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状织物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带状织物领域,带状织物包括口罩带以及各种服装用带状辅料,其具有一定宽度,一般在2.5-200mm,呈长条带状,具体涉及一种带状织物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带状织物作为纺织服行业重要的辅料,在服装、医用以及安全防护用途上具有广泛的用途,虽其用途广泛,但其带状织物的实现途径上,主要是在专用带状织物编织设备上编织,根据其用途,一般编织宽度在2.5-200mm宽度之间,由于其带状织物宽度一般比较窄,无法通过常规面料的染色机和定型机进行染色和定型以及后整理,目前带状织物主要是通过两种加工方法来进行后整理及染色。第一种加工方法是先进行编织,后在连续扎染机上染色烘干,缺点一是通过连续扎染机进行染色时,只能常温染色,对于那些需要高温染色的纱线则受到很大限制,缺点二是连续扎染机每次能够连染的带状织物根数有限,效率较低。第二种加工方法是纱线先染色后再进行编织,缺点一是纱线染色要先进行倒筒、纱染、络筒工序,流程长、效率低,成本高,尤其是一条带状织物有多种原料组成时,需要分别对每种原料染色,不能同时染色。缺点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状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制备可分离成带状织物的经编面料,所述经编面料采用经编编织而成;其中,所述经编面料包括至少一个可消解单元、至少两个经编编织单元,两两相邻所述经编编织单元之间通过所述可消解单元连接,所述的经编编织单元为由至少一种纱线沿经向编织而形成的带状织物,所述可消解单元由能够通过物理和/或化学方法消解的可消解连接纱线沿经向编织而成;/n(2)将制成的所述经编面料与底布上下叠加固定;/n(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经编面料通过物理和/或化学方法消解所述可消解连接纱线,获得至少两根且分别独立地叠加固定在所述底布上的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状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可分离成带状织物的经编面料,所述经编面料采用经编编织而成;其中,所述经编面料包括至少一个可消解单元、至少两个经编编织单元,两两相邻所述经编编织单元之间通过所述可消解单元连接,所述的经编编织单元为由至少一种纱线沿经向编织而形成的带状织物,所述可消解单元由能够通过物理和/或化学方法消解的可消解连接纱线沿经向编织而成;
(2)将制成的所述经编面料与底布上下叠加固定;
(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经编面料通过物理和/或化学方法消解所述可消解连接纱线,获得至少两根且分别独立地叠加固定在所述底布上的所述带状织物,然后使所述带状织物与所述底布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步骤(1)与步骤(2)之间的如下工序:对步骤(1)制备的所述经编面料进行预缩处理、定型处理、染色处理和烘干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状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缩处理为将所述经编面料置于精炼处理溶液中进行处理以使所述经编面料的经纬密度收缩和去除表面油污;和/或,控制所述定型处理在160-180℃下进行;和/或,所述染色处理采用溢流染色机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带状织物采用至少两把导纱梳栉进行编织,其中至少有一把所述导纱梳栉的针背横移量满足使相邻两纵行线圈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纵行线圈由所述纱线沿经向编织而成,且至少有一把所述导纱梳栉在一个完整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云贵,翁佛全,刘非,徐建锋,朱剑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