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转炉高磷炉渣冶炼含磷钢的LF炉精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24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转炉高磷炉渣冶炼含磷钢的LF炉精炼方法,主要包括下述步骤:(1)向钢包内加入转炉高磷炉渣及石灰,使钢包顶渣碱度R控制在2.0‑2.5;(2)喂Al线钢水深脱氧、脱氧剂对渣面扩散脱氧造还原渣,得含有如下成分的还原渣:S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转炉高磷炉渣冶炼含磷钢的LF炉精炼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材料冶炼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转炉高磷炉渣冶炼含磷钢的LF炉精炼方法。
技术介绍
转炉前期含磷废渣是指转炉冶炼时在吹炼前期(即硅锰氧化期)结束时倒去的炉渣,对转炉前期废渣成分进行成分分析,发现其中富含P2O5、SiO2、MnO、FeO、CaO等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含量范围如下:w(P2O5)%≥1.5%,w(SiO2)%为13-18%,w(MnO)%为6-10%,w(FeO)%为12-15%,w(CaO)%为30-35%,炉渣其它组成为Al2O3、MgO等杂质。因前期废渣P含量较高,且P对常规钢种为有害元素,一般高磷废渣很少在炼钢时直接回收利用。转炉含磷废渣产生的机理是:转炉冶炼过程中,在钢渣界面发生脱磷反应,其反应式为:2[P]+5(FeO)+4(CaO)=(4CaO•P2O5)+5Fe,生成的4CaO•P2O5进入炉渣,这也是高磷炉渣中磷的来源。一般情况下,转炉冶炼脱磷后高磷炉渣是作为废弃材料,不会在转炉冶炼或LF钢包精炼时二次使用。然而,对于常规钢种来说,P虽然为有害元素,但冶炼含磷钢种时,P则作为需添加元素。而目前的生产工艺中,生产含磷钢种时,P元素通过磷铁合金形式添加,又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因此,研发一种新的冶炼方法,能够将转炉前期含磷废渣用于含磷钢种的冶炼过程,实现含磷废渣的回收利用,将为含磷钢种的冶炼提供一种低成本冶炼工艺设计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目前钢材生产过程中,转炉冶炼前期产生的高磷炉渣一般都是作为冶炼废渣进行处理的,其中的有效成分没有被合理利用,而含磷钢种在冶炼过程中又需要单独添加磷铁合金,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转炉高磷炉渣冶炼含磷钢的LF炉精炼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利用转炉高磷炉渣冶炼含磷钢的LF炉精炼方法,所述转炉高磷炉渣是指转炉冶炼前期,即硅锰氧化期结束时倒去的炉渣,转炉高磷炉渣含有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P2O5≥1.5%,SiO2:13-18%,MnO:6-10%,FeO:12-15%,CaO:30-35%,其余为Al2O3、MgO及不可避免杂质;炉渣碱度为1.9-2.3;其特征在于利用转炉高磷炉渣冶炼含磷钢的LF炉精炼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向钢包内加入转炉高磷炉渣及石灰在LF炉精炼过程前期加入3-5.3kg/t钢水的转炉高磷炉渣,并辅加1.5-3kg/t钢水的石灰,加入转炉高磷炉渣和石灰后,钢包顶渣碱度R控制在2.0-2.5;(2)喂Al线钢水深脱氧、脱氧剂对渣面扩散脱氧造还原渣向钢包中先加Al线400-600m完成钢水深脱氧,然后加入Al粒1-2kg/t钢水、硅铁粉0.5-1kg/t钢水,待脱氧剂完成扩散脱氧,脱氧后即形成还原渣,所述还原渣含有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SiO2:13-18%,MnO≤2%,FeO≤1%,CaO:30-35%,Al2O3:23-33%,其它为MgO及不可避免杂质;(3)加铝脱氧还原回收P、Mn、Si、Fe元素向钢包中定量加入铝线400-600m、铝粒1-2kg/t钢水、硅铁粉0.5-1kg/t钢水,待白渣形成后,即可稳定回收P、Mn、Si、Fe元素,冶炼完成后,经熔炼成分分析,钢液中P含量增加0.010-0.015%,Mn含量增加0.08-0.10%、Si含量增加0.05-0.10%、Fe含量增加0.50-0.60%。本专利技术是在充分研究转炉冶炼、LF钢包精炼反应机理的情况下作出的,常规的转炉冶炼过程中,脱磷反应是转炉的基本反应之一,脱磷反应是在钢渣界面进行的,其反应式为:2[P]+5(FeO)+4(CaO)=(4CaO•P2O5)+5Fe,生成的4CaO•P2O5进入炉渣,这也是高磷炉渣中磷的来源。LF钢包精炼是一种常规的精炼手段,LF炉钢包精炼是一个还原过程,通过加入硅铁粉用于钢液及炉渣脱氧造还原渣(即白渣精炼);如在精炼过程往钢包内加入富含4CaO•P2O5的炉渣,硅铁粉脱氧可将炉渣中的4CaO•P2O5分解,具体反应式如下:2[O]+[Si]=(SiO2),脱氧产物SiO2进入炉渣,降低炉渣碱度的同时,炉渣中的(4CaO•P2O5)被分解,反应式如下:(4CaO•P2O5)+2(SiO2)=2(2CaO•SiO2)+(P2O5),进入炉渣中的(P2O5)很易被脱氧元素(Al、Si)还原,铝、硅与炉渣中(P2O5)反应,具体反应式如下:3(P2O5)+10Al=5(Al2O3)+6[P],2(P2O5)+5Si=5(SiO2)+4[P],[P]进入钢液可增加钢液中的磷含量,同时,脱磷反应为一个可逆反应,加入铝、硅脱氧降低钢中的[O]量,从而降低渣中(Fe0),将脱磷反应向反方向进行而造成[P]返回进入钢液;此外,高磷炉渣除富含4CaO•P2O5外,炉渣中(MnO)含量高,按检验数据,炉渣中w(MnO)%为6-10%,采用铝脱氧,造还原渣过程可将炉渣中(MnO)、(FeO)、(SiO2)还原,[Mn]、[Si]、[Fe]返回进入钢液,从而可提高钢液w[Mn]%、w[Si]%、w[Fe]%,具体反应式如下:2Al+3(MnO)=(Al2O3)+3[Mn],4Al+3(SiO2)=2(Al2O3)+6[Si],2Al+3(FeO)=(Al2O3)+3[Fe],因此,通过对LF炉精炼工艺研究,将转炉高磷炉渣加入LF炉参与精炼,可将炉渣中的P、Mn、Si、Fe等元素还原进入钢水。基于以上炉渣中P返回进入钢液机理,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转炉高磷炉渣回收用于冶炼含磷钢的一种LF炉精炼方法,使用转炉冶炼前期(硅锰氧化期结束时)的高磷废弃炉渣,转炉高磷炉渣中(P2O5)含量高达1.5%以上,高磷炉渣可选择热态或冷态方式在LF炉精炼时加入钢包,并利用在LF炉精炼过程加铝粒、硅铁粉造还原渣时将P元素还原,P元素还原后进入钢液中完成[P]合金化,降低磷铁合金元素用量,从而达到降低含磷钢种生产成本的目的。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将转炉冶炼高磷炉渣进行资源的合理回收利用,降低含磷钢种生产成本;(2)节约LF炉造渣剂、石灰的用量,节约磷铁、锰铁等合金用量,实现LF炉冶炼过程中P、Mn、Si、Fe等合金的稳定收率;(3)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钢损,提高钢水收得率,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本专利技术方法就是通过对转炉冶炼产生过程中的高磷炉渣及LF炉精炼工艺进行研究,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将转炉冶炼高磷炉渣用于含磷钢种的LF精炼工艺中,达到节本降耗,资源合理回收利用的目的,适合广泛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下述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LF炉进站钢水中P含量为0.030%、Mn含量为0.60%、Si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转炉高磷炉渣冶炼含磷钢的LF炉精炼方法,所述转炉高磷炉渣含有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转炉高磷炉渣冶炼含磷钢的LF炉精炼方法,所述转炉高磷炉渣含有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P2O5≥1.5%,SiO2:13-18%,MnO:6-10%,FeO:12-15%,CaO:30-35%,其余为Al2O3、MgO及不可避免杂质;炉渣碱度为1.9-2.3;其特征在于利用转炉高磷炉渣冶炼含磷钢的LF炉精炼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向钢包内加入转炉高磷炉渣及石灰
在LF炉精炼过程前期加入3-5.3kg/t钢水的转炉高磷炉渣,并辅加1.5-3kg/t钢水的石灰,加入转炉高磷炉渣和石灰后,钢包顶渣碱度R控制在2.0-2.5;
(2)喂Al线钢水深脱氧、脱氧剂对渣面扩散脱氧造还原渣
向钢包中先加Al线400-600m完成钢水深脱氧,然后加入Al粒1-2kg/t钢水、硅铁粉0.5-1kg/t钢水,待脱氧剂完成扩散脱氧,脱氧后即形成还原渣,所述还原渣含有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SiO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晛黄道昌余爱华方建红夏金魁廖广府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