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调控钙质矿物材料除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5985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和环境保护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调控钙质矿物进行磷去除的方法。利用钙质矿物填充立式柱体,将阴极和阳极插入钙质矿物颗粒中,直流电源供电,含磷废水经动力泵作用,从填充立式柱体底部进入并从柱体上方排水口流出。在填充立式柱腔体内,通电后,利用阳极电化学酸解钙质矿物提供钙离子,并利用阴极O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学调控钙质矿物材料除磷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和环境保护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调控钙质矿物进行磷去除的方法。
技术介绍
:磷(P)是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必需营养元素。现代农业和工业活动产生大量含P废水,废水中的大部分P以正磷酸盐离子(PO43-)的形式出现,这些废水排入河流湖泊后,对水体造成富营养化,恶化水质环境。因此,对废水中的磷进行去除是必须的。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明确规定总磷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0.5~1mg/L。另外,根据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国111个重要湖泊(水库)中V类和劣V类共占比16.2%,总磷为三大污染指标之一,可见我国当前整体水环境状况亦不乐观。随着环境政策日益趋严,市场未来对磷去除技术的需求会日趋迫切,因此,开发绿色先进的除磷技术,实现低成本高效除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水中磷去除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混凝沉淀法、生物法和吸附法。化学混凝沉淀即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之与废水中溶解性的磷反应生成悬浮态的磷,并将其滞留。目前用于化学混凝沉淀法除磷的三大除磷剂分别为:钙盐、铝盐及铁盐。而石灰、硫酸铝、聚合氯化铝铁等是最常使用的化学除磷剂。此法的缺点是需要添加大量化学药剂,处理成本高,产泥量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2大类:第1类是以聚磷菌为主;第2类是以反硝化聚磷菌为主。其缺点是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驯化培养微生物耗时,需要持续添加药剂调整pH,且经生物除磷工艺处理后的出水中总磷难以稳定达标。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有稳定的磷去除能力并且能够使磷回收成为可能的优点,但吸附法主要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氮磷废水,并需要考虑吸附剂的回收问题,同时吸附剂可重复利用的次数不多,也使该法成本较大,在实际应用中有局限性。专利技术专利CN108675403A公开了一种电化学鸟粪石结晶回收污水氮磷的方法。该专利技术给出具体的实现技术方案如下:采用双室电解池,用阳离子交换膜将阳极室和阴极室分隔开,阳极室投加阳极液和镁质矿物,阴极室投含氮磷污水,外接直流电源和电阻。工作过程为电解系统通入直流电,阳极电极将H2O分解成O2和H+并释放出电子,电子经外电路到达阴极,H+与阳极室中的镁质矿物反应生成Mg2+,电场力驱Mg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阳极室迁移至阴极室,阴极电极利用得到的电子将H2O分解成H2和OH-,阴极室中污水的因OH-生成而得到提升,源自镁质矿物的Mg2+与污水中的PO43-和NH4+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形成鸟粪石晶体,从而去除和回收P。该专利技术中阳离子交换膜阻碍了阳极室中H+与阴极室中OH-之间的酸碱中和反应,实现了阳极室和阴极室局部酸碱特征的保持。在该专利技术技术中,若没有该隔膜存在,就不能实现阴极室和阳极室结构,进而,阳极产生的H+和阴极产生的OH-会迅速发生中和反应,使得体系pH保持中性,溶液中的镁质矿物颗粒也就不能解离除镁离子,中性环境也不能形成鸟粪石沉淀,因此,该阳离子交换膜的存在对该专利技术至关重要,但是该隔膜降低了体系中离子交换速度,处理效率低,对于300mL的磷溶液,处理5天,磷的去除率为70%;另外,镁离子溶液结垢,溶液堵塞阳离子交换膜,需要频繁更换,操作不便,成本高。基于对该专利技术的思考,本专利技术提出利用钙质矿石颗粒自身对H+的消耗带来的阴极OH-中和反应失衡作用和局部高浓度离子(Ca2+和OH-)自发向四周扩散的作用,仅使用简单钙质矿物填充柱-电极结构即可实现对磷废水的去除与回收。不但利用钙质矿物降低了钙源成本,还利用阴极产碱作用降低了碱源成本。且在电场、水力、生成气体气浮及填充颗粒阻力的混合作用下,填充柱中Ca2+、PO43-和OH-离子混合效率高,废水处理过程只需单次开路即可,回收效率显著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含磷废水,提供一种无药剂、低成本、绿色、灵活便捷的除磷技术。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利用钙质矿物填充立式柱体,将阴极和阳极插入钙质矿物颗粒中,直流电源供电,含磷废水经动力泵作用,从填充立式柱体底部进入并从柱体上方排水口流出。在填充立式柱腔体内,通电后,利用阳极电化学酸解钙质矿物提供钙离子,并利用阴极OH-的累积形成碱性环境,废水中的磷酸根与钙离子在碱性环境下形成羟基磷酸钙沉淀,从而实现废水中磷的去除。进一步地,所述阳极和阴极可为网状、板状或棒状;进一步地,所述阳极电极为析氧电位低、耐酸腐蚀的电极,电极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纯钛、钛基氧化铱、钛基氧化钌、钛钌铱、玻璃碳、碳棒等;进一步地,所述阴极电极为析氢电位低、耐碱腐蚀的电极,其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纯钛、不锈钢、石墨烯修饰电极、铂修饰电极、钯修饰电极等;进一步地,所述钙质矿物包括但不限于方解石、石灰石、霰石、大理石、白云石及其组合;进一步地,所述钙质矿物填充立式柱体是填充有钙质矿物颗粒的立式柱体;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立式柱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方柱体;柱体等效长径比不低于1;其它关键工艺参数包括初始磷浓度、初始pH、电流密度(电流强度)、反应时间(水力停留时间)、电极间距、填充率、填充粒径等;其中初始磷浓度范围10~200mg/L,电流密度0.1~30Am/cm2,停留时间25~120min,电极间距3cm~5cm,填充率一般应为40%~80%,填充粒径根据实际处理装置的大小调整,一般不超过20mm。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实现无药剂添加高效去除废水中的磷,对于初始浓度为10~200mg/L的磷废水,单次开路过程即可使磷的去除率保持在95%以上。2.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天然钙质矿物作为钙源,材料来源广泛,方便就地取材,适用于全国各个地区,另外,成本低廉,对环境无污染;3.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电化学解离钙质矿物材料并提供碱性环境,过程绿色,效率高,成本低。4.本专利技术方法形成的磷酸盐沉淀可以用作潜在的磷肥,易于回收利用。附图说明:图1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构建的电化学-钙质矿物-填充柱组合工艺结构,利用阳极析出的H+离子酸解钙质矿物产生钙离子,同时消耗了阳极的H+,促使阴极析出的OH-中和反应失衡并持续累积,进而利用阴极累积的OH-离子提供碱性环境,PO43-离子在此环境中与钙离子反应形成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沉淀,从而去除P,整个过程无药剂添加,工艺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易维护。所述钙质矿物包括但不限于方解石、石灰石、霰石、大理石和白云石,也可以是它们任意比例的复配。所述电化学电源为一般直流电源,电极网为市售常用电极,包括但不限于钛、钛钌、钛钌铱、铂金等材质。所述关键工艺参数包括初始磷浓度、电流密度(电流强度)、反应时间(水力停留时间)、电极间距、填充率、填充粒径等。其中初始磷浓度范围10~200mg/L,电流密度0.1~30Am/cm2,停留时间25~120min,电极间距2cm~5cm,填充率一般应为40%~80%,填充粒径根据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学调控钙质矿物进行磷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填充有钙质矿物颗粒的立体柱内插入电极并接通直流电,将含磷废水通入柱体经停留后排出,实现废水中磷的去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调控钙质矿物进行磷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填充有钙质矿物颗粒的立体柱内插入电极并接通直流电,将含磷废水通入柱体经停留后排出,实现废水中磷的去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调控钙质矿物进行磷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钙质矿物包括但不限于方解石、石灰石、霰石、大理石或白云石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调控钙质矿物进行磷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网状、板状或棒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调控钙质矿物进行磷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阳极电极为析氧电位低、耐酸腐蚀的电极,电极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纯钛、钛基氧化铱、钛基氧化钌、钛钌铱、玻璃碳或碳棒;
阴极电极为析氢电位低、耐碱腐蚀的电极,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纯钛、不锈钢、石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旭李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