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危废裂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177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体危废裂解方法,涉及裂解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设有底座、驱动结构、驱动电机、排烟管、清洁结构的固体危废裂解设备来实现固体危废的裂解。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功解决了如下技术问题:一个是,现有装置在裂解过程中容易导致物料大多集中在筒体的底部从而导致物料受热不够均匀现象;再者是,现有装置在裂解过程中物料残渣容易残留在筒体内部;再者是,在抽气过程中,硬物容易导致过滤网变形,且裂解后的漂浮残渣容易将过滤网堵塞。

A pyrolysis method of solid hazardous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危废裂解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裂解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固体危废裂解方法。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废旧轮胎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都是世界性难题。如何有效的回收利用废旧轮胎,防止在资源化过程中造成对环境的直接污染和二次污染,降低能源消耗,也是我国轮胎资源化利用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申请号:CN201910482584.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裂解工艺、裂解炉及橡胶材料裂解设备。裂解时将橡胶材料破碎成颗粒状态,使橡胶颗粒与热钢球在裂解炉中直接接触并充分均匀混合。本专利技术通过热钢球与轮胎颗粒直接接触,使得物料与传热介质之间的传热效率更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裂解炉的整体能耗,节能减排。在裂解设备中热钢球与轮胎颗粒均匀混合、直接接触,轮胎颗粒受热更均匀、传热速度更快,使得轮胎颗粒裂解速率与裂解率升高,提高裂解炉生产效率。类似于上述申请的固体危废裂解方法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个是,现有装置在裂解过程中容易导致物料大多集中在筒体的底部从而导致物料受热不够均匀现象;再者是,现有装置在裂解过程中物料残渣容易残留在筒体内部;再者是,在抽气过程中,硬物容易导致过滤网变形,且裂解后的漂浮残渣容易将过滤网堵塞。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固体危废裂解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体危废裂解方法,以解决现有一个是,现有装置在裂解过程中容易导致物料大多集中在筒体的底部从而导致物料受热不够均匀现象;再者是,现有装置在裂解过程中物料残渣容易残留在筒体内部;再者是,在抽气过程中,硬物容易导致过滤网变形,且裂解后的漂浮残渣容易将过滤网堵塞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固体危废裂解方法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固体危废裂解方法,该方法通过设有底座、驱动结构、驱动电机、排烟管、清洁结构的固体危废裂解设备来实现固体危废的裂解;所述固体危废裂解设备包括底座和受力块;;所述底座上安装有驱动结构,且底座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结构上安装有排烟管,且驱动结构上还安装有清洁结构;所述底座还包括受力座,所述受力座焊接在矩形座上,且受力座为L状结构;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拨动杆B,所述拨动杆B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且拨动杆B与受力座接触,并且当拨动杆B转动时矩形座呈上下往复移动状态;所述底座还包括拨动杆A,所述拨动杆A焊接在矩形座顶端面;所述清洁结构还包括清洁刷,所述清洁刷安装在清洁座上,且清洁刷与过滤网接触;所述受力块头端与拨动杆A头端接触,且受力块头端为倾斜状结构,当受力块跟随矩形座向下移动时在拨动杆A的限位下呈向左移动状态。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转动座、筒体、加热丝、转动连接座和转轴,所述转动座共设有两个,且两个转动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矩形座上,并且两个转动座上转动连接有一个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加热丝,且筒体内安装有两个转动连接座;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转动连接座上,且转轴上安装有导向齿。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齿轮A,所述齿轮A焊接在转轴上;所述驱动电机包括齿轮C,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轴上安装有齿轮C,且齿轮C与齿轮A啮合。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齿轮B,所述齿轮B焊接在筒体上;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齿轮D,所述齿轮D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且齿轮D与齿轮B啮合,并且当驱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时筒体同为转动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滑动杆A、矩形座和弹性件A,所述底座顶端面焊接有四根滑动杆A,且四根滑动杆A均为阶梯轴状结构;四根所述滑动杆A上滑动连接有矩形座,且每根滑动杆A上均套接有一个弹性件A,并且四根弹性件A共同组成了矩形座的弹性复位结构。所述底座顶端面为倾斜状结构,且滑动杆A垂直焊接在底座顶端面,并且底座和滑动杆A的倾斜角度为10度。进一步的,所述排烟管包括过滤网和挡杆,所述排烟管头端安装有过滤网,且排烟管头端还呈矩形阵列状安装有挡杆,并且矩形阵列状安装的挡杆组成了过滤网的遮挡和防护结构。所述清洁结构包括滑动杆B、清洁座、清洁刷、受力块和弹性件B,所述滑动杆B共设有两根,且两根滑动杆B均滑动连接在转动座上;两根滑动杆B的头端与清洁座焊接相连,且两根滑动杆B的尾端与受力块焊接相连;下方一根所述滑动杆B上套接有弹性件B,且弹性件B组成了清洁座的弹性复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改进了驱动结构,通过改进在驱动物料运动过程中可实现筒体的转动,从而提高了物料受热的均匀程度,且还联动实现了矩形座的和筒体的震动,降低了物料在筒体内的残留,并且还能够联动实现过滤网的擦拭清洁,具体如下:第一,因驱动电机转动轴上安装有齿轮C,且齿轮C与齿轮A啮合,从而可实现物料驱动;第二,因齿轮D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且齿轮D与齿轮B啮合,并且当驱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时筒体同为转动状态,从而可提高物料受热均匀程度;第三,因底座顶端面为倾斜状结构,且滑动杆A垂直焊接在底座顶端面,并且底座和滑动杆A的倾斜角度为10度,从而方便筒体内物料的滑动,避免残留;第四,因拨动杆B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且拨动杆B与受力座接触,并且当拨动杆B转动时矩形座呈上下往复移动状态,从而通过矩形座往复移动时与滑动杆A之间的撞击可实现筒体的震动,进而实现避免了残留;第五,两根滑动杆B的头端与清洁座焊接相连,且两根滑动杆B的尾端与受力块焊接相连;下方一根滑动杆B上套接有弹性件B,且弹性件B组成了清洁座的弹性复位结构;第六,因受力块头端与拨动杆A头端接触,且受力块头端为倾斜状结构,当受力块跟随矩形座向下移动时在拨动杆A的限位下呈向左移动状态,从而实现了过滤网的清洁擦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去除底座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3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3调整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6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图6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底座;101、滑动杆A;102、矩形座;103、弹性件A;104、受力座;105、拨动杆A;2、驱动结构;201、转动座;202、筒体;20201、加热丝;203、转动连接座;204、转轴;205、齿轮A;206、齿轮B;3、驱动电机;301、齿轮C;302、齿轮D;303、拨动杆B;4、排烟管;401、过滤网;402、挡杆;5、清洁结构;501、滑动杆B;502、清洁座;503、清洁刷;504、受力块;505、弹性件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危废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设有底座(1)、驱动结构(2)、驱动电机(3)、排烟管(4)、清洁结构(5)的固体危废裂解设备来实现固体危废的裂解;/n所述固体危废裂解设备包括底座(1)和受力块(504);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驱动结构(2),且底座(1)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结构(2)上安装有排烟管(4),且驱动结构(2)上还安装有清洁结构(5);所述底座(1)还包括受力座(104),所述受力座(104)焊接在矩形座(102)上,且受力座(104)为L状结构;所述驱动电机(3)还包括拨动杆B(303),所述拨动杆B(303)安装在驱动电机(3)的转动轴上,且拨动杆B(303)与受力座(104)接触,并且当拨动杆B(303)转动时矩形座(102)呈上下往复移动状态;所述底座(1)还包括拨动杆A(105),所述拨动杆A(105)焊接在矩形座(102)顶端面;所述清洁结构(5)还包括清洁刷(503),所述清洁刷(503)安装在清洁座(502)上,且清洁刷(503)与过滤网(401)接触;所述受力块(504)头端与拨动杆A(105)头端接触,且受力块(504)头端为倾斜状结构,当受力块(504)跟随矩形座(102)向下移动时在拨动杆A(105)的限位下呈向左移动状态;/n所述驱动结构(2)包括转动座(201)、筒体(202)、加热丝(20201)、转动连接座(203)和转轴(204),所述转动座(201)共设有两个,且两个转动座(201)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矩形座(102)上,并且两个转动座(201)上转动连接有一个筒体(202);所述筒体(202)内设置有加热丝(20201),且筒体(202)内安装有两个转动连接座(203);所述转轴(204)转动连接在转动连接座(203)上,且转轴(204)上安装有导向齿;/n所述驱动结构(2)还包括齿轮A(205),所述齿轮A(205)焊接在转轴(204)上;所述驱动电机(3)包括齿轮C(301),所述驱动电机(3)转动轴上安装有齿轮C(301),且齿轮C(301)与齿轮A(205)啮合;/n所述驱动结构(2)还包括齿轮B(206),所述齿轮B(206)焊接在筒体(202)上;所述驱动电机(3)还包括齿轮D(302),所述齿轮D(302)安装在驱动电机(3)的转动轴上,且齿轮D(302)与齿轮B(206)啮合,并且当驱动电机(3)驱动转轴(204)转动时筒体(202)同为转动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危废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设有底座(1)、驱动结构(2)、驱动电机(3)、排烟管(4)、清洁结构(5)的固体危废裂解设备来实现固体危废的裂解;
所述固体危废裂解设备包括底座(1)和受力块(504);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驱动结构(2),且底座(1)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结构(2)上安装有排烟管(4),且驱动结构(2)上还安装有清洁结构(5);所述底座(1)还包括受力座(104),所述受力座(104)焊接在矩形座(102)上,且受力座(104)为L状结构;所述驱动电机(3)还包括拨动杆B(303),所述拨动杆B(303)安装在驱动电机(3)的转动轴上,且拨动杆B(303)与受力座(104)接触,并且当拨动杆B(303)转动时矩形座(102)呈上下往复移动状态;所述底座(1)还包括拨动杆A(105),所述拨动杆A(105)焊接在矩形座(102)顶端面;所述清洁结构(5)还包括清洁刷(503),所述清洁刷(503)安装在清洁座(502)上,且清洁刷(503)与过滤网(401)接触;所述受力块(504)头端与拨动杆A(105)头端接触,且受力块(504)头端为倾斜状结构,当受力块(504)跟随矩形座(102)向下移动时在拨动杆A(105)的限位下呈向左移动状态;
所述驱动结构(2)包括转动座(201)、筒体(202)、加热丝(20201)、转动连接座(203)和转轴(204),所述转动座(201)共设有两个,且两个转动座(201)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矩形座(102)上,并且两个转动座(201)上转动连接有一个筒体(202);所述筒体(202)内设置有加热丝(20201),且筒体(202)内安装有两个转动连接座(203);所述转轴(204)转动连接在转动连接座(203)上,且转轴(204)上安装有导向齿;
所述驱动结构(2)还包括齿轮A(205),所述齿轮A(205)焊接在转轴(204)上;所述驱动电机(3)包括齿轮C(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忠莉
申请(专利权)人:莱西市鑫喆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