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尼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1405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尼龙的制备方法,属于尼龙制备技术领域,一种新型尼龙的制备方法,括乙烯/1‑丁烯:100份、2‑异丙烯基恶唑啉:3‑5份、琥珀酸酐:2‑3份、DCP:0.3‑0.5份、抗氧剂1010:0.2‑0.7份、EBS润滑剂0.5‑0.7份,将1‑丁烯在冰水浴离心装置离心搅板,可以实现官能化后的乙烯/1‑丁烯与尼龙6混合后产生链间聚合物,使尼龙6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能,且官能化乙烯/1‑丁烯是在乙烯/1‑丁烯挤出过程中,加入具有耐水性能的功能性单体2‑异丙烯基恶唑啉和具有协调效应的具有增韧功能的单体,同时琥珀酸酐,在DCP的作用下在乙烯/1‑丁烯分子链接上发生接枝反应,从而改善了尼龙6的耐水性能,而且还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尼龙6的韧性、电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尼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尼龙制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尼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乙烯/1-丁烯是乙烯与1-丁烯共聚而成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薄膜、管材、电线电缆、注塑制品等方面。尼龙6是含酰胺基因的热塑性聚合物,因为酰胺基是亲水基因,未改性的尼龙6制品,耐水性差,其吸水率较大,抗湿性差,制品尺寸稳定性差。未改性的尼龙6制品,因为耐水性较差,还影响了尼龙6制品的各种力学性能及电性能。通常用共混的方法,在尼龙6中添加玻璃纤维的方法来改善尼龙6的耐水性能,但存在缺陷,虽然添加的玻璃纤维改善了尼龙6的吸水率,但是却大大降低了尼龙6的冲击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尼龙的制备方法,它通过官能化后的乙烯/1-丁烯与尼龙6混合后产生链间聚合物,使尼龙6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能,且官能化乙烯/1-丁烯是在乙烯/1-丁烯挤出过程中,加入具有耐水性能的功能性单体2-异丙烯基恶唑啉和具有协调效应的具有增韧功能的单体,同时琥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乙烯/1-丁烯:100份、2-异丙烯基恶唑啉:3-5份、琥珀酸酐:2-3份、DCP:0.3-0.5份、抗氧剂1010:0.2-0.7份、EBS润滑剂0.5-0.7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乙烯/1-丁烯:100份、2-异丙烯基恶唑啉:3-5份、琥珀酸酐:2-3份、DCP:0.3-0.5份、抗氧剂1010:0.2-0.7份、EBS润滑剂0.5-0.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1-丁烯在冰水浴离心装置离心搅板,之后将离心后的1-丁烯在长径比L/D=48的双螺杆挤出机上挤出,挤出机有12个区段,3个进料口,第1个进料口A1位于挤出机第1区段的1D处,第2个进料口B1位于挤出机第5个区段5D处,第3个进料口C1位于挤出机第7个区段7D处;
S12、将乙烯/1-丁烯以85kg/h的进料速率加入以120r/min运行速率的双螺杆挤出机位于第一区段1D处的进料口A1;
S13、将2-乙丙烯基恶唑啉、(2.7一辛二烯-1-基)琥珀酸酐、DCP按方法比例混合后,在1.0-1.4MPa的压力下,以5.8kg/h的进料速率加入位于双螺杆挤出机第五区段5D处的进料口B,乙烯/1-丁烯分子链上产生接枝反应,挤出机加工温度从第一区段的100℃升高到第八区段的210℃,挤出机末段的挤出温度逐渐降至150℃左右;
S14、将抗氧剂1010、EBS润滑剂混合后,以0.48kg/h进料速率加到位于挤出机7D处的进料口C,反应完全后取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实验方法:尼龙6:100份、官能化乙烯/1-丁烯:5-6份、抗氧剂10100.2-0.25份、EBS润滑剂:0.5-0.7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实验步骤包含以下步骤:
S21、将尼龙6放置于8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6小时备用;
S22、将长径比L/D=48的双螺杆挤出机上挤出,挤出机分为12个区段,1个进料口A2位于挤出机第一区段的1D处;
S23、将干燥好的尼龙6、官能化乙烯/1-丁烯、抗氧剂1010、润滑剂EBS,依次加入高速混合搅拌机中,混合8-10min,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以90kg/h的进料速率加入以150r/min运行速率的挤出机上1D进料口A2处,反应完全后取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对比方法:尼龙6:100份、玻璃纤维、15-20份、抗氧剂1010:0.2-0.3份、EBS润滑剂0.5-0.7份;其实施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康贺海飞李跃东杨永梅许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峰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