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晶间腐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28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4
一种智能晶间腐蚀装置,它包括带电炉的腐蚀装置,所述腐蚀装置的上端设有冷凝管,该冷凝管插入在腐蚀装置顶部的橡皮圈内,并通过设置在冷凝管左右两侧的第一进水冷却水管和第一出水冷却水管将水循环的流入在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之间,所述第一进水冷却水管还连接另一侧的液位器,并在液位器的另一端延伸出一根第二出水冷却水管,该第一进水冷却水管与第二出水冷却水管将水循环的流入在液位器和冷却水池之间,并与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之间的循环同步,所述液位器中设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信号线连接至控制箱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晶间腐蚀装置能够安全可靠方便的运行,且降低人力物力消耗,并且该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晶间腐蚀装置
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智能晶间腐蚀装置,属于晶间腐蚀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没有规范的试验设备,试验要求“烧瓶放在加热装置上,通以冷却水,保持微沸状态,连续16小时”,晶间腐蚀加热装置保持溶液持续微沸状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压难控制,溶液不能保持微沸状态,遇到意外停电试验无法继续进行,循环水发生漏水而加热仍持续等安全性、稳定性方面的问题,且长时间试验,不仅浪费水资源,还需试验人员不定时查看,浪费人力。本专利技术涉及晶间腐蚀装置的设计及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该装置可以使溶液保持恒温微沸状态,发生意外自动断电、断水,冷却水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晶间腐蚀装置,该装置可以使溶液保持恒温微沸状态,发生意外自动断电、断水,冷却水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晶间腐蚀装置,它包括带电炉的腐蚀装置,所述腐蚀装置的上端设有冷凝管,该冷凝管插入在腐蚀装置顶部的橡皮圈内,并通过设置在冷凝管左右两侧的第一进水冷却水管和第一出水冷却水管将水循环的流入在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之间,所述第一进水冷却水管还连接另一侧的液位器,并在液位器的另一端延伸出一根第二出水冷却水管,该第一进水冷却水管与第二出水冷却水管将水循环的流入在液位器和冷却水池之间,并与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之间的循环同步,所述液位器中设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信号线连接至控制箱中。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箱中还设有双端线性恒流稳压器和温度记录仪,其中双端线性恒流稳压器分别与液位继电器和数字温度调节仪连接,其中液位继电器连接至液位传感器信号线,用于控制液位传感器,所述数字温度调节仪的一端通过热电偶信号线连接至电炉,用于控制电炉的温度,另一端通过传输线缆连接至温度记录仪,用于记录温度的数字,所述控制箱内还设有计时器,该计时器用于计算温度的存在的时间,并将数据保存在温度记录仪中。作为优选:所述双端线性恒流稳压器通过电源线与设置在控制箱外部的插头相连接,用于供给整个控制箱的电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晶间腐蚀装置能够安全可靠方便的运行,且降低人力物力消耗,并且该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晶间腐蚀装置,它包括带电炉3和电炉4的腐蚀装置,所述腐蚀装置的上端设有冷凝管15,该冷凝管15插入在腐蚀装置顶部的橡皮圈16内,并通过设置在冷凝管15左右两侧的第一进水冷却水管2和第一出水冷却水管17将水循环的流入在冷凝管15和冷却水池21之间,所述第一进水冷却水管2还连接另一侧的液位器18,并在液位器18的另一端延伸出一根第二出水冷却水管19,该第一进水冷却水管2与第二出水冷却水管19将水循环的流入在液位器18和冷却水池17之间,并与冷凝管15和冷却水池17之间的循环同步,所述液位器18中设有液位传感器5,该液位传感器5通过液位传感器信号线6连接至控制箱19中,所述冷凝管15和冷却水池17与液位器18和冷却水池17之间均采用设置在冷却水池底部的冷却水池抽水马1达进行控制循环,所述控制箱19中还设有双端线性恒流稳压器13和温度记录仪8,其中双端线性恒流稳压器13分别与液位继电器14和数字温度调节仪10连接,其中液位继电器14连接至液位传感器信号线6,用于控制液位传感器5,所述数字温度调节仪10的一端通过热电偶信号线7连接至电炉3和电炉4,用于控制电炉的温度,另一端通过传输线缆20连接至温度记录仪8,用于记录温度的数字,所述控制箱19内还设有计时器9,该计时器9用于计算温度的存在的时间,并将数据保存在温度记录仪8中,所述双端线性恒流稳压器13通过电源线12与设置在控制箱外部的插头相连接,用于供给整个控制箱的电源。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控制装置设定腐蚀温度,开启抽水马达,从节能水箱打循环水入液位池,水位到设定液位,开启电炉加热,当温度显示到设定温度开启计时器,预定温度到达后,控制装置会自动停止加热,温度下降时会自动加热,循环加热,保持液体在设定温度下,当断水时,通过液位继电器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同时计时器停止计时,保证试验的安全及试验时间的有效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晶间腐蚀装置能够安全可靠方便的运行,且降低人力物力消耗。根据要求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进行温度控制、双端线性恒流稳压器(CCR)进行电压控制、冷凝水液面控制系统的方式,整个试验装置稳定、安全、节能、环保。首先,采用PID和CCR装置,试验可以根据实验介质的不同来设定某一温度,装置即可自动调节电压,使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由于PID装置的存在,可以根据设定温度自动调整加热状态,大大降低了晶间腐蚀装置的使用难度和能耗;其次,在加热器和控制箱之间增加了液面控制系统,其本质是将冷凝水通过该系统,形成一定的液面,当液面低于系统的警戒线时,电源自动切断,防止当冷凝水中断时,加热器仍然工作,导致溶液蒸干,最终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最后,在控制箱内加入计时器,既可以查看试验进行程度,又可以防止当停电等事故发生时,不知道试验进行的时间而需重新进行试验问题的发生。本专利技术不单纯是循环水的使用,它同时具备控制反应温度、自动化计时及突发情况下的安全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晶间腐蚀装置,它包括带电炉的腐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装置的上端设有冷凝管,该冷凝管插入在腐蚀装置顶部的橡皮圈内,并通过设置在冷凝管左右两侧的第一进水冷却水管和第一出水冷却水管将水循环的流入在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之间,所述第一进水冷却水管还连接另一侧的液位器,并在液位器的另一端延伸出一根第二出水冷却水管,该第一进水冷却水管与第二出水冷却水管将水循环的流入在液位器和冷却水池之间,并与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之间的循环同步,所述液位器中设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信号线连接至控制箱中,所述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与液位器和冷却水池之间均采用设置在冷却水池底部的冷却水池抽水马达进行控制循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晶间腐蚀装置,它包括带电炉的腐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装置的上端设有冷凝管,该冷凝管插入在腐蚀装置顶部的橡皮圈内,并通过设置在冷凝管左右两侧的第一进水冷却水管和第一出水冷却水管将水循环的流入在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之间,所述第一进水冷却水管还连接另一侧的液位器,并在液位器的另一端延伸出一根第二出水冷却水管,该第一进水冷却水管与第二出水冷却水管将水循环的流入在液位器和冷却水池之间,并与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之间的循环同步,所述液位器中设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信号线连接至控制箱中,所述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与液位器和冷却水池之间均采用设置在冷却水池底部的冷却水池抽水马达进行控制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赵洁芳尉成栋褚进于玲君舒益炯邵胤啸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