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模式鱼类胚胎连续培养及观测的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实验用品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模式鱼类胚胎连续培养及观测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模式生物是指在研究生命现象的实验过程中,长期重复使用的非人类物种,其中如斑马鱼、青鳉、稀有鮈鲫和虹鳟等鱼类作为重要的模式生物被广泛应用于生态毒理学、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以及疾病学的研究中。与其他生物相比,它们饲养简便,发育快,对毒性组分敏感但对生长环境的变化不敏感,适于实验室环境下大规模培养,容易进行实验操作,且常年产卵,产卵量大,易于收集,又因为模式鱼类胚胎具有光学透明性,因此十分有利于实验观察和操作。通常情况下,实验中对模式鱼类胚胎的培养多放置于商业化细胞培养皿或多孔细胞培养板中进行,在更换培养液时,通常使用移液枪或塑料吸管先吸出原始培养液,此时悬浮的胚胎会随着吸力移动,反复的换液操作易使胚胎受到人为损伤,并且无法保证全部吸出培养孔中残留液体,导致实验误差。而在显微镜观测时,若直接在细胞培养板中进行观测,由于每个培养孔通常有多个胚胎悬浮于培养液中,胚胎容易随着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模式鱼类胚胎连续培养/观测的装置,包括孵育底板、装置顶盖和胚胎定位板,其特征在于:/n所述孵育底板、装置顶盖、胚胎定位板均为半透明或透明材质;/n孵育底板,正面有若干个凹槽,用于对应放置胚胎定位板;/n胚胎定位板,其板壁与底部形成一个无盖的盒状空间,所述胚胎定位板板壁高于孵育底板正面凹槽的深度;所述胚胎定位板底部有用于收纳胚胎的微孔或者微孔的阵列,所述微孔与孵育底板连通;/n装置顶盖,其形状与孵育底板形状对应,能够与孵育底板形成一封闭或半封闭的容纳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式鱼类胚胎连续培养/观测的装置,包括孵育底板、装置顶盖和胚胎定位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孵育底板、装置顶盖、胚胎定位板均为半透明或透明材质;
孵育底板,正面有若干个凹槽,用于对应放置胚胎定位板;
胚胎定位板,其板壁与底部形成一个无盖的盒状空间,所述胚胎定位板板壁高于孵育底板正面凹槽的深度;所述胚胎定位板底部有用于收纳胚胎的微孔或者微孔的阵列,所述微孔与孵育底板连通;
装置顶盖,其形状与孵育底板形状对应,能够与孵育底板形成一封闭或半封闭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式鱼类胚胎连续培养/观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孵育底板正面凹槽的数量范围在1~96之间;和/或
所述孵育底板正面凹槽的深度范围在3~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式鱼类胚胎连续培养/观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胚胎定位板的深度范围在3~30mm;和/或
所述胚胎定位板底部的微孔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和/或
所述胚胎定位板底部的微孔的数量在1~96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模式鱼类胚胎连续培养/观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胚胎定位板底部的微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胚胎的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为三角支架、圆形支架或五角星形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式鱼类胚胎连续培养/观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胚胎定位板底部的微孔及微孔内部用于固定胚胎的支架大小根据模式鱼类胚胎的大小而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式鱼类胚胎连续培养/观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胚胎定位板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立刚,王丁一,任志华,梁杰锋,周群芳,何滨,江桂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