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55SiCr弹簧钢盘条氧化物夹杂物形态的方法,包括:1)转炉采用高碳出钢;2)转炉出钢时采用专用合金进行脱氧合金化;3)转炉出钢后防止钢水增Al;4)转炉出钢后扒渣;5)LF精炼过程中造渣,精炼时间不小于30分钟,温度控制在1520~1600℃;6)VD真空脱气保压时间大于15min,破空后弱吹氩搅拌20分钟以上;7)采用大方坯连铸,全程保护浇注;8)将连铸大方坯经连轧开坯制成连轧坯;9)连轧坯轧制盘条前,连轧坯经加热炉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控制氧化物夹杂物的形态为细长条状,且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夹杂物尺寸和数量均满足产品标准要求。
A method to control oxide inclusion morphology of 55sicr spring steel wire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55SiCr弹簧钢盘条氧化物夹杂物形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盘条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55SiCr弹簧钢盘条氧化物夹杂物形态的方法。
技术介绍
55SiCr弹簧钢盘条是一种用于制造汽车气门弹簧的热轧盘条;衡量汽车气门弹簧用钢盘条冶金质量好坏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是氧化物夹杂物,其形态对最终制成的汽车气门弹簧的疲劳寿命影响很大,氧化物夹杂物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且呈细长条状,对汽车气门弹簧的疲劳寿命无害。目前,国内主要生产汽车汽门弹簧用钢盘条的几家钢厂所生产的55SiCr弹簧钢盘条中,绝大多数氧化物夹杂物为B类夹杂物,其形态呈长宽比小于3的串链状,变形能力较差。本专利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使氧化物夹杂物具有良好变形能力、控制夹杂物的形态为细长条状的55SiCr弹簧钢盘条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55SiCr弹簧钢盘条氧化物夹杂物形态的方法,能够控制氧化物夹杂物的形态为细长条状,且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夹杂物尺寸和数量均满足产品标准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控制55SiCr弹簧钢盘条氧化物夹杂物形态的方法,包括:1)转炉采用高碳出钢,转炉冶炼终点碳含量大于0.3%,转炉终点温度在1600℃以上;2)转炉出钢时,采用Al质量含量≤0.03%的硅铁、Al质量含量<0.0050%的中碳锰铁和Al质量含量<0.0050%的低碳铬铁进行脱氧合金化;3)转炉出钢后,采用无铝脱氧的钢种涮罐或使用帘线钢专用罐,防止钢水增Al;4)转炉出钢后进行扒渣,扒渣后渣层厚度小于80mm,扒渣后按2~4kg/吨钢加入预熔硅灰石;5)LF精炼过程中,加预熔硅灰石造渣,加入量不小于8kg/吨钢;炉渣造好后精炼时间不小于30分钟,精炼过程温度控制在1520~1600℃;LF精炼使用Al质量含量≤0.03%的硅铁、高碳锰铁粒、低碳铬铁和90增碳剂进行成分微调;6)VD真空脱气保压时间为15~20min,破空后弱吹氩搅拌时间为20~30分钟;7)采用大方坯连铸,全程保护浇注,钢水过热度小于25℃,拉速为0.6~0.75m/min;8)将连铸大方坯经连轧开坯制成连轧坯,连轧开坯前将连铸坯经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200℃以上;9)连轧坯轧制盘条前,连轧坯经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150~1250℃。所述连铸大方坯的断面尺寸为280mm×380mm,所述连轧坯的断面尺寸为160mm×16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控制氧化物夹杂物的形态为细长条状,且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夹杂物尺寸和数量均满足产品标准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5SiCr弹簧钢连铸坯中的氧化物夹杂物成分分布区域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5SiCr弹簧钢连轧坯中的氧化物夹杂物形态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5SiCr弹簧钢盘条中的氧化物夹杂物形态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控制55SiCr弹簧钢盘条氧化物夹杂物形态的方法,包括:1)转炉采用高碳出钢,转炉冶炼终点碳含量大于0.3%,转炉终点温度在1600℃以上;2)转炉出钢时,采用Al质量含量≤0.03%的硅铁、Al质量含量<0.0050%的中碳锰铁和Al质量含量<0.0050%的低碳铬铁进行脱氧合金化;3)转炉出钢后,采用无铝脱氧的钢种涮罐或使用帘线钢专用罐,防止钢水增Al;4)转炉出钢后进行扒渣,扒渣后渣层厚度小于80mm,扒渣后按2~4kg/吨钢加入预熔硅灰石;5)LF精炼过程中,加预熔硅灰石造渣,加入量不小于8kg/吨钢;炉渣造好后精炼时间不小于30分钟,精炼过程温度控制在1520~1600℃;LF精炼使用Al质量含量≤0.03%的硅铁、高碳锰铁粒、低碳铬铁和90增碳剂进行成分微调;6)VD真空脱气保压时间为15~20min,破空后弱吹氩搅拌时间为20~30分钟;7)采用大方坯连铸,全程保护浇注,钢水过热度小于25℃,拉速为0.6~0.75m/min;8)将连铸大方坯经连轧开坯制成连轧坯,连轧开坯前将连铸坯经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200℃以上;9)连轧坯轧制盘条前,连轧坯经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150~1250℃。所述连铸大方坯的断面尺寸为280mm×380mm,所述连轧坯的断面尺寸为160mm×160mm。以下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1)转炉采用高碳出钢,转炉冶炼终点碳含量0.392%,转炉终点温度1639℃;2)转炉出钢时,加入Al质量含量≤0.03%的硅铁1830kg、Al质量含量<0.0050%的中碳锰铁770kg、Al质量含量<0.0050%的低碳铬铁1170kg、220kg低氮增碳剂进行脱氧合金化;3)转炉出钢后,使用帘线钢专用罐,防止钢水增Al;4)转炉出钢后进行扒渣,扒渣后渣层厚度约30mm,扒渣后预熔硅灰石加入量为3kg/吨钢;5)LF精炼过程中,加预熔硅灰石造渣,加入量为0.906kg/吨钢;炉渣造好后精炼38分钟,精炼过程温度1545~1600℃;加入Al质量含量≤0.03%的硅铁120kg、94kg高碳锰铁粒、60kg低碳铬铁和50kg的90增碳剂进行成分微调。6)VD真空脱气保压时间16min,破空后弱吹氩搅拌30分钟;7)采用大方坯连铸,全程保护浇注,钢水过热度20℃,拉速稳定在0.7m/min;8)将断面尺寸为280mm×380mm的连铸大方坯连轧开坯成断面尺寸为160mm×160mm的连轧坯,连轧开坯前将连铸坯经加热炉加热,均热段加热温度为1210℃;9)连轧坯轧制盘条前,连轧坯经加热炉加热,均热段加热温度控制在1215℃。本实施例的最终产品为直径6.5mm的55SiCr弹簧钢盘条,氧化物夹杂物的尺寸和数量如表1所示。表1本实施例中,55SiCr弹簧钢连铸坯中的氧化物夹杂物成分分布区域图如图1所示。55SiCr弹簧钢连轧坯中的氧化物夹杂物形态图如图2所示。55SiCr弹簧钢盘条中的氧化物夹杂物形态图如图3所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55SiCr弹簧钢盘条氧化物夹杂物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转炉采用高碳出钢,转炉冶炼终点碳含量大于0.3%,转炉终点温度在1600℃以上;/n2)转炉出钢时,采用Al质量含量≤0.03%的硅铁、Al质量含量<0.0050%的中碳锰铁和Al质量含量<0.0050%的低碳铬铁进行脱氧合金化;/n3)转炉出钢后,采用无铝脱氧的钢种涮罐或使用帘线钢专用罐,防止钢水增Al;/n4)转炉出钢后进行扒渣,扒渣后渣层厚度小于80mm,扒渣后按2~4kg/吨钢加入预熔硅灰石;/n5)LF精炼过程中,加预熔硅灰石造渣,加入量不小于8kg/吨钢;炉渣造好后精炼时间不小于30分钟,精炼过程温度控制在1520~1600℃;LF精炼使用Al质量含量≤0.03%的硅铁、高碳锰铁粒、低碳铬铁和90增碳剂进行成分微调;/n6)VD真空脱气保压时间为15~20min,破空后弱吹氩搅拌时间为20~30分钟;/n7)采用大方坯连铸,全程保护浇注,钢水过热度小于25℃,拉速为0.6~0.75m/min;/n8)将断面尺寸为280mm×380mm的连铸大方坯连轧开坯成断面尺寸为160mm×160mm的连轧坯,连轧开坯前将连铸坯经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200℃以上;/n9)连轧坯轧制盘条前,连轧坯经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150~12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55SiCr弹簧钢盘条氧化物夹杂物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转炉采用高碳出钢,转炉冶炼终点碳含量大于0.3%,转炉终点温度在1600℃以上;
2)转炉出钢时,采用Al质量含量≤0.03%的硅铁、Al质量含量<0.0050%的中碳锰铁和Al质量含量<0.0050%的低碳铬铁进行脱氧合金化;
3)转炉出钢后,采用无铝脱氧的钢种涮罐或使用帘线钢专用罐,防止钢水增Al;
4)转炉出钢后进行扒渣,扒渣后渣层厚度小于80mm,扒渣后按2~4kg/吨钢加入预熔硅灰石;
5)LF精炼过程中,加预熔硅灰石造渣,加入量不小于8kg/吨钢;炉渣造好后精炼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安绘竹,郭大勇,高航,王秉喜,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