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协同提高镁合金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多功能表面改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28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协同提高镁合金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多功能表面改性方法,属于生物材料表面改性领域。首先制备壳聚糖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并进一步将壳聚糖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共价固定在自组装表面改性的镁合金表面,然后制备肝素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混合溶液,最后将制备的混合溶液滴加在表面改性的镁合金表面充分装载,干燥清洗后获得具有良好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镁合金生物材料。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对镁合金进行表面改性,不仅可以显著提高镁合金的耐生理腐蚀性能,而且可以缓慢释放肝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从而协同提高材料的抗凝血性能、促内皮生长性能以及成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协同提高镁合金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多功能表面改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表面改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协同提高镁合金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多功能表面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骨科创伤的增加,可生物降解植入物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镁及其合金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骨植入材料,首先,镁合金的密度和力学性能与天然人骨相似,作为骨替代材料可以有效避免应力遮挡效应的发生;其次,镁可在人体内以Mg2+的形式降解,降解产物可排出体外或被人体吸收,因此,作为一种生物可降解金属,它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减少患者痛苦和再次感染的风险。虽然镁合金对人体无明显毒性,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组织的愈合,但其在体内的快速降解通常超过人体生理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大量的氢气和镁离子,以及种植体周围迅速上升的pH值,不仅破坏了承载种植体的机械完整性,而且破坏了体内的生理平衡,导致种植体与人体组织界面发生严重的炎症和毒性反应,最终导致植入失败。众所周知,镁合金的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与其表面性质密切相关,因此表面改性已成为提高镁合金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最为有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协同提高镁合金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多功能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n1)制备壳聚糖功能化氧化石墨烯;/n2)对镁合金进行自组装表面改性;/n3)将步骤1)制备的壳聚糖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固定在步骤2)的镁合金表面;/n4)镁合金表面装载肝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复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同提高镁合金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多功能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制备壳聚糖功能化氧化石墨烯;
2)对镁合金进行自组装表面改性;
3)将步骤1)制备的壳聚糖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固定在步骤2)的镁合金表面;
4)镁合金表面装载肝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提高镁合金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多功能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壳聚糖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充分混合石墨烯溶液与壳聚糖溶液后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混合溶液,搅拌反应6-24小时,最后反复离心水洗获得壳聚糖功能化氧化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协同提高镁合金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多功能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溶液浓度为0.1-1mg/ml,所述壳聚糖溶液浓度为1-10mg/ml,加入的所述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混合溶液为1-10m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协同提高镁合金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多功能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镁合金自组装表面改性方法为:镁合金浸没于1-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6-24小时,接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长江谯兴龙张子沁常克明陈露杨忠美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