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盛熙专利>正文

一种藻华抑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99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藻华抑制装置,属于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藻华抑制装置包括干涉特定波长光线透过率的遮光部、降低气体交换速率的隔气部、允许一定大小的无机或有机分子通过的半透部、促进气体液体混合的扰流部、开放空间及允许气体和液体进出的交换接口,所述开放空间由所述遮光部、隔气部和半透部包围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藻华抑制装置能够在水体表面干预具有特定范围波长的光照的透射率,同时降低水体表层气体交换速率,将原本流向有害藻华的光能和二氧化碳导向装置内部的有益藻类,进而抑制藻华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藻华的生态位替换,将藻华控制的起始时间大大提前,同时极大降低藻华治理的成本和生态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藻华抑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体生态修复
,涉及一种藻华抑制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正在加速与人类社会近临水体的富营养化。受到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和气候变暖的驱动,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藻华事件频发,由藻华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不断增加。藻华,是指蓝藻等光合自养微生物过量繁殖造成生态失衡的现象。其危害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部分类型的藻华释放藻毒素,威胁饮用水源安全;二是藻毒素一旦产生会在食物链中累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三是部分藻华生长过程产生强烈鱼腥味,藻华衰亡时又产生诸如硫化氢等恶臭有毒气体,严重威胁附近居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严重损害城市形象;四是藻华夜间消耗大量水体溶解氧,造成其它水生生物缺氧死亡,引发区域性生态危机。占据生态优势地位的藻华一旦在大型水体中发生,其体量巨大难以逆转。例如,太湖水域面积2338平方公里,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较近的一些技术尝试,如中国专利CN105200969B,通过富集水体表面漂浮蓝藻,检测蓝藻浓度并利用涡井进行收集,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增加蓝藻生物质的采集效率,但不足以从生态层面逆转藻华在水体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藻华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涉特定波长光线透过率的遮光部(1)、降低气体交换速率的隔气部(2)、允许一定大小的无机或有机分子通过的半透部(3)、促进气体液体混合的扰流部(4)、开放空间(5)及允许气体和液体进出的交换接口(6),所述开放空间(5)由所述遮光部(1)、隔气部(2)和半透部(3)包围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藻华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涉特定波长光线透过率的遮光部(1)、降低气体交换速率的隔气部(2)、允许一定大小的无机或有机分子通过的半透部(3)、促进气体液体混合的扰流部(4)、开放空间(5)及允许气体和液体进出的交换接口(6),所述开放空间(5)由所述遮光部(1)、隔气部(2)和半透部(3)包围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华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1)、隔气部(2)、半透部(3)和扰流部(4)分别是功能各自独立的部件或两种或多种功能整合在一起的单一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华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空间(5)内容纳有无色或者有色液体,所述液体是承载对有害藻华具有抑制作用的化学品或者微生物的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华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1)设置于装置底部或/和顶部,采用光学涂层或依靠材料本身的光学特性来影响波长范围在440~480nm和640~730nm区间光线的透射,所述影响作用包括仅允许上述波长范围内光线的透射而阻断其它可见光的透射,或仅阻断上述波长范围内光线的透射而允许其它可见光的透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华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气部(2)位于装置底部或两侧直接接触水体的区间,采用疏水涂层或仅依靠材料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来降低隔气部(2)两侧在液体环境下的微小气泡、氧气或二氧化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盛熙于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邵盛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