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淮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分离用无菌恒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200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分离用无菌恒培养箱,包括具有基座的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用于安装电器元件的底腔、用于存储培养皿的存储腔以及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腔,箱体的前侧铰接有分别与存储腔以及培养腔对应的左门板以及右门板,存储腔与培养腔由纵向隔板分隔而成;存储腔由分隔板分隔为至少两个放置单元,每个所述放置单元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第一紫外消毒灯;培养腔沿着其纵向设置有多个能够前后移动的培养皿放置组件,培养腔后侧壁对称的安装有两个罩壳,两个所述罩壳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提升空间,提升空间内设置有能够升降的摄像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面、功能多样、灵活性强、便于温度调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分离用无菌恒培养箱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分离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分离用无菌恒培养箱。
技术介绍
微生物分离纯化模,是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将特定的微生物个体从群体中或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在特定的环境中只让一种来自同一祖先的微生物群体生存。微生物分离方法一般有以下五种方法:倾注平板法、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富集培养法、厌氧法。其中,倾注平板法,首先把微生物悬浮液通过一系列稀释,取一定量的稀释液与融化好的保持在40-50°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合,然后把这混合液倾注到无菌的培养皿中,待凝固之后,把这平板倒置在恒温箱中培养,单一细胞经过多次增值后形成菌落,取单个菌落支撑悬液,重复上述步骤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物。现有技术中,在采用倾注平板法分离微生物中用到的恒温培养箱的种类多种多样,但是这些恒温培养箱功能较为单一,其不便于对培养箱内的工况进行直观的观察,也不便于对培养箱中的部分培养皿进行选择性操作,为细菌的分离培养操作带来诸多便;而且,现在的恒温培养箱不能进行数据的实时共享,不能实现恒温培养箱的远程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面、功能多样、灵活性强、便于温度调节的多功能微生物分离用无菌恒培养箱。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分离用无菌恒培养箱,包括具有基座的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用于安装电器元件的底腔、用于存储培养皿的存储腔以及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腔,所述箱体的前侧铰接有分别与存储腔以及培养腔对应的左门板以及右门板,所述存储腔与培养腔由纵向隔板分隔而成;所述存储腔由分隔板分隔为至少两个放置单元,每个所述放置单元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第一紫外消毒灯;所述培养腔沿着其纵向设置有多个能够前后移动的培养皿放置组件,所述培养腔后侧壁对称的安装有两个罩壳,两个所述罩壳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提升空间,所述提升空间内设置有能够升降的摄像组件;所述培养皿放置组件包括对称的设置在培养腔左右侧壁的滑轨以及能够沿着所述滑轨前后移动的放置板;所述滑轨包括沿着培养腔侧壁延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上滑板以及位于所述上滑板下侧的下滑板,所述上滑板远离其与培养腔侧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台,所述上滑板朝向培养腔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止挡板,所述下滑板远离其与培养腔侧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且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具有供所述放置板穿过的间隙,位于培养腔左侧壁的下滑板朝向培养腔开口的一端开设有条型孔;所述上滑板与所述下滑板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放置板包括横板以及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横板左右两端的滑块,所述滑块嵌接在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的容纳空间内,所述横板自所述间隙穿过,位于横板左端的滑块的下侧面设置有齿;所述培养腔左侧壁的下滑板的下侧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一端伸入所述条型孔内,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横板左端的滑块下侧面的齿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通过第一转轴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纵向隔板上,所述纵向隔板具有中空的腔室,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所述驱动齿轮的一端伸入所述腔室内;所述腔室内与所述第一转轴对应处设置有中空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具有一定距离,所述固定轴朝向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固定轴右端的设置有向其内部延伸的第一环形止挡台,所述固定轴内设置有固定于纵向隔板内侧壁上的第一电磁体,所述第一电磁体的右侧设置有推轴,所述推轴左端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推轴右端的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推轴的外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在第一磁体以及第一环形止挡台上,所述固定轴右端与所述第一环形止挡台对应处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相适应的第一豁口;所述第一链轮具有阶梯通孔,所述固定轴的右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阶梯通孔的大径孔内,所述阶梯通孔的小径孔的孔径与所述推轴的外径相同,所述阶梯通孔的小径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豁口对应的第二豁口,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开设有供推轴插入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供第一凸台插入的第三豁口;所述底腔的上侧壁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相连;所述摄像组件包括通过轴安装于两个罩壳之间的第一多楔带轮、位于所述底腔内与所述第一多楔带轮对应的第二多楔带轮以及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多楔带轮与所述第二多楔带轮通过第一多楔带相连,所述第二多楔带轮的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相连,所述第一多楔带朝向培养腔的侧面上安装有摄像头以及补光灯;所述右门板上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朝向培养腔的一端安装有密封玻璃,所述密封玻璃背向培养腔的一端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遮挡板;所述罩壳对应的培养腔的后侧壁上从上至下交错布置有电加热棒以及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培养腔的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二紫外消毒灯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纵向隔板朝向箱体开口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门第二磁体,所述左门板及右门板上与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磁体对应的第二电磁体,所述第二电磁体连接有触摸门禁开关;所述底腔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安装有MCU芯片以及与所述MCU芯片连接的无线网络模块,所述MCU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所述MCU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紫外消毒灯、第一电磁体、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摄像头、光灯、电加热棒、半导体制冷片、第二紫外消毒灯、温度传感器、第二电磁体、触摸门禁开关。进一步,所述遮挡板前侧面的上端设置有凸出柱,所述凸出柱内设置有延伸至遮挡板内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拉栓,所述拉栓伸出凸出柱的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拉栓远离所述卡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止挡板,所述凸出柱远离遮挡板的一端设置有向其内部延伸的第二环形止挡台,所述拉栓上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在第二止挡板和第二环形止挡台上。进一步,所述窗口上侧的右门板上开设有纵向延伸的供凸出柱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上下两端对应的右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配合的卡槽。进一步,所述容置腔内侧壁设置有导向凸台,所述第二止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凸台相适配的第四豁口。进一步,所述底腔对应的箱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有触控屏幕以及总开关,所述触控屏幕以及总开关与所述MCU芯片相连。进一步,所述罩壳朝向培养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进一步,所述第一链轮的数量与所述培养皿放置组件数量相同,多个第一链轮通过同一个链条与第二链轮相连。进一步,所述第一凸块的长度小于第二豁口与第三豁口的长度之和。进一步,所述MCU芯片通过无线网络模块提供的无线网络与移动终端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将箱体通过纵向隔板分隔为存储腔和培养腔,分别用于放置限制的培养皿和对微生物进行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分离用无菌恒培养箱,包括具有基座的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用于安装电器元件的底腔、用于存储培养皿的存储腔以及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腔,所述箱体的前侧铰接有分别与存储腔以及培养腔对应的左门板以及右门板,所述存储腔与培养腔由纵向隔板分隔而成,其特征在于:/n所述存储腔由分隔板分隔为至少两个放置单元,每个所述放置单元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第一紫外消毒灯;/n所述培养腔沿着其纵向设置有多个能够前后移动的培养皿放置组件,所述培养腔后侧壁对称的安装有两个罩壳,两个所述罩壳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提升空间,所述提升空间内设置有能够升降的摄像组件;/n所述培养皿放置组件包括对称的设置在培养腔左右侧壁的滑轨以及能够沿着所述滑轨前后移动的放置板;/n所述滑轨包括沿着培养腔侧壁延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上滑板以及位于所述上滑板下侧的下滑板,所述上滑板远离其与培养腔侧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台,所述上滑板朝向培养腔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止挡板,所述下滑板远离其与培养腔侧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且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具有供所述放置板穿过的间隙,位于培养腔左侧壁的下滑板朝向培养腔开口的一端开设有条型孔;/n所述上滑板与所述下滑板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n所述放置板包括横板以及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横板左右两端的滑块,所述滑块嵌接在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的容纳空间内,所述横板自所述间隙穿过,位于横板左端的滑块的下侧面设置有齿;/n所述培养腔左侧壁的下滑板的下侧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一端伸入所述条型孔内,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横板左端的滑块下侧面的齿相啮合;/n所述驱动齿轮通过第一转轴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纵向隔板上,所述纵向隔板具有中空的腔室,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所述驱动齿轮的一端伸入所述腔室内;/n所述腔室内与所述第一转轴对应处设置有中空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具有一定距离,所述固定轴朝向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固定轴右端的设置有向其内部延伸的第一环形止挡台,所述固定轴内设置有固定于纵向隔板内侧壁上的第一电磁体,所述第一电磁体的右侧设置有推轴,所述推轴左端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推轴右端的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推轴的外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在第一磁体以及第一环形止挡台上,所述固定轴右端与所述第一环形止挡台对应处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相适应的第一豁口;/n所述第一链轮具有阶梯通孔,所述固定轴的右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阶梯通孔的大径孔内,所述阶梯通孔的小径孔的孔径与所述推轴的外径相同,所述阶梯通孔的小径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豁口对应的第二豁口,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开设有供推轴插入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供第一凸台插入的第三豁口;/n所述底腔的上侧壁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相连;/n所述摄像组件包括通过轴安装于两个罩壳之间的第一多楔带轮、位于所述底腔内与所述第一多楔带轮对应的第二多楔带轮以及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多楔带轮与所述第二多楔带轮通过第一多楔带相连,所述第二多楔带轮的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相连,所述第一多楔带朝向培养腔的侧面上安装有摄像头以及补光灯;/n所述右门板上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朝向培养腔的一端安装有密封玻璃,所述密封玻璃背向培养腔的一端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遮挡板;/n所述罩壳对应的培养腔的后侧壁上从上至下交错布置有电加热棒以及半导体制冷片;/n所述培养腔的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二紫外消毒灯以及温度传感器;/n所述纵向隔板朝向箱体开口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门第二磁体,所述左门板及右门板上与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磁体对应的第二电磁体,所述第二电磁体连接有触摸门禁开关;/n所述底腔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安装有MCU芯片以及与所述MCU芯片连接的无线网络模块,所述MCU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所述MCU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紫外消毒灯、第一电磁体、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摄像头、光灯、电加热棒、半导体制冷片、第二紫外消毒灯、温度传感器、第二电磁体、触摸门禁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分离用无菌恒培养箱,包括具有基座的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用于安装电器元件的底腔、用于存储培养皿的存储腔以及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腔,所述箱体的前侧铰接有分别与存储腔以及培养腔对应的左门板以及右门板,所述存储腔与培养腔由纵向隔板分隔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腔由分隔板分隔为至少两个放置单元,每个所述放置单元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第一紫外消毒灯;
所述培养腔沿着其纵向设置有多个能够前后移动的培养皿放置组件,所述培养腔后侧壁对称的安装有两个罩壳,两个所述罩壳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提升空间,所述提升空间内设置有能够升降的摄像组件;
所述培养皿放置组件包括对称的设置在培养腔左右侧壁的滑轨以及能够沿着所述滑轨前后移动的放置板;
所述滑轨包括沿着培养腔侧壁延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上滑板以及位于所述上滑板下侧的下滑板,所述上滑板远离其与培养腔侧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台,所述上滑板朝向培养腔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止挡板,所述下滑板远离其与培养腔侧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且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具有供所述放置板穿过的间隙,位于培养腔左侧壁的下滑板朝向培养腔开口的一端开设有条型孔;
所述上滑板与所述下滑板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
所述放置板包括横板以及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横板左右两端的滑块,所述滑块嵌接在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的容纳空间内,所述横板自所述间隙穿过,位于横板左端的滑块的下侧面设置有齿;
所述培养腔左侧壁的下滑板的下侧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一端伸入所述条型孔内,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横板左端的滑块下侧面的齿相啮合;
所述驱动齿轮通过第一转轴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纵向隔板上,所述纵向隔板具有中空的腔室,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所述驱动齿轮的一端伸入所述腔室内;
所述腔室内与所述第一转轴对应处设置有中空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具有一定距离,所述固定轴朝向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固定轴右端的设置有向其内部延伸的第一环形止挡台,所述固定轴内设置有固定于纵向隔板内侧壁上的第一电磁体,所述第一电磁体的右侧设置有推轴,所述推轴左端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推轴右端的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推轴的外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在第一磁体以及第一环形止挡台上,所述固定轴右端与所述第一环形止挡台对应处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相适应的第一豁口;
所述第一链轮具有阶梯通孔,所述固定轴的右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阶梯通孔的大径孔内,所述阶梯通孔的小径孔的孔径与所述推轴的外径相同,所述阶梯通孔的小径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豁口对应的第二豁口,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开设有供推轴插入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供第一凸台插入的第三豁口;
所述底腔的上侧壁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相连;
所述摄像组件包括通过轴安装于两个罩壳之间的第一多楔带轮、位于所述底腔内与所述第一多楔带轮对应的第二多楔带轮以及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莉周明王明成鲁珍李恩中
申请(专利权)人:黄淮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