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焦油深度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煤焦油深度处理加工系统,包括一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所述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输送管路与一软沥青制备装置的进料口相连,在所述软沥青制备装置与所述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之间设有一硬沥青制备装置,所述输送管路的中段呈螺旋状紧密缠绕在所述硬沥青制备装置的外侧壁上。本系统针对煤焦油进行深度的加工处理使其生成所需产物:硬沥青、软沥青以及其它副产物;整体工艺相对便捷,通过煤焦油自身作为热源实现在硬沥青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加热,生产更加节能环保;降温后的煤焦油再利用作为生产软沥青的原料,整体工艺设计合理,高效;能够有效的保证两种不同类型的沥青的快速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焦油深度处理加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焦油深度处理工艺
,尤其是煤焦油深度处理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煤炭干馏时生成的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简称焦油。煤焦油按干馏温度可分为低温煤焦油、中温煤焦油和高温煤焦油,在焦炭生产中得到的煤焦油属于高温煤焦;它是粗煤气冷却过程中冷凝、分离出来的焦炉煤气净化产品之一。煤焦油是一种高芳香度的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绝大部分为带侧链或不带侧链的多环、稠环化合物和含氧、硫、氮的杂环化合物,并含有少量脂肪烃、环烷烃和不饱和烃,还夹带有煤尘、焦尘和热解炭。刚回收的煤焦油还含有5%左右的溶有多种无机盐和其他杂质的水分。由于有颗粒极细的热解炭的存在,水分往往和油形成稳定的乳化液。煤焦油的绝大多数组分熔点较高,但由于大量单体化合物互相溶解而形成低共溶混合物,使煤焦油在常温下仍呈液体状态。煤焦油的许多组分还组成大量多元共沸体系,给蒸馏分离造成很大困难。煤焦油一般作为加工精制的原料以制取各种化工产品,也可直接利用,如作为工业型煤、型焦和煤质活性炭用的粘结剂的配料组分,还可用作燃料油、高炉喷吹燃料以及木材防腐油和烧炭黑的原料。经过目前传统的方法得到的煤焦油通常含有较多的杂质,利用煤焦油衍生加工出副产物时需对煤焦油进行深度加工处理,目前煤焦油深度加工处理后可以提取的主要产品有:萘、酚及其同系物、沥青等物质,其中沥青属于用途较为广泛的深加工所得的产品,主要是焦油蒸馏残液,为多种多环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普遍用于制屋顶涂料、防潮层和筑路、生产沥青焦和电炉电极等。但现有的煤焦油深度加工生产沥青的系统通常处理效果不好,对煤焦油生产的沥青的提纯以及后续的加工分离、分类均无法达到较高的要求,使得在利用煤焦油制造沥青产物时通常存在产率较低、质量较差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煤焦油深度处理加工系统,包括一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所述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输送管路与一软沥青制备装置的进料口相连,在所述软沥青制备装置与所述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之间设有一硬沥青制备装置,所述输送管路的中段呈螺旋状紧密缠绕在所述硬沥青制备装置的外侧壁上用于对其内部进行温度控制同时向其内部输送高温焦油;所述软沥青制备装置的输出端与软沥青收集装置相连,所述硬沥青制备装置的输出端与硬沥青收集装置相连。优选地,所述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包括一环形加热炉,在所述环形加热炉的内腔为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安装有加热热源,所述环形加热炉的环形腔内填充有煤焦油,在所述加热腔的顶部安装有一搅拌净化机构,所述搅拌净化机构用于实现对煤焦油的搅拌以及去除固体杂质。优选地,所述搅拌净化机构包括一端盖,所述端盖用于实现对加热腔的密封,在所述端盖的顶部中心设置有绝热座,在所述绝热座的中心顶部固定安装有一搅拌电机,在所述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一旋转梁,在所述旋转梁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固连有一立杆,所述立杆的底部旋合安装有一用于过滤煤焦油内部杂质的过滤框体,所述过滤框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滤孔。优选地,所述软沥青制备装置包括二段蒸发器,所述二段蒸发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输送管路的煤焦油,所述二段蒸发器用于实现蒸馏生成软沥青,所述二段蒸发器蒸馏产生的油气通过管路进入馏分塔冷却后收集,所述所述二段蒸发器蒸馏产生的软沥青通过收集装置实现收集。优选地,所述硬沥青制备装置采用减压直拔闪蒸工艺制备硬沥青,所述硬沥青制备装置包括减压蒸馏塔,所述减压蒸馏塔内的油气通过管路进入所述馏分塔冷却后收集,所述减压蒸馏塔产生的液态硬沥青通过排料管路向外部输出。优选地,在所述减压蒸馏塔与所述二段蒸发器之间的输送管路的外围缠绕设置有冷却调温组件,所述冷却调温组件用于实现对当前位置处的所述输送管路内的煤焦油实现冷却调温。优选地,所述冷却调温组件包括一螺旋冷却管,所述螺旋冷却管缠绕在当前位置处的所述输送管路的外侧壁上,所述螺旋冷却管的进口端与出口端均通过冷却水管与外部冷源相连形成循环回路,在所述冷却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优选地,所述的环形腔内部、所述二段蒸发器内部、所述减压蒸馏塔内部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各所述温度传感器均通过信号线与外部的温度显示面板相连。优选地,在各管路上均安装有控制阀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系统针对煤焦油进行深度的加工处理使其生成所需产物:硬沥青、软沥青以及其它副产物;整体工艺相对便捷,通过煤焦油自身作为热源实现在硬沥青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加热,生产更加节能环保;降温后的煤焦油再利用作为生产软沥青的原料,整体工艺设计合理,高效;能够有效的保证两种不同类型的沥青的快速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101、环形加热炉;102、加热腔;103、加热热源;104、煤焦油;2、输送管路;3、软沥青制备装置;301、二段蒸发器;302、馏分塔;4、硬沥青制备装置;401、减压蒸馏塔;402、排料管路;5、搅拌净化机构;501、端盖;502、绝热座;503、搅拌电机;504、旋转梁;505、立杆;506、过滤框体;507、滤孔;6、冷却调温组件;601、螺旋冷却管;602、冷却水管;603、外部冷源;604、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2中所示,煤焦油深度处理加工系统,包括一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1,所述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1的出料端通过输送管路2与一软沥青制备装置3的进料口相连,在所述软沥青制备装置3与所述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1之间设有一硬沥青制备装置4,所述输送管路2的中段呈螺旋状紧密缠绕在所述硬沥青制备装置4的外侧壁上用于对其内部进行温度控制同时向其内部输送高温焦油。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1能够快速的实现对原料煤焦油104的加热,使其达到所需的高温温度,在加热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加热,同时还能保证加热的均匀性,同时保证对煤焦油104内部难容杂质的快速净化、滤出,保证后续利用煤焦油104生产制造的便捷性,有效的提高后续产物的纯度与产率。本系统能够同时实现软沥青与硬沥青的同时生产,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所得产品的性能较优;同时能够完成对产生油气、杂质的快速的收集。优选地,所述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1包括一环形加热炉101,在所述环形加热炉101的内腔为加热腔102,所述加热腔102内安装有加热热源103,所述环形加热炉101的环形腔内填充有煤焦油104,在所述加热腔102的顶部安装有一搅拌净化机构5,所述搅拌净化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煤焦油深度处理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所述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输送管路与一软沥青制备装置的进料口相连,在所述软沥青制备装置与所述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之间设有一硬沥青制备装置,所述输送管路的中段呈螺旋状紧密缠绕在所述硬沥青制备装置的外侧壁上用于对其内部进行温度控制同时向其内部输送高温焦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煤焦油深度处理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所述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输送管路与一软沥青制备装置的进料口相连,在所述软沥青制备装置与所述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之间设有一硬沥青制备装置,所述输送管路的中段呈螺旋状紧密缠绕在所述硬沥青制备装置的外侧壁上用于对其内部进行温度控制同时向其内部输送高温焦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焦油深度处理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焦油加热净化装置包括一环形加热炉,在所述环形加热炉的内腔为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安装有加热热源,所述环形加热炉的环形腔内填充有煤焦油,在所述加热腔的顶部安装有一搅拌净化机构,所述搅拌净化机构用于实现对煤焦油的搅拌以及去除固体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焦油深度处理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净化机构包括一端盖,所述端盖用于实现对加热腔的密封,在所述端盖的顶部中心设置有绝热座,在所述绝热座的中心顶部固定安装有一搅拌电机,在所述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一旋转梁,在所述旋转梁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固连有一立杆,所述立杆的底部旋合安装有一用于过滤煤焦油内部杂质的过滤框体,所述过滤框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滤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焦油深度处理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沥青制备装置包括二段蒸发器,所述二段蒸发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输送管路的煤焦油,所述二段蒸发器用于实现蒸馏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艳,苏倩,许坚,
申请(专利权)人:曾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