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直接染料对棉织物上染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348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印染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直接染料对棉织物上染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壳聚糖溶液处理棉织物:将预处理后的棉织物完全浸没于壳聚糖溶液中,然后轧除多余溶液,进行预烘焙,接着加热固化,然后在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洗涤,接着进行烘干;(2)染色:将步骤(1)得到的处理后的棉织物置于直接染料溶液中搅拌,然后加热保温,接着将棉织物进行皂洗、烘干;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壳聚糖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溶解于浓度为40‑50g/L的柠檬酸溶液中;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10‑15g/L。本方法以柠檬酸为交联剂,将壳聚糖交联至棉织物上,提高了直接染料对棉织物的上染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直接染料对棉织物上染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印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直接染料对棉织物上染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直接染料由于其对纤维素的亲和性较差,在棉织物的染色中,难以取得较高的染料上染率,导致染出的织物表观色深值(K/S)较低,难以染出深色。阳离子改性棉织物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可以缓解这一问题。该技术对棉纤维表面用阳离子改性剂,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C),并对接枝后的棉织物在特定pH下进行染色,通过阳离子改性剂中的胺基在酸性条件下质子化带正电,和直接染料中带负电的磺酸根,羧酸根形成静电吸引作用,从而提高染料和棉纤维结合程度,并达到提高直接染料在棉织物上的上染率的目的。该技术虽然可以大幅提高直接染料的上染率,但由于常见的阳离子改性剂具有极其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和较强的毒性,对操作者造成健康威胁。同时,该项工艺所产生的废水,如未经严格处理,极有可能在排放后对外界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直接染料对棉织物上染率的方法,该方法以柠檬酸为交联剂,将壳聚糖交联至棉织物上,交联后的棉织物,在特定酸性条件下,对直接染料具有较好的亲和性,提高了直接染料对棉织物的上染率,成本较低,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对人体的危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直接染料对棉织物上染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壳聚糖溶液处理棉织物:将预处理后的棉织物完全浸没于壳聚糖溶液中,然后轧除多余溶液,进行预烘焙,接着加热固化,然后在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洗涤,接着进行烘干;(2)染色:将步骤(1)得到的处理后的棉织物置于直接染料溶液中搅拌,然后加热保温,接着将棉织物进行皂洗、烘干;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壳聚糖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溶解于浓度为40-50g/L的柠檬酸溶液中;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10-15g/L。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为漂白和煮练。优选地,在步骤(1)中,轧除多余溶液后,控制棉织物的带液量为95-105重量%。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预烘焙的温度大于等于25℃且小于80℃,所述预烘焙的时间为1-5min。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加热固化的温度为170-190℃。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加热固化的时间为30-90s。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弱酸性溶液为浓度为20-50g/L的柠檬酸钠溶液。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直接染料溶液的pH值为5-6.4。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加热保温的温度为90-100℃,所述加热保温的时间为0.75-1.25h。优选地,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12g/L,所述加热固化的时间为60s,轧除多余溶液后棉织物的带液量为100重量%,所述直接染料溶液的pH值为6.4。优选地,所述直接染料为叶绿素铜钠,且所述叶绿素铜钠的用量为1%o.w.f.。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以柠檬酸为交联剂,将壳聚糖交联至棉织物上,提高了染色棉织物的K/S值以及直接染料对棉织物的上染率,成本较低,并且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壳聚糖溶液处理棉织物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染色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直接染料对棉织物上染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壳聚糖溶液处理棉织物:将预处理后的棉织物完全浸没于壳聚糖溶液中,然后轧除多余溶液,进行预烘焙,接着加热固化,然后在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洗涤,接着进行烘干;(2)染色:将步骤(1)得到的处理后的棉织物置于直接染料溶液中搅拌,然后加热保温,接着将棉织物进行皂洗、烘干;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壳聚糖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溶解于浓度为40-50g/L的柠檬酸溶液中;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10-15g/L。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壳聚糖溶液处理棉织物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染色工艺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所述棉织物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棉织物可以为单面平针棉织物。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1)中,所述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40-50g/L。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柠檬酸溶液的浓度可以为40g/L、45g/L或50g/L。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1)中,所述壳聚糖的浓度为10-15g/L。优选地,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11-13g/L,最优选为12g/L。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为漂白和煮练。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1)中,对于轧除多余溶液的设备没有特殊要求,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优选地,轧除多余溶液的操作在轧车中进行。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1)中,轧除多余溶液后,控制棉织物的带液量为95-105重量%,最优选为100重量%。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1)中,所述预烘焙的温度大于等于25℃且小于80℃。优选地,所述预烘焙的温度为55-75℃。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1)中,所述预烘焙的时间为1-5min。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预烘焙的时间可以为1min、1.5min、2min、2.5min、3min、3.5min、4min、4.5min或5min。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1)中,所述加热固化的温度为170-190℃。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固化的温度可以为170℃、175℃、180℃、185℃或190℃。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1)中,所述加热固化的时间为30-90s,优选为30-60s。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固化的时间可以为30s、35s、40s、45s、50s、55s或60s。在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固化的时间为60s。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1)中,所述弱酸性溶液为浓度为20-50g/L的柠檬酸钠溶液。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柠檬酸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20g/L、25g/L、30g/L、35g/L、40g/L、45g/L或50g/L。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所述的直接染料可以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直接染料。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叶绿素铜钠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叶绿素铜钠的用量为0.9-1.6%o.w.f.,最优选为1%o.w.f.。当采用叶绿素铜钠作为直接染料进行染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直接染料对棉织物上染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壳聚糖溶液处理棉织物:将预处理后的棉织物完全浸没于壳聚糖溶液中,然后轧除多余溶液,进行预烘焙,接着加热固化,然后在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洗涤,接着进行烘干;/n(2)染色:将步骤(1)得到的处理后的棉织物置于直接染料溶液中搅拌,然后加热保温,接着将棉织物进行皂洗、烘干;/n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壳聚糖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溶解于浓度为40-50g/L的柠檬酸溶液中;/n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10-15g/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直接染料对棉织物上染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壳聚糖溶液处理棉织物:将预处理后的棉织物完全浸没于壳聚糖溶液中,然后轧除多余溶液,进行预烘焙,接着加热固化,然后在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洗涤,接着进行烘干;
(2)染色:将步骤(1)得到的处理后的棉织物置于直接染料溶液中搅拌,然后加热保温,接着将棉织物进行皂洗、烘干;
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壳聚糖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溶解于浓度为40-50g/L的柠檬酸溶液中;
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10-15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为漂白和煮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轧除多余溶液后,控制棉织物的带液量为95-105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预烘焙的温度大于等于25℃且小于80℃,所述预烘焙的时间为1-5mi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济宏赵仲林经纬张新斌高秀红朱三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台巨纺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