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纳米管负载二维共价有机框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框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碳材料负载有机框架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极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在当前社会中,可充电锂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其他优异的性能特征而成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要市场。锂离子电池(LIB)的开发主要取决于含金属的电极材料,例如过渡金属氧化物。然而,这些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钴,铁,镍,锰和其他过渡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缺乏性方面受到限制,并且可能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探索用于LIB的环保电极材料一直是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由于可调节结构,许多分子设计,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性方面的前途优势,有机电极材料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已经研究了几种类型的有机材料,例如自由基或导电聚合物、有机盐和主要是共轭羰基化合物小分子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然而,有机电极通常由于其差的电子电导率和在有机电解质中的疏水性而显示出小的可逆容量和令人满意的循环性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常见策略是使用聚合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纳米管负载二维共价有机框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维共价有机框架在生长过程中,被碳纳米管原位分离,在碳纳米管表面获得薄层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所得到结构的共轭苯环上能储存6个锂离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纳米管负载二维共价有机框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维共价有机框架在生长过程中,被碳纳米管原位分离,在碳纳米管表面获得薄层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所得到结构的共轭苯环上能储存6个锂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纳米管负载二维共价有机框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采用平均直径为50-80nm的碳纳米管、1,3,5-苯三甲醛和1,4-二氨基苯作为原料,将各原料一并加入到1.0-2.0mL的1,4-二恶烷中,经过5-10min超声分散后,得到悬浮液;然后将体积为0.2-0.4mL的3.0M乙酸水溶液加入所述悬浮液中,在25-30℃的室温下进一步搅拌3-5h,得到绿色固体沉淀物;
b.将在所述步骤a中得到的沉淀物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四氢呋喃(THF)作为溶剂进行离心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孙炜伟,吕丽萍,赵露,曹莹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