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耐刮伤哑黑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157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性耐刮伤哑黑漆及其制备方法,该产品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水性聚碳酸酯改性丙烯酸50~60份,乳化剂0.2~0.5份,消泡剂0.2~0.5份,慢干剂3~5份,流平剂0.5~2份,消光粉3~4份,水性色浆8~12份,去离子水22~32份,增稠剂1~1.5份,胺中和剂0.1~0.3份;小试制备时分段制备,先按料投A组份,充分分散以后,使用时与B组份水性固化剂混合搅拌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优异的附着力、软触感、耐水解和耐磨性,尤其是针对各种塑胶基材有很好的附着力,且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批量化生产时可将A组份水性聚碳酸酯做成中间体,简化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耐刮伤哑黑漆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及3C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耐刮伤哑黑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及各类电子通讯娱乐产品的普及,相关的生产商越来越多,竞争愈加激烈。在众多产品中,如何使自己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并保持持续的关注力和信任力,是所有产商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随着我国对环保力度的逐渐加强,水性必将成为与环保挂钩的代名词,在如今品种繁多,自主选择性很高的消费时代,用各种花哨的噱头,劲爆的卖点充斥于市售的产品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吸引消费者,但不能长久。持续提升产品自身品质,尤其是与客户体验性相关的性能品质是吸引和保持客户的最长效的经营策略。汽车及3C电子产品,消费者接触最多的是汽车内饰和3C外壳涂膜,消费者的体验感受也很直观。这些部位涂覆的涂料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产品的耐用性和可靠性的判断和认知。因消费者使用时环境要求,产品的此类部位的涂膜一般设计要求为薄涂附着力及物性优异的涂膜。其中哑黑类涂膜因其暗哑黑色大量用于汽车内饰和3C外壳上,占比很高,深受消费者喜爱。而哑黑类涂膜因光泽太哑,刮划时易在涂膜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耐刮伤哑黑漆,其特征在于,该黑漆包括以下组份及质量份含量,质量比为(3-5):1的A组份和B组份,其中A组分包括水性聚碳酸酯改性丙烯酸树脂50-60份、高效消泡剂0.2-0.5份、高效流平剂0.5-1份、消光粉3-4份、慢干剂3-5份、水性黑浆8-12份、去离子水22-32份、增稠剂1-2份、胺中和剂0.1-0.3份;A组分包括水性固化剂75-85份、溶剂15-2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耐刮伤哑黑漆,其特征在于,该黑漆包括以下组份及质量份含量,质量比为(3-5):1的A组份和B组份,其中A组分包括水性聚碳酸酯改性丙烯酸树脂50-60份、高效消泡剂0.2-0.5份、高效流平剂0.5-1份、消光粉3-4份、慢干剂3-5份、水性黑浆8-12份、去离子水22-32份、增稠剂1-2份、胺中和剂0.1-0.3份;A组分包括水性固化剂75-85份、溶剂15-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耐刮伤哑黑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性聚碳酸酯改性丙烯酸树脂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1)向反应釜内加入聚碳酸酯二醇和丙二醇甲醚,混合完成后将温度升高;
(2)然后再向反应釜内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巰基乙醇、偶氮二异丁腈和丙二醇甲醚,继续反应,然后降温;
(3)在充分搅拌下加入二甲基乙醇胺,再在高剪切下加入去离子水,最终得到水性聚碳酸酯改性丙烯酸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性耐刮伤哑黑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碳酸酯二醇、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巰基乙醇、偶氮二异丁腈、丙二醇甲醚、二甲基乙醇胺、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20:(5-8):(15-20):(1-3):(3-4):(0.2-1):(0.5-2):(2-4):(3-6):(35-4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性耐刮伤哑黑漆,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温度升高至105-115℃;步骤(2)中所述的继续反应的时间为8-16h,所述的降温至55-65℃;步骤(3)中所述的充分搅拌的转速为300-500r/min,所述的高剪切的搅拌转速为800-100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耐刮伤哑黑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性固化剂包括基于六亚甲基二异氰酯(HDI)的亲水性脂肪族聚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忠敏许华叶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来涂料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