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寒地区的人工湿地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寒地区的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铁路行业在运输生产过程中每年消耗约3.3×108m3新鲜水,如何节约水资源消耗,控制用水成本已成为铁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谓“中水”是指可重复利用的“再生水”,其水质介于新鲜水与污水之间,是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的水。中水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人工湿地是指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湿地系统,通过基质—植物—微生物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与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相比,人工湿地具有维护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污水厂尾水以及微污染的河水。而随着铁路客站功能逐步向综合体转变,酒店、宾馆等业态的引入使得优质杂排水增多,中水回用成为可能。把用于高标准、仅被轻度污染、易于处理的杂排水处理,回用于低标准用水单元,是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中水回用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寒地区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垂直潜流湿地单元(1)和至少一个水平潜流湿地单元(3);/n所述垂直潜流湿地单元(1)设有第一进水管(11)和第一出水管(21);/n所述第一进水管(11)用于连接待处理水源或者上游湿地单元的出水管;/n所述第一出水管(21)用于连接下游湿地单元的进水管;/n所述垂直潜流湿地单元(1)包括甘蔗渣层、再生砖骨料层和砾石层;/n所述水平潜流湿地单元(3)设有第二进水管(35)和第二出水管(36);/n所述第二进水管(35)用于连接上游湿地单元的出水管;/n所述第二出水管(36)用于连接外部水收集装置或者下游湿地单元的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寒地区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垂直潜流湿地单元(1)和至少一个水平潜流湿地单元(3);
所述垂直潜流湿地单元(1)设有第一进水管(11)和第一出水管(21);
所述第一进水管(11)用于连接待处理水源或者上游湿地单元的出水管;
所述第一出水管(21)用于连接下游湿地单元的进水管;
所述垂直潜流湿地单元(1)包括甘蔗渣层、再生砖骨料层和砾石层;
所述水平潜流湿地单元(3)设有第二进水管(35)和第二出水管(36);
所述第二进水管(35)用于连接上游湿地单元的出水管;
所述第二出水管(36)用于连接外部水收集装置或者下游湿地单元的进水管;
所述水平潜流湿地单元(3)竖向设有第一多孔板(31)、第二多孔板(32)和第三甘蔗渣层(34);所述第三甘蔗渣层(34)位于所述第一多孔板(31)和所述第二多孔板(3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寒地区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潜流湿地单元(1)包括第一箱体(101)和隔板(102);
所述隔板(102)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101)内,将所述第一箱体(101)分为下行池(1A)和上行池(1B);
所述下行池(1A)和上行池(1B)底部连通;
所述下行池(1A)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甘蔗渣层(12)、第一再生砖骨料层(13)、第一砾石层(14);所述上行池(1B)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甘蔗渣层(22)、第二再生砖骨料层(23)、第二砾石层(24);
所述第一进水管(11)一端连通第一箱体(101)外部,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甘蔗渣层(12);
所述第一出水管(21)一端连通第一箱体(101)外部,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甘蔗渣层(22);
所述第一砾石层(14)和所述第二砾石层(24)连接为整体的砾石层;
所述隔板(102)下端位于所述砾石层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寒地区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层内设有若干根布水管(15);所述布水管(15)管壁设有若干通孔;每根布水管(15)均连通所述下行池(1A)和上行池(1B)。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寒地区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11)包括第一进水主管(111)和若干根第一进水支管(112);所述若干根第一进水支管(112)管壁设有通孔;所述若干根第一进水支管(112)分布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艳,严建伟,杨伯龙,杨惠东,毛晓兵,欧眉,周天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