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耐热溶血素TLH的核酸适配体TLH01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224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耐热溶血素TLH的核酸适配体TLH01及其应用,该核酸适配体TLH01的序列包括:5'‑GCGCCACCCCGACAGCGGTAGACAAACTC‑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核酸适配体TLH01能高亲和力、高特异性地与不耐热溶血素TLH结合,在环境监测、临床医学,以及研究副溶血性弧菌TLH的生物学功能等领域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耐热溶血素TLH的核酸适配体TLH01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是涉及一种不耐热溶血素TLH的核酸适配体TLH01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副溶血性弧菌又称嗜盐菌,属于弧菌科弧菌属,是一种感染家畜和人的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分布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海鲜和腌渍食品中。微生物食物中毒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急性肠炎,表现为胃痛、腹泻、呕吐,其潜伏期通常是8-20h,平均12h,病程一般2-3天,可以完全康复,预后良好,少数严重病人会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副溶血性弧菌中毒与含有该细菌的食物有关,吃或吃不煮生的海鲜污染或腌渍食品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已知的重要传染源有被病菌污染的蟹、虾、扇贝、牡蛎、蛤类、海蜇、墨鱼片、咸菜、肉鸡等,副溶血性弧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因此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的高发期在夏、秋两季,8月为高峰期。近年来,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已经在我国食品中毒中排名第一位,因此,建立快速、便捷的检测方法是预防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的有效途径。目前已经建立的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方法包括:增菌培养法、最大可能计数法等病原菌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芯片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耐热溶血素TLH的核酸适配体TLH01,其特征在于,其序列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耐热溶血素TLH的核酸适配体TLH01,其特征在于,其序列包括如SEQIDNO.1所示的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适配体TLH01,其特征在于,在25℃,100mMNa+,1mMMg2+的条件下,所述核酸适配体TLH01的空间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酸适配体TLH01,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核酸适配体TLH01的5’端或3’端进行FITC、氨基、生物素或地高辛化学修饰。


4.一种核酸适配体,其特征在于,其是对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核酸适配体TLH01的SEQIDNO.1序列进行缺失或者替换1~3个碱基后所得序列。


5.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核酸适配体TLH01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适配体在制备检测不耐热溶血素TLH的检测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湘越王娅黄来荣曹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