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包括连接构件和两个预制件,预制件包括预制支撑构件和定位构件,预制支撑构件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定位构件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朝向第二凸起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令第一凸起的宽度沿定位构件朝向预制支撑构件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二凸起朝向第一凸起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令第二凸起的宽度沿定位构件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连接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预制支撑构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的预制件分为预制支撑构件和定位构件,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单独的构件形状较为规则,体积较小,且质量也不会太大,因此,在搬运和运输时十分方便。
A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构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
技术介绍
高架桥,一种桥梁,一般是指跨越深沟峡谷以代替高路堤的桥梁,以及在城市桥梁中跨越道路的桥梁,由高支撑的塔或支柱支撑。支撑支柱通常是由预制的,然后将预制支撑支柱送往现场后,可以直接使用。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支撑支柱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预制支柱一般为一个整体,整体预制的支撑支柱结构较为牢固,但是整体预制的支撑支柱形状不是特别规则,且其体积大,质量大,导致运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以改善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包括:两个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包括预制支撑构件和定位构件,所述预制支撑构件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定位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的第一凸起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定位构件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凸起朝向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令所述第一凸起的宽度沿所述定位构件朝向所述预制支撑构件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凸起背离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与所述定位构件的侧壁相平,所述第二凸起朝向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令所述第二凸起的宽度沿所述定位构件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凸起背离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与所述定位构件的侧壁相平;以及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预制支撑构件连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装配式预制构件包括两个预制件和一个连接构件,其中,预制件又分为预制支撑构件和定位构件,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单独的构件形状较为规则,体积较小,且质量也不会太大,因此,在搬运和运输时十分方便。在这些构件被送往现场后,可以直接进行拼装,两个定位构件可以直接被安装到预设位置,由于定位构件体积较小,因此可以快速将定位构件固定在预设位置上,然后对预制支撑构件和定位构件进行拼接,通常情况下,预制支撑构件是通过吊运的方式被放置到定位构件上,当预制支撑构件被吊运至定位构件上方时,可以让预制支撑构件缓慢下降,在预制支撑构件下降过程中,预制支撑构件上的第一定位槽首先与定位构件上的第一凸起接触,第一定位槽上设置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三斜面,在预制支撑构件下降的过冲中,第一斜面与第三斜面配合,让预制支撑构件沿第一斜面的方向滑动,此时预制支撑构件会沿定位构件的宽度方向发生位移,在预制支撑构件沿第一斜面滑动时,定位构件上的第二凸起会卡入预制支撑构件上的第二定位槽内,在第二定位槽内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斜面配合的第四斜面,第二斜面与第四斜面配合,令预制支撑构件沿定位构件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当预制支撑构件的底壁与定位构件的顶壁接触时,第一凸起恰好完全位于第一定位槽内,第二凸起恰好完全位于第二定位槽内,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配合,可以让预制支撑构件在下降的过程中快速移动至指定位置,从而方便后续施工。由于两个预制件是对称设置,因此,同一组预制件内的两个预制支撑构件在下降时,他们在定位构件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当两个预制支撑构件均到达指定位置后,可以让连接构件分别与两个预制支撑构件连接,此时,由于连接构件的限制,两个预制支撑构件也就无法继续沿定位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了,从而令整个装配式预制构件更加稳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定位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凸起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定位构件相对的两个端面,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定位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凸起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定位构件相对的两个端面。相应的,第一定位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预制支撑构件的端面,且第二定位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预制支撑构件的两端,这样在对接定位构件与预制支撑构件时,定位构件与支撑构件之间错位较大时,也能保证第一凸起可以顺利卡入第一定位槽内,定位构件与预制支撑构件在宽度方向上的错位可以通过第一斜面与第三斜面的配合进行矫正,定位构件预制支撑构件在长度方向上的错位可以通过第二斜面与第四斜面的配合进行矫正,从而保证当预制支撑构件的底部与定位构件的顶部接触时,预制支撑构件与定位构件之间恰好完成对接,无需再进行位置的调整。这种安装方式极大的扩大了预制支撑构件的可下降位置的范围,从而便于快速对预制支撑构件和定位构件进行安装。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的最大宽度与所述第二凸起的最大宽度相等。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支撑构件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连接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孔卡接配合。当连接构件分别与两个预制支撑构件连接时,两个预制支撑构件上的两个定位凸起恰好分别卡入连接构件上的两个定位孔内,由连接构件将两个预制支撑构件的顶部连接在一起,可以避免预制支撑构件倾斜。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支撑构件包括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倾斜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形成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倾斜设置,且所述安装面令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与另一个所述预制构件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背离所述第二预制构件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安装面,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均位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构件的两端相应的设置成与安装斜面相配合的形状,安装面的设置,可以让定位凸起更加的凸出,从而方便对连接构件进行安装。通常情况下,连接构件是利用吊车等较软的连接物吊起至预制支撑构件上方后再进行安装,因此,较为凸出的的定位凸起,可以让驾驶员可以更易观察,从而可以快速将连接构件送至便于连接构件安装的区域内。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构件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的高度相等。这样在进行搬运时,可以将定位构件重叠堆放在第二预制构件上,这样可以节约空间,便于对方,也更加便于运输。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构件设置有第一浇筑槽,所述第一浇筑槽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所述预制支撑构件设置有第二浇筑槽以及浇筑孔,所述浇筑孔与所述第二浇筑槽连通,当所述预制支撑构件安装于所述定位构件时,所述第一浇筑槽与所述第二浇筑槽连通。将预制支撑构件安装到定位构件上后,再通过浇筑孔向第一浇筑槽和第二浇筑槽内浇筑砼,这样可以增加预制支撑构件与定位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浇筑槽的横截面积沿背离所述第二浇筑槽的方向逐渐增大。当砼在第一浇筑槽内凝固时,由于第一浇筑槽的底部横截面积较大,因此呈固体的混凝体无法移动,利用混凝土与定位构件的粘接以及第一浇筑槽对固定混凝土的限制,可以进一步的提升预制支撑构件与定位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浇筑槽的横截面积沿背离所述第一浇筑槽的方向逐渐增大。下小上大的第二浇筑槽与第一浇筑槽配合,可以在预制支撑构件与定位构件之间形成扣接,从而进一步提升预制支撑构件与定位构件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个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包括预制支撑构件和定位构件,所述预制支撑构件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定位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的第一凸起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定位构件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凸起朝向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令所述第一凸起的宽度沿所述定位构件朝向所述预制支撑构件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凸起背离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与所述定位构件的侧壁相平,所述第二凸起朝向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令所述第二凸起的宽度沿所述定位构件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凸起背离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与所述定位构件的侧壁相平;以及/n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预制支撑构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包括预制支撑构件和定位构件,所述预制支撑构件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定位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的第一凸起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定位构件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凸起朝向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令所述第一凸起的宽度沿所述定位构件朝向所述预制支撑构件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凸起背离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与所述定位构件的侧壁相平,所述第二凸起朝向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令所述第二凸起的宽度沿所述定位构件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凸起背离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与所述定位构件的侧壁相平;以及
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预制支撑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定位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凸起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定位构件相对的两个端面,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定位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凸起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定位构件相对的两个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最大宽度与所述第二凸起的最大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支撑构件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连接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孔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冬青,
申请(专利权)人:汪冬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