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藏专利>正文

一种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19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酵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包括发酵筒,所述发酵筒内部的上下端均放置有外圈管,两个所述外圈管外围的四边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且两个外圈管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内圈管,所述外圈管与内圈管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竖筒,且上端外圈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注料管。该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通过设置有发酵罐、内圈管与竖管等达到杀菌效率好的目的,注入热蒸汽的竖管与内外圈管均匀的分布在发酵桶中,同时热蒸汽部分设置在发酵筒的下端,往往注入的营养液与材料会将其包裹,此时往内部注入热蒸汽,热蒸汽会快速的进入到发酵筒中,此时内部的营养液材料会被不断地曝气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酵罐
,具体为一种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通称为蘑菇,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等,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发酵,食用菌发酵罐是用于食用菌菌丝体培养液体菌种生产的发酵设施装备,是利用生物发酵原理给菌丝生长提供一个最佳的营养、温度、供氧量,使菌丝快速生长迅速扩繁,在短时间达到一定菌球数量,完成一个发酵周期。现有的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也具备上述所说的功能,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往灭菌采用的是单一管道注入热蒸汽,热量往往会堆积在一起,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完全渗透整个发酵罐,这也就使得部分材料被反复的杀菌,失去了材料活性,部分材料则被微微处理,杀菌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具备杀菌效率高、材料混合效果好与密封开启容易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所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包括发酵筒,所述发酵筒内部的上下端均放置有外圈管,两个所述外圈管外围的四边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且两个外圈管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内圈管,所述外圈管与内圈管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竖筒,且上端外圈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注料管,下端所述外圈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注气管,所述竖筒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中部活动卡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精选的,所述发酵筒正面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气压表,且发酵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观测板,所述发酵筒正面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泄压阀,且发酵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料口,所述发酵筒顶部的中部放置有顶盖,且发酵筒顶部的外围固定安装有密封盖。精选的,所述密封盖包括有环盖,所述环盖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环,且环盖底部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环盖的外围固定安装有四个旋钮块,所述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螺纹连接在发酵筒的顶部。精选的,所述注料管、注气管、外圈管、内圈管与竖筒互相连通,所述固定块的内外侧分别与外圈管的外围与发酵筒的内壁固定安装。精选的,所述发酵筒顶部的外围开设有两个环槽,两个所述环槽分别与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盖的最内部固定安装在顶盖的顶部。精选的,所述限位环将竖筒分别上下两部分,所述竖筒内侧的上下端均开设有孔洞,且竖筒上端孔洞大下端孔洞小。精选的,上端所述外圈管位于发酵筒内部的五分之一高度值处,且外圈管与内圈管顶部内侧的竖筒互相错开,所述外圈管顶部竖筒的数量值为内圈管顶部竖筒的两倍。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通过设置有发酵罐、内圈管与竖管等达到杀菌效率好的目的,注入热蒸汽的竖管与内外圈管均匀的分布在发酵桶中,同时热蒸汽部分设置在发酵筒的下端,往往注入的营养液与材料会将其包裹,此时往内部注入热蒸汽,热蒸汽会快速的进入到发酵筒中,此时内部的营养液材料会被不断地曝气处理,加上注热管道分布相对密集,因此热量能够快速传递到整个发酵筒中,同时热蒸汽的曝气工作也使得材料位置不断的运动变化,进一步加快了灭菌的效率与效果,使得整个杀菌过程效果高,杀菌效果好。2、该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通过设置有注料管、内圈管与活动杆等达到材料混合效果好的目的,注料系统与注气系统属于同一设备,只不过是结构的上下端而已,因为竖筒结构分布均匀且较多,进入到其中的材料也会被快速均匀的抛洒注入,配合上热蒸汽的翻搅也会快速的与营养液混合,另外液体材料不同于热蒸汽,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堵塞与残留,当竖筒下端注入热空气,此时活塞与活动杆会被顶起,一方面保证了竖筒上端材料的有效排出,同时也对上端竖筒内壁做一定的清洁,避免相应管道孔洞的堵塞,整体使用简单效果好。3、该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通过设置有顶盖、密封盖与环盖等达到密封开启容易的目的,以往是利用法兰盘与螺栓配合工作,打开关闭非常麻烦费时,本专利设置成该样式,当需要密封时,将顶盖放置在发酵筒顶部的中部,随后再将密封盖放置在顶盖的上端,人工通过控制两个旋钮块,使得密封盖与顶盖卡槽处不断旋转下移,随着密封盖高度不断的下降,此时对顶盖的挤压也越来越密实,设置有双重密封环,密封效果好,螺纹连接的形式拆装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发酵筒内部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竖筒、外圈管与内圈管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发酵筒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竖筒内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密封盖示意图。图中:1、发酵筒;2、气压表;3、观测板;4、泄压阀;5、下料口;6、顶盖;7、密封盖;71、环盖;72、第一密封环;73、第二密封环;74、旋钮块;8、外圈管;9、固定块;10、内圈管;11、竖筒;12、注料管;13、注气管;14、限位环;15、活动杆;16、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包括发酵筒1,发酵筒1内部的上下端均放置有外圈管8,两个外圈管8外围的四边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9,且两个外圈管8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内圈管10,外圈管8与内圈管10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竖筒11,且上端外圈管8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注料管12,下端外圈管8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注气管13,竖筒11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4,限位环14的中部活动卡接有活动杆15,活动杆15的上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16。其中,发酵筒1正面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气压表2,且发酵筒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观测板3,发酵筒1正面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泄压阀4,且发酵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料口5,发酵筒1顶部的中部放置有顶盖6,且发酵筒1顶部的外围固定安装有密封盖7,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观测板3观看内部的反应情况,同时增设有气压表2与泄压阀4能够保证发酵筒1内部稳定工作,避免出现气压过大的危险。其中,密封盖7包括有环盖71,环盖71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环72,且环盖71底部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环73,环盖71的外围固定安装有四个旋钮块74,第一密封环72、第二密封环73螺纹连接在发酵筒1的顶部,以往利用法兰盘配合上螺栓实现密封,无论是安装还是拆卸都很麻烦,此时设置有密封盖7,密封盖7底部设置有双层密封环,并且密封盖7是直接压制在顶盖6上,因此能够通过密封盖7的螺纹连接下降实现其与顶盖6的螺纹固定,双重固定密封效果好,配合上泄压阀4不会存在气压过大爆炸的隐患,双重密封环密封效果好,利用螺纹连接的形式安装拆卸都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包括发酵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筒(1)内部的上下端均放置有外圈管(8),两个所述外圈管(8)外围的四边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9),且两个外圈管(8)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内圈管(10),所述外圈管(8)与内圈管(10)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竖筒(11),且上端外圈管(8)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注料管(12),下端所述外圈管(8)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注气管(13),所述竖筒(11)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4),所述限位环(14)的中部活动卡接有活动杆(15),所述活动杆(15)的上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包括发酵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筒(1)内部的上下端均放置有外圈管(8),两个所述外圈管(8)外围的四边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9),且两个外圈管(8)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内圈管(10),所述外圈管(8)与内圈管(10)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竖筒(11),且上端外圈管(8)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注料管(12),下端所述外圈管(8)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注气管(13),所述竖筒(11)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4),所述限位环(14)的中部活动卡接有活动杆(15),所述活动杆(15)的上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筒(1)正面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气压表(2),且发酵筒(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观测板(3),所述发酵筒(1)正面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泄压阀(4),且发酵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料口(5),所述发酵筒(1)顶部的中部放置有顶盖(6),且发酵筒(1)顶部的外围固定安装有密封盖(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黑木耳食用菌菌种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7)包括有环盖(71),所述环盖(71)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环(72),且环盖(71)底部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环(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藏
申请(专利权)人:李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