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玻璃抗磨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16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抗磨剂,包括氟硅树脂、硅微粉、纳米钛白粉、硅烷偶联剂、气相纳米二氧化硅、润滑剂、消泡剂、改性纳米氮化钛、乙醇和去离子水,其中,所述改性纳米氮化钛由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纳米氮化钛得到,所述氟硅树脂的固含量大于5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磨剂添加了改性纳米氮化钛和气相纳米二氧化硅,与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等结合具有很好的分散性,提高了抗磨剂的机械强度;还添加了硅微粉和纳米钛白粉等物质,增加了抗磨剂的渗透性能,延长了抗磨剂的耐磨性能,解决了目前汽车玻璃不耐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玻璃抗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玻璃抗磨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玻璃抗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暴雨、大风、沙尘暴、冰雹等恶劣天气,视线模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暴雨、沙尘天气下,即使雨刷高速运转,还是无法及时刮净玻璃上的雨水、灰尘颗粒,这时在玻璃上容易形成水幕折射,形成刮痕和凹坑,影响挡风玻璃前方视野,给行车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长时间使用雨刮刮玻璃也会对玻璃造成不同程度的磨损,不耐磨的玻璃被多次刮刷之后极易出现斑驳,加大了后续玻璃的清洗难度,也增加了玻璃的清洗频率,导致玻璃的斑驳越来越严重,驾驶员的视线越来越受限,增加了行车隐患及用车成本。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汽车玻璃抗磨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目前汽车玻璃不耐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玻璃抗磨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氟硅树脂6~15份硅微粉4~7份纳米钛白粉2~5份硅烷偶联剂2~6份气相纳米二氧化硅3~5份润滑剂1~2份消泡剂1~2份改性纳米氮化钛3~6份乙醇30~45份去离子水30~45份;其中,所述改性纳米氮化钛由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纳米氮化钛得到,所述氟硅树脂的固含量大于50%。优选的,该汽车玻璃抗磨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氟硅树脂8~12份硅微粉5~7份纳米钛白粉3~5份硅烷偶联剂2~5份气相纳米二氧化硅3~5份润滑剂1~2份消泡剂1~2份改性纳米氮化钛3~5份乙醇30~45份去离子水30~45份。优选的,该汽车玻璃抗磨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氟硅树脂10份硅微粉6份纳米钛白粉4份硅烷偶联剂3份气相纳米二氧化硅4份润滑剂1份消泡剂1份改性纳米氮化钛5份乙醇38份去离子水38份。优选的,所述消泡剂由氯化钾、氯化钠和硫酸铵组成,所述氯化钾、所述氯化钠和所述硫酸铵的重量比为(2.8~3.2):(3.6~4.4):(2.8~3.2)。优选的,所述改性纳米氮化钛的制备工艺为: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在70~80℃热水中进行搅拌分散,然后再加入纳米氮化钛进行搅拌分散,超声处理0.5~1.5h,然后抽滤干燥,即可获得改性纳米氮化钛。优选的,所述润滑剂包括芥酸酰胺、聚丙烯蜡和聚四氟乙烯,所述芥酸酰胺、所述聚丙烯蜡和所述聚四氟乙烯的重量比为(5.8~6.2):(1.9~2.1):(1.9~2.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玻璃抗磨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将氟硅树脂、乙醇、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氮化钛、气相纳米二氧化硅、消泡剂加入到搅拌罐中,在转速为200r/min下搅拌10~15min,得到混合物A;S2,在混合物A中加入润滑剂、硅微粉、纳米钛白粉和去离子水,在转速800r/min下搅拌15~25min,得到混合物B;S3,将混合物B加入加热罐中,在50~60℃下加热20~30min,冷却至室温后静置3~5h,得到汽车玻璃抗磨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玻璃抗磨剂添加了改性纳米氮化钛和气相纳米二氧化硅,由于纳米颗粒之间存在着范德华力的作用,纳米颗粒的混合是一个分散与絮凝平衡的过程,一旦作用力停止,颗粒就会发生重新团聚,通过对纳米氮化钛的表面进行改性,增强了纳米浆料的稳定性,阻止了抗磨剂整体团聚体的形成,与氟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等结合具有很好的分散性,提高了抗磨剂的机械强度;此外,由于纳米氮化钛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与氟硅树脂等物质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抗磨剂的抗磨性能。而本专利技术所添加的硅微粉和纳米钛白粉还具有渗透性好和流平性好的优点,与本专利技术抗磨剂的其他物质混合,使得本专利技术抗磨剂更容易附着在玻璃上,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添加的纳米钛白粉还具有抗紫外线的优点,在行车过程中,可以有效阻挡一部分的紫外线,降低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汽车玻璃抗磨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氟硅树脂6份硅微粉4份纳米钛白粉2份硅烷偶联剂2份气相纳米二氧化硅份润滑剂1份消泡剂1份改性纳米氮化钛3份乙醇30份去离子水45份;其中,改性纳米氮化钛由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纳米氮化钛得到,改性纳米氮化钛的制备工艺为: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在70~80℃热水中进行搅拌分散,然后再加入纳米氮化钛进行搅拌分散,超声处理0.5~1.5h,然后抽滤干燥,即可获得改性纳米氮化钛。此外,该抗磨剂的氟硅树脂的固含量大于50%,氟含量为20%,20%氟含量的氟硅树脂平均分子量较为适中,该氟硅树脂的表面能较低,使得该抗磨剂可以很好的将外界物质与汽车玻璃分离开,避免其附着在玻璃表面,当汽车玻璃遭受外界冲击时,该抗磨剂也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消泡剂由氯化钾、氯化钠和硫酸铵组成,氯化钾、氯化钠和硫酸铵的重量比为3:4:3;润滑剂包括芥酸酰胺、聚丙烯蜡和聚四氟乙烯,芥酸酰胺、聚丙烯蜡和聚四氟乙烯的重量比为6:2:2,润滑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芥酸酰胺、聚丙烯蜡和聚四氟乙烯依次投入反应釜中,搅拌1~2小时后得到均匀分散的润滑剂。该汽车玻璃抗磨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将氟硅树脂、乙醇、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氮化钛、气相纳米二氧化硅、消泡剂加入到搅拌罐中,在转速为200r/min下搅拌10~15min,得到混合物A;S2,在混合物A中加入润滑剂、硅微粉、纳米钛白粉和去离子水,在转速800r/min下搅拌15~25min,得到混合物B;硅微粉和纳米钛白粉可以增加抗磨剂的渗透性,使得抗磨剂可以持久覆盖在汽车玻璃表面,保证玻璃的耐磨性能;当该抗磨剂应用于汽车挡风玻璃时,纳米钛白粉还具有防紫外线的功能,减少紫外线对车内人员的伤害;S3,将混合物B加入加热罐中,在50~60℃下加热20~30min,冷却至室温后静置3~5h,得到汽车玻璃抗磨剂。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抗磨剂各物质含量的配比。按重量份计,本实施例抗磨剂包括氟硅树脂8份;硅微粉6份;纳米钛白粉3份;硅烷偶联剂3份;气相纳米二氧化硅3份;润滑剂1份;消泡剂1份;改性纳米氮化钛4份;乙醇34份;去离子水42份。其余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抗磨剂各物质含量的配比。按重量份计,本实施例抗磨剂包括氟硅树脂10份;硅微粉6份;纳米钛白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玻璃抗磨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n氟硅树脂6~15份/n硅微粉4~7份/n纳米钛白粉2~5份/n硅烷偶联剂2~6份/n气相纳米二氧化硅3~5份/n润滑剂1~2份/n消泡剂1~2份/n改性纳米氮化钛3~6份/n乙醇30~45份/n去离子水30~45份;/n其中,所述改性纳米氮化钛由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纳米氮化钛得到,所述氟硅树脂的固含量大于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玻璃抗磨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
氟硅树脂6~15份
硅微粉4~7份
纳米钛白粉2~5份
硅烷偶联剂2~6份
气相纳米二氧化硅3~5份
润滑剂1~2份
消泡剂1~2份
改性纳米氮化钛3~6份
乙醇30~45份
去离子水30~45份;
其中,所述改性纳米氮化钛由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纳米氮化钛得到,所述氟硅树脂的固含量大于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玻璃抗磨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
氟硅树脂8~12份
硅微粉5~7份
纳米钛白粉3~5份
硅烷偶联剂2~5份
气相纳米二氧化硅3~5份
润滑剂1~2份
消泡剂1~2份
改性纳米氮化钛3~5份
乙醇30~45份
去离子水30~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玻璃抗磨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
氟硅树脂10份
硅微粉6份
纳米钛白粉4份
硅烷偶联剂3份
气相纳米二氧化硅4份
润滑剂1份
消泡剂1份
改性纳米氮化钛5份
乙醇38份
去离子水3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玻璃抗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佰生陈朝晖罗信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佰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