螺母5的吊环中时,支架横臂3位于转向车轮6的正前方(支架横臂3与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具有足够的纵向间距),不与转向车轮6发生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中,具体实现上,转向车轮6的正前方,还设置有横向分布的防撞胶条7;当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分别插入到两个吊环螺母5的吊环中时,救援转向支架10放置于防撞胶条7的顶面。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救援转向支架10整体可搭到防撞胶条7的顶面,从而可以让工作人员还没有正式开始转动救援转向支架10时,不需要始终用手托住救援转向支架10,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本专利技术中,具体实现上,左支臂8和右支臂9,分别与支架扶手4和支架横臂3的左右两端相焊接;左支臂8的后端,与支架左挂钩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救援转向支架(10)和两个吊环螺母(5);/n两个吊环螺母(5),分别安装在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转向车轮(6)的左右两侧;/n救援转向支架(10)包括横向间隔的左支臂(8)和右支臂(9);/n左支臂(8)和右支臂(9)的前端,通过支架扶手(4)相连接;/n左支臂(8)和右支臂(9)的后端,分别连接有向下垂直弯折的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n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与两个吊环螺母(5)的吊环对应设置;/n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用于分别插入到两个吊环螺母(5)的吊环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救援转向支架(10)和两个吊环螺母(5);
两个吊环螺母(5),分别安装在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转向车轮(6)的左右两侧;
救援转向支架(10)包括横向间隔的左支臂(8)和右支臂(9);
左支臂(8)和右支臂(9)的前端,通过支架扶手(4)相连接;
左支臂(8)和右支臂(9)的后端,分别连接有向下垂直弯折的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
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与两个吊环螺母(5)的吊环对应设置;
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用于分别插入到两个吊环螺母(5)的吊环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左支臂(8)和右支臂(9)中部靠前位置,还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支架横臂(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相互平行,形状大小相同;
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向车轮(6)的正前方,还设置有横向分布的防撞胶条(7);
当支架左挂钩(1)和支架右挂钩(2)分别插入到两个吊环螺母(5)的吊环中时,救援转向支架(10)放置于防撞胶条(7)的顶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驾驶滚刷式清扫车的救援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海梁海军刘渊霍舒豪张德兆王肖李晓飞张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智行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