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轧板重油脱脂剂,以水为溶剂,并添加碱度调节剂、螯合剂、碱性缓冲剂、络合剂、增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和碱性分散剂,其重量百分比为:碱度调节剂5‑20%、螯合剂2‑15%、碱性缓冲剂8‑25%、络合剂2‑15%、增溶剂1‑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10%、消泡剂0.2‑3%、碱性分散剂0.5‑6%和余量的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快速分散油污,使钢板表面光洁,以满足厂家的重型油污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轧板重油脱脂剂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脂剂
,尤其涉及一种冷轧板重油脱脂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冷轧板在镀锌前需要进行化学及电解脱脂,目前大部分厂家为了节省轧制成本,而选用廉价的轧制油或动、植物油,所以在轧制后表面油污及铁粉特别严重,若采用常规清洗剂时表面油污不能彻底清洗干净,导致镀锌后质量不佳,有脱锌、漏镀等情况发生。因此,为了满足市场要求,急需寻求一种冷轧板重油脱脂剂,可快速分散油污、祛除铁粉,使钢板表面光洁,以满足厂家的重型油污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快速分散油污,使钢板表面光洁的冷轧板重油脱脂剂及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轧板重油脱脂剂,以水为溶剂,并添加碱度调节剂、螯合剂、碱性缓冲剂、络合剂、增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和碱性分散剂,其重量百分比为:碱度调节剂5-20%、螯合剂2-15%、碱性缓冲剂8-25%、络合剂2-15%、增溶剂1-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10%、消泡剂0.2-3%、碱性分散剂0.5-6%和余量的水。进一步,所述碱度调节剂为氢氧化钾,所述螯合剂焦磷酸钾,所述碱性缓冲剂为五水偏硅酸钠,所述络合剂为葡萄糖酸钠,所述增溶剂包括聚山梨脂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异构十三醇、异构醇醚、二乙二醇甲基醚,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消泡剂,所述碱性分散剂为氮川三乙酸。进一步,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异构十三醇、异构醇醚、二乙二醇甲基醚的比例为3:2:1,所述增溶剂中的聚山梨脂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的比例为3:1。进一步,所述水为纯水。采用上述方案,氢氧化钾可以提供较为稳定的碱性环境,杜绝在使用过程中碱度下降过快的问题,同时,利用钾盐对于清洗的渗透性高于其他盐类,这样通过氢氧化钾可以使得本申请的脱脂剂更好的渗透进油脂中,利用焦磷酸钾,能和碱土金属和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能与硬水中的Ca2+、Mg2+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软化硬水、提高洗涤能力、清除污垢;还能在铁、铅、锌、铝等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焦磷酸根离子(P2O74-)对于微细分散的固体具有很强的分散能力,能促进细微、微量物质的均一混合;高络合力(较多的焦磷酸根离子)的焦磷酸钾具有稳定的pH缓冲能力,能长期保持溶液的pH值,减少焦磷酸钾的添加量;五水偏硅酸钠能够提供优良的缓冲碱度,对轻金属(铝、锌等)提供防腐蚀保护,对玻璃器皿和瓷器有保护作用,并具有悬浮和乳化污垢以及一定的软化水作用等性能;葡萄糖酸钠阻垢能力强:对钙,镁,铁盐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所以阻垢能力很强,特别对Fe3+有极好的螯合作用,甚至在全PH范围内部有作用(在全pH值内对Fe3+都有螯合作用);聚山梨脂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在一定的碱度环境中(pH值8-10),可以最大质量的增加表面活性剂在碱溶液中的溶解量;异构十三醇、异构醇醚、二乙二醇甲基醚混合物用于重油清洗中可以起到快速乳化油污的目的,相比其他乳化剂更环保,以及更容易控制泡沫;聚醚消泡剂可以有效控制乳化剂带来的泡沫,在碱性环境中不易失效,且相容性好;氮川三乙酸可提高约30%以上的去污能力。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冷轧板重油脱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一定量的水投入搅拌槽;S2、依次投入称量好的氢氧化钾、焦磷酸钾、五水偏硅酸钠、葡萄糖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S3、投入聚山梨脂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搅拌10分钟;S4、最后再分别加入异构十三醇、异构醇醚、二乙二醇甲基醚,聚醚消泡剂,氮川三乙酸,搅拌20分钟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方案,不含有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同时制备过程为常温,使用过程也是常温,在使用过程中能祛除廉价矿物油,动、植物油等,经处理后冷轧板表面光洁,残油残铁低于20mg/m2,进而提高金属表面的综合性能(综合性能指:表面清洁干净后,增强后加工性能、涂装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同时,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优选实施例1,一种冷轧板重油脱脂剂,以水为溶剂,并添加氢氧化钾、焦磷酸钾、五水偏硅酸钠、葡萄糖酸钠、聚山梨脂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异构十三醇、异构醇醚、二乙二醇甲基醚、聚醚消泡剂和氮川三乙酸,其重量百分比为:氢氧化钾5%、焦磷酸钾2%、五水偏硅酸钠8%、葡萄糖酸钠2%、聚山梨脂0.9%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0.3%、异构十三醇0.6%、异构醇醚0.4%、二乙二醇甲基醚0.2%、聚醚消泡剂0.2%、氮川三乙酸0.5%和余量的水。优选实施例2,一种冷轧板重油脱脂剂,以水为溶剂,并添加氢氧化钾、焦磷酸钾、五水偏硅酸钠、葡萄糖酸钠、聚山梨脂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异构十三醇、异构醇醚、二乙二醇甲基醚、聚醚消泡剂和氮川三乙酸,其重量百分比为:氢氧化钾10%、焦磷酸钾5%、五水偏硅酸钠15%、葡萄糖酸钠5%、聚山梨脂1.5%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0.5%、异构十三醇1.2%、异构醇醚0.8%、二乙二醇甲基醚0.4%、聚醚消泡剂0.8%、氮川三乙酸1%和余量的水。优选实施例3,一种冷轧板重油脱脂剂,以水为溶剂,并添加氢氧化钾、焦磷酸钾、五水偏硅酸钠、葡萄糖酸钠、聚山梨脂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异构十三醇、异构醇醚、二乙二醇甲基醚、聚醚消泡剂和氮川三乙酸,其重量百分比为:氢氧化钾7%、焦磷酸钾6%、五水偏硅酸钠16%、葡萄糖酸钠6%、聚山梨脂3%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1%、异构十三醇1.5%、异构醇醚1%、二乙二醇甲基醚0.5%、聚醚消泡剂1%、氮川三乙酸2%和余量的水。优选实施例4,一种冷轧板重油脱脂剂,以水为溶剂,并添加氢氧化钾、焦磷酸钾、五水偏硅酸钠、葡萄糖酸钠、聚山梨脂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异构十三醇、异构醇醚、二乙二醇甲基醚、聚醚消泡剂和氮川三乙酸,其重量百分比为:氢氧化钾10%、焦磷酸钾5%、五水偏硅酸钠15%、葡萄糖酸钠5%、聚山梨脂2.1%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0.7%、异构十三醇2.1%、异构醇醚1.4%、二乙二醇甲基醚0.7%、聚醚消泡剂1.5%、氮川三乙酸4%和余量的水。优选实施例5,一种冷轧板重油脱脂剂,以水为溶剂,并添加氢氧化钾、焦磷酸钾、五水偏硅酸钠、葡萄糖酸钠、聚山梨脂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异构十三醇、异构醇醚、二乙二醇甲基醚、聚醚消泡剂和氮川三乙酸,其重量百分比为:氢氧化钾12%、焦磷酸钾10%、五水偏硅酸钠18%、葡萄糖酸钠12%、聚山梨脂6%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2%、异构十三醇1%、异构醇醚1%、二乙二醇甲基醚1%、聚醚消泡剂1.5%、氮川三乙酸3%和余量的水。优选实施例6,一种冷轧板重油脱脂剂,以水为溶剂,并添加氢氧化钾、焦磷酸钾、五水偏硅酸钠、葡萄糖酸钠、聚山梨脂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异构十三醇、异构醇醚、二乙二醇甲基醚、聚醚消泡剂和氮川三乙酸,其重量百分比为:氢氧化钾20%、焦磷酸钾15%、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轧板重油脱脂剂,其特征在于:以水为溶剂,并添加碱度调节剂、螯合剂、碱性缓冲剂、络合剂、增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和碱性分散剂,其重量百分比为:碱度调节剂5-20%、螯合剂2-15%、碱性缓冲剂8-25%、络合剂2-15%、增溶剂1-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10%、消泡剂0.2-3%、碱性分散剂0.5-6%和余量的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板重油脱脂剂,其特征在于:以水为溶剂,并添加碱度调节剂、螯合剂、碱性缓冲剂、络合剂、增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和碱性分散剂,其重量百分比为:碱度调节剂5-20%、螯合剂2-15%、碱性缓冲剂8-25%、络合剂2-15%、增溶剂1-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10%、消泡剂0.2-3%、碱性分散剂0.5-6%和余量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板重油脱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度调节剂为氢氧化钾,所述螯合剂为焦磷酸钾,所述碱性缓冲剂为五水偏硅酸钠,所述络合剂为葡萄糖酸钠,所述增溶剂包括聚山梨脂与聚氧乙烯脂肪酸脂,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异构十三醇、异构醇醚、二乙二醇甲基醚,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消泡剂,所述碱性分散剂为氮川三乙酸。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温由建,黄长华,王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立邦涂料重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