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17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临界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临界CO2驱油体系及驱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临界CO2驱油体系及驱油方法,属于石油开采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油气田主要分布于陆相沉积盆地,具有黏度高、含蜡高等特点,东部砂岩油田经过不断注水开发,已逐步进入特高含水期,但剩余采储量仍有近50%,仍具有很大的挖潜空间。目前,随着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构造低部位的层内矛盾逐渐成为限制油田开发水平的主要矛盾,当油层厚度和渗透率相对较大时,油水重力分异作用明显,且正韵律厚油层(渗透率上低下高)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也会导致聚合物驱过程波及系数较低,尤其会使得分布在油层上部的剩余油难以被波及,影响采收率。驱替介质与原油密度差异以及流度比是影响油层垂向采收率的主要因素,注入密度接近于原油的流体,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驱替介质与原油重力差异导致的对采收率的不利影响。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三次采油潜力的二次普查评价,适合开展注气驱提高采收率的油藏储量超过10%,开展注气驱技术应用研究,对稳定东部、发展西部,保持主力油田高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氧化碳(CO2)具有改善油水间的流度比、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CO2驱油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超临界CO2和溶解在超临界CO2中的基液,所述基液的组分包括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驱油体系中,基液的含量为0.20~5.20wt%,余量为超临界CO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液中,聚合物的含量为0.10~5.00wt%,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10~0.80wt%,碱的含量为0.10~1.10wt%,余量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选自含硅氧聚合物、聚乙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驱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考平付洪涛宋庆甲杨二龙蒋声东王付勇郭春萍杨克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