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圆针织机的无虚线成圈装置和圆针织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圆针织机。
技术介绍
在针织机中,移圈装置配备气动控制,可在需要移圈时与不移圈时,随时听从指令进行工作。但现有针织机中能做移圈装置都有是固定的,不可活动。成圈只能上下,不能前后,所完成的动作单一,极大限至了织机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圆针织机的无虚线成圈装置,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底座上具有滑槽;上下滑块,上下滑块的底部具有第一压簧,上下滑块在第二底座的所述滑槽内上下滑动;三角柄,三角柄穿过上下滑块位于上下滑块的前端,三角柄的前端固定有成圈三角;翘板,翘板设置在上下滑块的上方,翘板的前端下压时压迫所述上下滑块向下,翘板的后端下压时所述上下滑块被所述第一压簧顶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无虚线成圈装置,它不但能配备气动控制前后移动,更配有电机控制凸轮在上下移动时能实现渐变效果,使得成圈三角与托针块能往复走针。通过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圆针织机的无虚线成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二底座(31),第二底座(31)上具有滑槽;/n上下滑块(37),上下滑块(37)的底部具有第一压簧(38),上下滑块(37)在第二底座(31)的所述滑槽内上下滑动;/n三角柄(36),三角柄(36)穿过上下滑块(37)位于上下滑块(37)的前端,三角柄(36)的前端固定有成圈三角(35);/n翘板(315),翘板(315)设置在上下滑块(37)的上方,翘板(315)的前端下压时压迫所述上下滑块(37)向下,翘板(315)的后端下压时所述上下滑块(37)被所述第一压簧(38)顶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圆针织机的无虚线成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底座(31),第二底座(31)上具有滑槽;
上下滑块(37),上下滑块(37)的底部具有第一压簧(38),上下滑块(37)在第二底座(31)的所述滑槽内上下滑动;
三角柄(36),三角柄(36)穿过上下滑块(37)位于上下滑块(37)的前端,三角柄(36)的前端固定有成圈三角(35);
翘板(315),翘板(315)设置在上下滑块(37)的上方,翘板(315)的前端下压时压迫所述上下滑块(37)向下,翘板(315)的后端下压时所述上下滑块(37)被所述第一压簧(38)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针织机的移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的翘板(315)的后端下方,能够顶起或拉下翘板(3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圆针织机的移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顶杆(313),所述顶杆(313)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翘板(315)的后端;凸轮(319),凸轮(319)位于顶杆(313)下方,所述凸轮(319)的旋转使得顶杆(313)上下活动,从而顶起或拉下翘板(315);
所述第二底座(31)上具有顶杆扩孔,所述顶杆(313)穿过所述顶杆扩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针织机的移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簧杆(39),弹簧杆(39)连接到三角柄(36)上;
第二压簧(310),第二压簧(310)套在弹簧杆(39)上;
气缸组件(318),气缸组件(318)能够推动所述弹簧杆(39)向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圆针织机的移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平垫圈(311),平垫圈(311)位于弹簧杆(39)后端,平垫圈(311)通过螺母(312)连接到气缸组件(318)的输出轴。
6.一种圆针织机,所述圆针织机具有提花装置和选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虚线成圈装置(5),所述无虚线成圈装置(5)包括:
第二底座(31),第二底座(31)上具有滑槽;
上下滑块(37),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塞拉·阿布德尔克林,苏建丰,姚先均,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艾尔马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