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243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采用格渣罐进行铸余渣接渣、冷却等处理,采用喷涂机对格渣罐喷涂脱模剂防止铸余渣粘结格渣罐,格渣罐可上下叠放2‑3层一并运输至热泼场;在热泼场对格渣罐内铸余渣进行带罐打水处理,实现铸余渣的分块、粉化破碎;优点为可实现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采用格渣罐进行铸余渣处理从根源上杜绝了大块渣坨的产生,生产装备简单,渣罐深度浅,打水冷却降温、散热快,处理效率高,大幅度降低了铸余渣破碎处理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及方法,特别是一种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近年来我国钢产量超过9亿吨,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其中钢渣年产生量在1亿吨以上。铸余渣是炉外精炼处理过程产生的钢渣,我国铸余渣年产生量在1000万吨以上。铸余渣中往往含有30%以上的金属铁含量,具有重要铁资源回收价值,此外其中氧化钙含量往往在50%以上,可直接返回冶炼工序回用。铸余渣是炉外精炼过程产生的钢渣,一次炉外精炼处理完成后,将钢包炉等精炼设备的钢渣翻倒入渣罐中。炉外精炼属于钢水的深加工工序,该处理过程产生的钢渣量远小于转炉钢渣,渣量往往仅约钢水量的2%。因此,铸余渣一次出渣量较少,往往约2~3吨,一次出渣量小,往往需要多次出渣直至倒满一个渣罐后才统一运输至铸余渣处理现场。因此,运输至钢渣处理现场的铸余渣罐往往经过7~10次的接渣过程,从开始第一次出渣算起到铸余渣处理现场往往经历了5h以上的时间。铸余渣铁含量高,接渣过程长,每次出渣上下粘结成大块渣坨,运输至铸余渣处理现场出现倒渣困难,倒出后的大块渣坨处理更加困难。由于铸余渣大块坨比例高,现有铸余渣处理往往采用热泼法处理,即铸余渣运输至热泼场进行打水冷却处理,大块渣坨经打水冷却以及机械人工破碎初步实现渣铁分离,无法分离的大块渣坨再运输至重锤车间进行撞击破碎。为了降低铸余渣大块渣坨的比例,国内企业采用格栅法进行铸余渣处理,即在渣罐中添加井字型混凝土格栅板,将倒入的铸余渣在热态条件下分离隔成九块,渣罐接满后运输至热泼场使用机械将渣坨捣成块,进而进行热泼或热闷处理。但是格栅法成本较高,吨钢渣处理仅格栅成本就超过50元,迫切需要开发简单易行的铸余渣高效地成本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新型的格渣罐,将铸余渣出渣过程直接倒入该渣罐中,在罐格板作用下直接格成块状。格渣罐可叠放在装载机上运输至热泼场,进而在热泼场进行打水冷却处理获得块状、粉化的铸余渣,从根源上杜绝了大块渣坨的产生,实现了铸余渣的高效低成本处理。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所述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包括:钢包炉(1)、出渣口(2)、格渣罐(3)、喷涂机(4)、装载机(5)、热泼场(6)和磁铁盘(7);在格渣罐(3)的内部设置有罐格板(10),用于将格渣罐(3)的内部分成多个格子,出渣口(2)设置在钢包炉(1)上方,用于使得钢包炉(1)中的铸余渣经出渣口(2)倒入格渣罐(3)的每个格子中,喷涂机(4)用于对格渣罐(3)喷涂脱模剂以防止铸余渣粘结格渣罐(3),格渣罐(3)可装载在装载机(5)上,装载机(5)用于将格渣罐(3)运输至热泼场(6);格渣罐(3)可在热泼场(6)中平铺排列,热泼场(6)侧面设置有喷水装置,用于对格渣罐(3)内铸余渣进行带罐打水,使得每个格子中的铸余渣冷却;格渣罐(3)在热泼场(6)中可翻转,用于将冷却后的每个格子中铸余渣自然分块倒出;磁铁盘(7)可在热泼场(6)的上方移动,用于将热泼场(6)内的大块铁进行去除。其中,在格渣罐(3)两侧设置有耳轴(8),在格渣罐(3)底部设置有罐座(9)。格渣罐(3)为铸钢结构渣罐,两侧对称设置4个耳轴(8),底部对称设置4个罐座(9)。格渣罐(3)装渣量不低于3吨,格渣罐(3)内可供装渣厚度不低于400mm。装载机(5)上的格渣罐(3)可上下叠放多层。装载机(5)上的格渣罐(3)可上下叠放2-3层。格渣罐(3)内罐格板(10)呈垂直正交分布,罐格板(10)数量不低于4个,将格渣罐(3)内空间划分为不低于9个格子,罐格板(10)厚度不低于30mm。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优选采用上述的装置对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喷涂机(4)对格渣罐(3)喷涂脱模剂防止铸余渣粘结格渣罐(3);(2)铸余渣经钢包炉(1)的出渣口(2)倒入格渣罐(3)中,每个格渣罐(3)用于接渣1-3次至格渣罐(3)装满;(3)通过天车将格渣罐(3)吊至装载机(5)上,格渣罐(3)可上下叠放多层一并运输至热泼场(6);(4)在热泼场(6)对格渣罐(3)内铸余渣进行带罐打水,进而翻渣分块倒出铸余渣,继续进行补充打水直至钢渣温度低于150℃;(5)铸余渣经打水初步粉化后,采用磁铁盘(7)将热泼场(6)内大块铁进行去除,剩余铸余渣运输至破碎筛分磁选线进行深度提铁。其中,所述脱模剂为熔点超过2000℃的粉体材料,优选为以CaO为主要成分的脱模剂。热泼场(6)对铸余渣进行打水,吨渣打水量为0.5-1.2吨(t)。优选,热泼场(6)对格渣罐(3)内铸余渣进行带罐打水的时间为1-5小时,以格渣罐(3)表层无法观测到红渣,且出现粉化现象为佳,停止带罐打水,之后进行翻渣。本专利技术优点是装置上和方法上实现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首先从根源上杜绝了大块渣坨的产生,装置采用格渣罐进行铸余渣接渣、冷却等处理,生产装备简单,渣罐深度浅,打水冷却降温、散热快,系统处理效率高,可望大幅度降低了铸余渣破碎处理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铸余渣分块处理装置示意图。图2格渣罐装置正视图。图3格渣罐装置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所述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包括:钢包炉1、出渣口2、格渣罐3、喷涂机4、装载机5、热泼场6和磁铁盘7;在格渣罐3的内部设置有罐格板10,用于将格渣罐3的内部分成多个格子,出渣口2设置在钢包炉1上方,用于使得钢包炉1中的铸余渣经出渣口2倒入格渣罐3的每个格子中,喷涂机4用于对格渣罐3喷涂脱模剂以防止铸余渣粘结格渣罐3,格渣罐3可装载在装载机5上,装载机5用于将格渣罐3运输至热泼场6;格渣罐3可在热泼场6中平铺排列,热泼场6侧面设置有喷水装置,用于对格渣罐3内铸余渣进行带罐打水,使得每个格子中的铸余渣冷却;格渣罐3在热泼场6中可翻转,用于将冷却后的每个格子中铸余渣自然分块倒出;磁铁盘7可在热泼场6的上方移动,用于将热泼场6内的大块铁进行去除。耳轴8在格渣罐3两侧,罐座9在格渣罐3底部,罐格板10在格渣罐3里面。格渣罐3为铸钢结构渣罐,两侧对称设置4个耳轴8,底部对称设置4个罐座9,格渣罐3装渣量不低于3吨(t),格渣罐3内可供装渣厚度不低于400mm。格渣罐3内罐格板10呈垂直正交分布,罐格板10数量不低于4个,将格渣罐3空间划分不低于9块,罐格板10厚度不低于30mm。装载机5上的格渣罐3可上下叠放2-3层。热泼场6是一个三面有挡墙的一面敞开的混凝土结构槽,图1中为热泼场6的俯视图,格渣罐3带罐打水后倾倒出来的为一个个经冷却形成块状的钢渣;格渣罐3在热泼场6中是平铺排列的,无法叠层放置,主要原因是要从热泼场6对格渣罐3进行带罐打水,叠层放置下方无法打水;打水的装置是从热泼场6三面挡墙上方布置喷水,向格渣罐进行喷水冷却铸余渣;磁铁盘7不工作时放置在地坪上或热泼场内,工作时候采用天车或电动葫芦吊起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包括:钢包炉(1)、出渣口(2)、格渣罐(3)、喷涂机(4)、装载机(5)、热泼场(6)和磁铁盘(7);在格渣罐(3)的内部设置有罐格板(10),用于将格渣罐(3)的内部分成多个格子,出渣口(2)设置在钢包炉(1)上方,用于使得钢包炉(1)中的铸余渣经出渣口(2)倒入格渣罐(3)的每个格子中,喷涂机(4)用于对格渣罐(3)喷涂脱模剂以防止铸余渣粘结格渣罐(3),格渣罐(3)可装载在装载机(5)上,装载机(5)用于将格渣罐(3)运输至热泼场(6);格渣罐(3)可在热泼场(6)中平铺排列,热泼场(6)侧面设置有喷水装置,用于对格渣罐(3)内铸余渣进行带罐打水,使得每个格子中的铸余渣冷却;格渣罐(3)在热泼场(6)中可翻转,用于将冷却后的每个格子中铸余渣自然分块倒出;磁铁盘(7)可在热泼场(6)的上方移动,用于将热泼场(6)内的大块铁进行去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包括:钢包炉(1)、出渣口(2)、格渣罐(3)、喷涂机(4)、装载机(5)、热泼场(6)和磁铁盘(7);在格渣罐(3)的内部设置有罐格板(10),用于将格渣罐(3)的内部分成多个格子,出渣口(2)设置在钢包炉(1)上方,用于使得钢包炉(1)中的铸余渣经出渣口(2)倒入格渣罐(3)的每个格子中,喷涂机(4)用于对格渣罐(3)喷涂脱模剂以防止铸余渣粘结格渣罐(3),格渣罐(3)可装载在装载机(5)上,装载机(5)用于将格渣罐(3)运输至热泼场(6);格渣罐(3)可在热泼场(6)中平铺排列,热泼场(6)侧面设置有喷水装置,用于对格渣罐(3)内铸余渣进行带罐打水,使得每个格子中的铸余渣冷却;格渣罐(3)在热泼场(6)中可翻转,用于将冷却后的每个格子中铸余渣自然分块倒出;磁铁盘(7)可在热泼场(6)的上方移动,用于将热泼场(6)内的大块铁进行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格渣罐(3)两侧设置有耳轴(8),在格渣罐(3)底部设置有罐座(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格渣罐(3)为铸钢结构渣罐,两侧对称设置4个耳轴(8),底部对称设置4个罐座(9)。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格渣罐(3)装渣量不低于3吨,格渣罐(3)内可供装渣厚度不低于4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铸余渣熔态分块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载机(5)上的格渣罐(3)可上下叠放多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龙孙健郝以党李惊涛王会刚吴跃东闾文张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