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晶间腐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28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4
一种智能晶间腐蚀装置,它包括带电炉的腐蚀装置,所述腐蚀装置的上端设有冷凝管,该冷凝管插入在腐蚀装置顶部的橡皮圈内,并通过设置在冷凝管左右两侧的第一进水冷却水管和第一出水冷却水管将水循环的流入在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之间,所述第一进水冷却水管还连接另一侧的液位器,并在液位器的另一端延伸出一根第二出水冷却水管,该第一进水冷却水管与第二出水冷却水管将水循环的流入在液位器和冷却水池之间,并与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之间的循环同步,所述液位器中设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信号线连接至控制箱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晶间腐蚀装置能够安全可靠方便的运行,且降低人力物力消耗,并且该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晶间腐蚀装置
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智能晶间腐蚀装置,属于晶间腐蚀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没有规范的试验设备,试验要求“烧瓶放在加热装置上,通以冷却水,保持微沸状态,连续16小时”,晶间腐蚀加热装置保持溶液持续微沸状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压难控制,溶液不能保持微沸状态,遇到意外停电试验无法继续进行,循环水发生漏水而加热仍持续等安全性、稳定性方面的问题,且长时间试验,不仅浪费水资源,还需试验人员不定时查看,浪费人力。本专利技术涉及晶间腐蚀装置的设计及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该装置可以使溶液保持恒温微沸状态,发生意外自动断电、断水,冷却水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晶间腐蚀装置,该装置可以使溶液保持恒温微沸状态,发生意外自动断电、断水,冷却水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晶间腐蚀装置,它包括带电炉的腐蚀装置,所述腐蚀装置的上端设有冷凝管,该冷凝管插入在腐蚀装置顶部的橡皮圈内,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晶间腐蚀装置,它包括带电炉的腐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装置的上端设有冷凝管,该冷凝管插入在腐蚀装置顶部的橡皮圈内,并通过设置在冷凝管左右两侧的第一进水冷却水管和第一出水冷却水管将水循环的流入在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之间,所述第一进水冷却水管还连接另一侧的液位器,并在液位器的另一端延伸出一根第二出水冷却水管,该第一进水冷却水管与第二出水冷却水管将水循环的流入在液位器和冷却水池之间,并与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之间的循环同步,所述液位器中设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信号线连接至控制箱中,所述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与液位器和冷却水池之间均采用设置在冷却水池底部的冷却水池抽水马达进行控制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晶间腐蚀装置,它包括带电炉的腐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装置的上端设有冷凝管,该冷凝管插入在腐蚀装置顶部的橡皮圈内,并通过设置在冷凝管左右两侧的第一进水冷却水管和第一出水冷却水管将水循环的流入在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之间,所述第一进水冷却水管还连接另一侧的液位器,并在液位器的另一端延伸出一根第二出水冷却水管,该第一进水冷却水管与第二出水冷却水管将水循环的流入在液位器和冷却水池之间,并与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之间的循环同步,所述液位器中设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信号线连接至控制箱中,所述冷凝管和冷却水池与液位器和冷却水池之间均采用设置在冷却水池底部的冷却水池抽水马达进行控制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赵洁芳尉成栋褚进于玲君舒益炯邵胤啸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