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30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包括粗纱机机体、编码器和伺服电机;编码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上通过齿形皮带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第一罗拉左端的短齿轮,第一罗拉设置在粗纱机机体的前车头部位,第一罗拉向后依次设置有第二罗拉、第三罗拉和第四罗拉;第四罗拉、第三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一罗拉上下并列设置有两排并且大小结构驱动相同,粗纱机机体的后侧边缘设置有若干组辅条进口,辅条进口上设置有滑轮,辅条进口的上方固定有羊角架,羊角架上穿过有主条,主条与辅条均为纤维条,主条与辅条相互黏连,第二罗拉的前侧设置有集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纺纱质量高,速度快,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是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
技术介绍
棉纺织行业在对新型纱线的开发和推广上加快了步伐,被称为原料或半成品的纱线,为了能够迅速地走到了产业发展的前沿,提高纺织产品的竞争力,一定要从纤维、纱线抓起。因此,花式纱的发展势头越来越高,几乎所有纺织品行业中均有应用,通过相互借鉴、创新开发,使得织物更加丰富、立体。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6435898B,公告日:2018.08.03)公开了一种粗纱可控喂入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由单锭纺纱装置构成,单锭纺纱装置的数量在200-510之间,单锭纺纱装置包括由后罗拉和后胶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由中罗拉和中胶辊组成的中牵伸罗拉对、由前罗拉和前胶辊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中罗拉和前罗拉包括实心的圆柱形罗拉轴,各单锭纺纱装置的罗拉轴相互之间固定连接,在各单锭纺纱装置所对应的罗拉轴上固定连接有罗拉套,各单锭纺纱装置的后、中、前胶辊相互独立,各锭的后罗拉采用由电磁铁控制的活套罗拉套或者固定罗拉套,实现粗纱的可控喂入,进而实现各种不同花式效果纱线的生产,从而增加纱线的品种,同时改善成纱综合质量。但是该装置只能对一根纤维条进行牵伸,纺出来的粗纱各段之间的纤维品种或颜色基本一致,无法对两根纤维条进行牵伸,纺制出不同颜色或不同纤维组成的粗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包括粗纱机机体、编码器和伺服电机;编码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上通过齿形皮带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第一罗拉左端的短齿轮,第一罗拉设置在粗纱机机体的前车头部位,第一罗拉向后依次设置有第二罗拉、第三罗拉和第四罗拉;第四罗拉、第三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一罗拉上下并列设置有两排并且大小结构驱动相同;所述粗纱机机体的后侧边缘设置有若干组辅条进口,辅条进口上设置有滑轮,通过滑轮穿过有辅条,辅条进口的上方固定有羊角架,羊角架的顶部也设置有滑轮,羊角架上穿过有主条,主条与辅条均为纤维条,为了避免纤维条发生滑移,主条与辅条相互黏连,通过设置第四罗拉、第三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一罗拉,可保证纤维条平稳的进行牵伸,在第四罗拉、第三罗拉的入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喇叭口,第一喇叭口的设置便于纤维条顺利的向前移动,第二罗拉的前侧设置有集束器,可以使两种纤维条更好的集聚,从而有利于提高粗纱的质量。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编码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小角铁架,小角铁架的一侧固定安装在粗纱机机体的前车头部位。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编码器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接线柱。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第四罗拉、第三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一罗拉的左端均固定安装有短齿轮,右端均固定安装有长齿轮;所述第一罗拉的右端通过长齿轮滚动在固定于粗纱机机体前端的第一导轨上,通过将接线柱接入电源带动编码器进行运转,在编码的过程中,通过齿形皮带带动第一罗拉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第四罗拉、第三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一罗拉表面开设有滚花,滚花的设置为了防止纤维条在上滚动时,左右不发生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伺服电机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大角铁架,大角铁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粗纱机机体的后车头部位。伺服电机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通过齿形皮带转动连接在第四罗拉右端的长齿轮上,第四罗拉右端的长齿轮再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三罗拉右端的长齿轮上,第三罗拉右端的长齿轮再通过齿形皮带转动连接在第二罗拉右端的长齿轮上,通过伺服电机带动第四罗拉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三罗拉与第二罗拉进行转动。所述第四罗拉、第三罗拉和第二罗拉的左端通过短齿轮滚动在固定于粗纱机机体左侧的第二导轨上。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采用的第一喇叭口为粗纱机机体上配备的上开口式结构,并且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架,通过安装架将第一喇叭口安装在粗纱机机体上,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第一喇叭口易出现纤维条跑偏现象,后续通过改造加工一种新型全封闭式结构的第二喇叭口,跑偏现象已杜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造喂入机构,同时喂入两根纤维条,改造后罗拉通过伺服电机带动间歇性工作,经过加捻、卷绕,形成段彩粗纱;第四罗拉、第三罗拉入口处分别喇叭口,第一罗拉、第二罗拉之间设有集束器,可以使两种纤维条更好的集聚,从而有利于提高粗纱的质量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中第一罗拉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中主条与辅条喂入时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中主条与辅条牵伸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中第一喇叭口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中第二喇叭口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粗纱机机体10,小角铁架11,编码器12,转轴13,齿形皮带14,伺服电机15,辅条进口16,主条17,辅条18,第四罗拉19,第三罗拉20,第二罗拉21,第一罗拉22,第一导轨23,第二导轨24,第一喇叭口25,集束器26,安装架27,第二喇叭口28,长齿轮29,大角铁架30,滑轮31,羊角架32,接线柱33,短齿轮34,滚花3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包括粗纱机机体10、编码器12和伺服电机15;所述编码器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小角铁架11,小角铁架11的一侧固定安装在粗纱机机体10的前车头部位,编码器1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接线柱33,编码器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3,转轴13上通过齿形皮带14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第一罗拉22左端的短齿轮34,第一罗拉22设置在粗纱机机体10的前车头部位,第一罗拉22向后依次设置有第二罗拉21、第三罗拉20和第四罗拉19;第四罗拉19、第三罗拉20、第二罗拉21和第一罗拉22上下并列设置有两排并且大小结构驱动相同,所述第四罗拉19、第三罗拉20、第二罗拉21和第一罗拉22的左端均固定安装有短齿轮34,右端均固定安装有长齿轮29;第四罗拉19、第三罗拉20、第二罗拉21和第一罗拉22表面开设有滚花35,滚花35的设置为了防止纤维条在上滚动时,左右不发生移动。所述第一罗拉22的右端通过长齿轮29滚动在固定于粗纱机机体10前端的第一导轨23上,通过将接线柱33接入电源带动编码器12进行运转,在编码的过程中,通过齿形皮带14带动第一罗拉22转动。所述伺服电机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大角铁架30,大角铁架3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粗纱机机体10的后车头部位。伺服电机1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转轴13,转轴13通过齿形皮带14转动连接在第四罗拉19右端的长齿轮29上,第四罗拉19右端的长齿轮29再通过转轴13转动连接在第三罗拉20右端的长齿轮29上,第三罗拉20右端的长齿轮29再通过齿形皮带14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包括粗纱机机体(10)、编码器(12)和伺服电机(15);编码器(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3),转轴(13)上通过齿形皮带(14)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第一罗拉(22)左端的短齿轮(34),第一罗拉(22)设置在粗纱机机体(10)的前车头部位,第一罗拉(22)向后依次设置有第二罗拉(21)、第三罗拉(20)和第四罗拉(19);第四罗拉(19)、第三罗拉(20)、第二罗拉(21)和第一罗拉(22)上下并列设置有两排并且大小结构驱动相同,其特征在于,粗纱机机体(10)的后侧边缘设置有若干组辅条进口(16),辅条进口(16)上设置有滑轮(31),滑轮(31)穿过有辅条(18),辅条进口(16)的上方固定有羊角架(32),羊角架(32)的顶部设置有滑轮(31),羊角架(32)上穿过有主条(17),主条(17)与辅条(18)均为纤维条,主条(17)与辅条(18)相互黏连,第二罗拉(21)的前侧设置有集束器(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包括粗纱机机体(10)、编码器(12)和伺服电机(15);编码器(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3),转轴(13)上通过齿形皮带(14)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第一罗拉(22)左端的短齿轮(34),第一罗拉(22)设置在粗纱机机体(10)的前车头部位,第一罗拉(22)向后依次设置有第二罗拉(21)、第三罗拉(20)和第四罗拉(19);第四罗拉(19)、第三罗拉(20)、第二罗拉(21)和第一罗拉(22)上下并列设置有两排并且大小结构驱动相同,其特征在于,粗纱机机体(10)的后侧边缘设置有若干组辅条进口(16),辅条进口(16)上设置有滑轮(31),滑轮(31)穿过有辅条(18),辅条进口(16)的上方固定有羊角架(32),羊角架(32)的顶部设置有滑轮(31),羊角架(32)上穿过有主条(17),主条(17)与辅条(18)均为纤维条,主条(17)与辅条(18)相互黏连,第二罗拉(21)的前侧设置有集束器(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其特征在于,编码器(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小角铁架(11),小角铁架(11)的一侧固定安装在粗纱机机体(10)的前车头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其特征在于,编码器(1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接线柱(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造后的粗砂机喂入设备,其特征在于,第四罗拉(19)、第三罗拉(20)、第二罗拉(21)和第一罗拉(22)的左端均固定安装有短齿轮(34),右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峰凌先瑞孔聪王延永李洋钟军陈启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