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的薄层流动池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紫外测试技术、石英微天平流动池测试技术和流动池控温技术交叉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的薄层流动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光阳极的研究中,探索染料分子与共吸附剂分子在纳米薄膜上的吸附动力学对于研究与分析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传统的测试方法一种为紫外可见光光度计(UV-VIS)测量法,即将在静态下吸附饱和的敏化膜利用碱液进行脱附后,测量碱液中的染料含量,敏化膜需要浸泡8到12小时才能饱和,此时测得的吸附量是膜上经过长时间的反应得到的最终吸附量,无法探知薄膜上染料实时的吸附过程。另一种测量方法是利用石英微天平(QCM)和流动池,实时监测薄膜上染料吸附量的动态变化,但是当膜上同时吸附染料和共吸附剂分子时,频率反应的是膜上两种分子量的和,无法区分单个的染料分子的吸附情况。所以,本专利技术致力于专利技术一种可用于紫外测试的薄层流动池,实现在恒温条件下,当纳米薄膜上同时吸附两种及以上分子时,实时监测其中一种有色分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的薄层流动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石英玻璃(1)、第二石英玻璃(2)、第三石英玻璃(3)、第一聚四氟乙烯薄片(4)和第二聚四氟乙烯薄片(5),/n步骤1,所述的第一石英玻璃(1)、第二石英玻璃(2)和第三石英玻璃(3)均超声清洗干净,所述的第三石英玻璃(3)上刮涂一层纳米多孔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的薄层流动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石英玻璃(1)、第二石英玻璃(2)、第三石英玻璃(3)、第一聚四氟乙烯薄片(4)和第二聚四氟乙烯薄片(5),
步骤1,所述的第一石英玻璃(1)、第二石英玻璃(2)和第三石英玻璃(3)均超声清洗干净,所述的第三石英玻璃(3)上刮涂一层纳米多孔TiO2薄膜后,与所述的第一石英玻璃(1)、第二石英玻璃(2)和第三石英玻璃(3)均马弗炉480℃下烧结30min;
步骤2,所述的第一聚四氟乙烯薄片(4),在中间位置刻镂出可供步骤1中的纳米多孔TiO2薄膜透过的洞,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海燕,刘伟庆,范瑜鑫,毛志敏,蔡宏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