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纱线定捻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超强捻纱线的定形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超强捻纱线放入浸泡液中浸泡,压干,得到改性超强捻纱线;其中,所述浸泡液包括改性剂与水,所述改性剂与水的重量比为1:(4‑6);步骤(2):将改性超强捻纱线送入定形室中,蒸纱定形14‑16h,得到预定形超强捻纱线;步骤(3):对定形室进行排风降温,直至定形室内温度到达15‑35℃,即可得到定形后的超强捻纱线。其中,所述改性剂包含以下原料:柠檬酸酯、季铵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乙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定形工艺在对超强捻纱线进行定形之前,先对超强捻纱线进行改性处理,使得改性处理后的超强捻纱线具有断裂强力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强捻纱线的定形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定捻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超强捻纱线的定形工艺。
技术介绍
短纤维为了纺制成纱需要加捻,长丝为了便于加工或提高紧密度也需要加捻。其中,捻度对纱线的结构、物理性能、织物的风格及成衣的服用性能有着直接影响,它是评定产品等级的主要依据。按日本纺织计算数据,普通捻的捻系数为4.0,松捻的捻系数为3.4,特别松捻的捻系数为1.32-2.8,强捻的捻系数为5.0-5.4,超强捻的捻系数为5.0-6.5。随着纱线捻系数的增加,纱线的捻度也逐渐增加。然而,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捻度的增加,纱线的断裂强力继续增加,但到达一定捻度之后,继续加捻度,纱线的断裂强力反而下降。原因是纤维与纱条轴线的倾角加大,纤维在纱条轴向能承受的分力降低,另外,捻度过大会增加纱条内外纤维应力分布不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高捻度纱线断裂强度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强捻纱线的定形工艺,所述定形工艺在对超强捻纱线进行定形之前,先对超强捻纱线进行改性处理,使得改性处理后的超强捻纱线具有断裂强力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强捻纱线的定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超强捻纱线放入温度为35-45℃的浸泡液中浸泡3-5min,压干,得到改性超强捻纱线;其中,所述浸泡液包括改性剂与水,所述改性剂与水的重量比为1:(4-6);步骤(2):将改性超强捻纱线送入定形室中,其中,定形室内的湿度为80-100%,温度从室温逐渐升温至95-105℃后,蒸纱定形14-16h,得到预定形超强捻纱线;步骤(3):对定形室进行排风降温,直至定形室内温度到达15-35℃,即可得到定形后的超强捻纱线;其中,所述改性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柠檬酸酯:10-20份季铵盐:6-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6份乙醇:80-9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对超强捻纱线进行定形之前,先采用改性剂和水的混合溶液对超强捻纱线进行浸泡,有利于提高定形后的超强捻纱线的断裂强力。其中,改性剂中的柠檬酸酯与季胺盐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增强超强捻纱线的断裂强力,降低超强捻纱线在纺织的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可能性;改性剂中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能够改善柠檬酸酯以及季铵盐的渗透能力,使得柠檬酸酯以及季铵盐能够快速进入超强捻纱线中;改性剂中的乙醇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溶剂,有利于提高柠檬酸酯、季铵盐以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相容性。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柠檬酸酯:14.5-15.5份季铵盐:7.5-8.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5-5.5份乙醇:84.5-85.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浸泡液中的改性剂采用上述组分及其配比混合时,通过该浸泡液浸泡处理后的超强捻纱线的断裂强力更优。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二醇:4.5-5.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剂中还包括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的分散作用,能够将柠檬酸酯、季铵盐均匀分散至超强捻纱线中,使得超强捻纱线各个位置的断裂强力较为均匀,有利于提高超强捻纱线的断裂强力。进一步地,所述柠檬酸酯为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柠檬酸三乙酯和乙酰柠檬酸三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柠檬酸酯是一种环保无毒的增韧剂,能够提高超强捻纱线的断裂强力,降低超强捻纱线在纺织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所述季铵盐为十二烷基三甲基苄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季胺盐是一种柔软剂,其与柠檬酸酯具有协同作用,以进一步提高超强捻纱线的断裂强力,降低超强捻纱线在放置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另外,季铵盐还兼具杀菌的功能,能够预防超强捻纱线内部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有利于延长超强捻纱线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浸泡液中改性剂与水的重量比为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超强捻纱线采用改性剂与水的重量比为1:5的浸泡液浸泡后再进行定形时,得到的超强捻纱线的断裂强力更优。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浸泡温度为40℃,浸泡时间为3min。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1)中超强捻纱线的浸泡温度为40℃,超强捻纱线仅需要浸泡3min即可获得断裂强力较好的超强捻纱线。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定形室内的湿度为90%,温度从室温逐渐升温至100℃后,蒸纱定形15h。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形后的超强捻纱线的捻度稳定且断裂强力好。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定形室的升温速率为16-20℃/小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2)中定形室的升温速率为16-20℃/小时时,可降低温度骤变对超强捻纱线断裂强力的影响,有利于提高超强捻纱线的断裂强力。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定形室的降温速率为16-20℃/小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3)中定形室的降温速率为16-20℃/小时时,可降低温度骤变对超强捻纱线断裂强力的影响,有利于提高超强捻纱线的断裂强力。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由于本专利技术在对超强捻纱线进行定形之前,先采用改性剂和水的混合溶液对超强捻纱线进行浸泡,有利于提高定形后的超强捻纱线的断裂强力。其中,改性剂中的柠檬酸酯与季胺盐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增强超强捻纱线的断裂强力,降低超强捻纱线在纺织的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可能性;改性剂中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能够改善柠檬酸酯以及季铵盐的渗透能力,使得柠檬酸酯以及季铵盐能够快速进入超强捻纱线中;改性剂中的乙醇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溶剂,有利于提高柠檬酸酯、季铵盐以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相容性。第二、本专利技术中的改性剂中还包括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的分散作用,能够将柠檬酸酯、季铵盐均匀分散至超强捻纱线中,使得超强捻纱线各个位置的断裂强力较为均匀,有利于提高超强捻纱线的断裂强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原料均为市售,各原料的型号以及来源如下表1所示。表1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原料的型号以及来源原料规格产地柠檬酸三丁酯有效物质含量99.9%广州富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柠檬酸三乙酯有效物质含量99.9%广州富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有效物质含量99.9%广州富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乙酰柠檬酸三乙酯有效物质含量99.9%广州富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十二烷基三甲基苄基氯化铵有效物质含量50%东营市秀杰商贸有限公司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有效物质含量50%东营市秀杰商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强捻纱线的定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超强捻纱线放入温度为35-45℃的浸泡液中浸泡3-5min,压干,得到改性超强捻纱线;其中,所述浸泡液包括改性剂与水,所述改性剂与水的重量比为1:(4-6);/n步骤(2):将改性超强捻纱线送入定形室中,其中,定形室内的湿度为80-100%,温度从室温逐渐升温至95-105℃后,蒸纱定形14-16h,得到预定形超强捻纱线;/n步骤(3):对定形室进行排风降温,直至定形室内温度到达15-35℃,即可得到定形后的超强捻纱线;/n其中,所述改性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n柠檬酸酯:10-20份/n季铵盐:6-10份/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6份/n乙醇:80-9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强捻纱线的定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超强捻纱线放入温度为35-45℃的浸泡液中浸泡3-5min,压干,得到改性超强捻纱线;其中,所述浸泡液包括改性剂与水,所述改性剂与水的重量比为1:(4-6);
步骤(2):将改性超强捻纱线送入定形室中,其中,定形室内的湿度为80-100%,温度从室温逐渐升温至95-105℃后,蒸纱定形14-16h,得到预定形超强捻纱线;
步骤(3):对定形室进行排风降温,直至定形室内温度到达15-35℃,即可得到定形后的超强捻纱线;
其中,所述改性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柠檬酸酯:10-20份
季铵盐:6-10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6份
乙醇:80-9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捻纱线的定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
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柠檬酸酯:14.5-15.5份
季铵盐:7.5-8.5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5-5.5份
乙醇:84.5-85.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强捻纱线的定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改性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亚,何美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顶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