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输液瓶主体,所述输液瓶主体上方右侧固连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固连有腔室。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在的血液净化用加注装置在进行加注时一般通过开启阀门然后通过连接管将液体注入输液瓶内部,但是这种加注方式一般需人为进行操作,当阀门关闭时,由于管道内部的水会发生导流现象,从而导致操作者无法对输液瓶进行定量的加注,为后续的输液造成的不准确性的问题,避免装置在加注时发生回流,从而提升了装置加注时的准确性,使装置可进行定量加注,且装置不需人为操作,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水
,具体为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
技术介绍
循环水主要有工业和家用两种,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节约用水,风电厂的一般通过将污水进行过滤、投药和混合从而对水进行净化,即可进行循环利用,比如公开号为CN111121529A公开的针对列管式循环水冷却器的循环水侧泥污清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列管式循环水冷却器工艺管路进行了改进,生产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可以利用列管式循环水冷却器短时间的停用间隙,进行简单操作,即可实现对循环水侧的泥污进行清理,使得循环水侧的泥污清理更加简单、快捷、及时,且不会对列管式循环水冷却器造成损伤,提高了列管式循环水冷却器的换热效果,保障生产稳定,以及在循环水进水管道上连接有倒淋管道,且接入点位于循环水进水阀和列管式循环水冷却器之间,能利用现有的循环水进水阀切断循环水进水,且将倒淋管道设置在低点,利用高低位置差,有利于排出列管式循环水冷却器的循环水侧的积水和泥污;又比如公开号为CN107376647A公开的一种开式循环水旁滤装置及使用其的循环水处理方法,过滤器的防碰撞装置采用整体橇装式,结构先进可靠,能够有效防止管式陶瓷膜的机械损伤,而且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运输、安装方便快捷,循环水旁滤装置采用先进的过滤、反洗与加药流程,两台过滤器之间可以切换使用,可在线进行药物浸泡与清水反洗,全天不间断运行,循环水旁滤装置的适用范围广、耐污染性好、耐腐蚀性强、机械强度高,耐磨性好,再生性能好,可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又比如公开号为CN109775790A公开的一种开式循环水和闭式循环水混联型设备,风机采用自上向下的鼓风式,能够使风受到约束,更好的参与传质传热,并且由塔顶进风更为洁净;并且外设的外挡风板和收水器能够降低水汽的损失,因此可知现有的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已经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循环水装置在运行时,一般通过对混合腔进行投料从而实现对污水进行净化,传统的污水在进入混合腔时一般需人为进行关闭阀门,然后进行投料混合,混合完成后然后再次打开水阀放入污水,再次进行投料,依次进行操作从而对污水进行净化,但是这种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大大增加了人为的劳动强度,因此亟需新型的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循环水装置需人为进行处理,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污水放置容器,所述污水放置容器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混合腔主体,且抽水泵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混合腔主体,所述混合腔主体顶端插设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顶端套设有药液腔,所述混合腔主体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净水放置容器,所述连接管道内部开设有出液口,所述混合腔主体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混合腔主体内部设置有往复机构,所述混合腔主体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混合腔主体内部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混合腔主体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出水管,且混合腔主体右端固连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底端内部轴承连接有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外壁固连有搅拌叶片,所述出水管顶端开设有槽孔,且第一转杆贯穿于槽孔,所述出水管左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往复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杆顶端固连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右端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左端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顶端固连有第一棘轮,所述第二齿轮顶端固连有第二棘轮,且第二棘轮左端啮合有齿板,所述第二齿轮底端和第三齿轮底端皆固连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另一端皆轴承连接于出水管外壁,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齿板顶端固连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左端固连有第一齿条,所述混合腔主体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二转杆,且第二转杆底端固连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外壁啮合于第一齿条,所述第二转杆外壁固连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混合腔主体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三转杆,且第三转杆外壁固连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外壁缠绕有皮带,且皮带远离第二皮带轮的一端缠绕于第一皮带轮外壁,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三转杆底端固连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混合腔主体顶端内壁固连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内部轴承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右端固连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外壁啮合于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三连接杆外壁固连有第五齿轮,且混合腔主体顶端内壁固连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内部套设有第二齿条,且第二齿条前端啮合于第五齿轮,所述第二齿条右端铰接有铰接杆,且铰接杆远离第二齿条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密封板。进一步在于:所述混合腔主体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远离第一滑槽的一端固连于第二连接杆。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板右端固连有第二密封垫,且第二密封垫材质为橡胶材质。进一步在于:所述固定套筒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远离第二滑槽的一端固连于第二齿条。进一步在于:所述出水管左端固连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贯穿于第一密封板。进一步在于:所述槽孔内壁固连有第一密封垫,且第一密封垫材质为橡胶材质。进一步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四转杆,所述混合腔主体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四转杆,所述第四转杆底端固连有第三锥形齿轮,且第三连接杆左端固连有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四锥形齿轮外壁啮合于第三锥形齿轮,所述混合腔主体顶端内壁固连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右端轴承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右端固连有第五锥形齿轮,且第五锥形齿轮外壁啮合于第四转杆,所述第四连接杆外壁固连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后端啮合于第三齿条,且第三齿条插设于连接管道内部,所述第三齿条顶端固连有第二密封板。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板底端固连有第三密封垫,且第三密封垫材质为橡胶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设置有出水管、第一转杆、搅拌叶片、槽孔、第一密封垫、出水口、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棘轮、第二棘轮、齿板和第一连接杆,当水流进入出水管内部且对搅拌叶片进行冲击时,带动搅拌叶片和第一转杆进行旋转,带动第一齿轮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进行旋转,且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进行同向旋转,通过第一连接杆的作用,进一步保证了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在旋转时的稳定性,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从而带动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进行旋转,带动齿板进行前后的往复运动,通过该机构可利用水本身的冲击力带动装置进行旋转从而带动齿板进行往复运动,同时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一齿条、第二转杆、第四齿轮、第一皮带轮、第三转杆、第二皮带轮、皮带、第一锥形齿轮、第一固定板、第三连接杆、第二锥形齿轮、第五齿轮、固定套筒、第二齿条、铰接杆和第一密封板,通过齿板带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0),所述装置主体(100)包括污水放置容器(110),所述污水放置容器(110)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水泵(120),所述抽水泵(120)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腔(130),所述过滤腔(130)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混合腔主体(14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顶端插设有连接管道(150),所述连接管道(150)顶端套设有药液腔(16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净水放置容器(170),所述连接管道(150)内部开设有出液口(18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20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往复机构(30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40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联动机构(50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600),所述旋转机构(200)包括出水管(210),且混合腔主体(140)右端固连有出水管(210),所述出水管(210)底端内部轴承连接有第一转杆(220),且第一转杆(220)外壁固连有搅拌叶片(230),所述出水管(210)顶端开设有槽孔(240),且第一转杆(220)贯穿于槽孔(240),所述出水管(210)左端开设有出水口(260),所述往复机构(300)包括第一齿轮(310),所述第一转杆(220)顶端固连有第一齿轮(310),所述第一齿轮(310)右端啮合有第二齿轮(320),所述第一齿轮(310)左端啮合有第三齿轮(330),所述第三齿轮(330)顶端固连有第一棘轮(340),所述第二齿轮(320)顶端固连有第二棘轮(350),且第二棘轮(350)左端啮合有齿板(360),所述第二齿轮(320)底端和第三齿轮(330)底端皆固连有第一连接杆(370),且第一连接杆(370)另一端皆轴承连接于出水管(210)外壁,所述传动机构(400)包括第二连接杆(410),所述齿板(360)顶端固连有第二连接杆(410),且第二连接杆(410)左端固连有第一齿条(42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二转杆(430),且第二转杆(430)底端固连有第四齿轮(440),所述第四齿轮(440)外壁啮合于第一齿条(420),所述第二转杆(430)外壁固连有第一皮带轮(45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三转杆(460),且第三转杆(460)外壁固连有第二皮带轮(470),所述第二皮带轮(470)外壁缠绕有皮带(480),且皮带(480)远离第二皮带轮(470)的一端缠绕于第一皮带轮(450)外壁,所述联动机构(500)包括第一锥形齿轮(510),所述第三转杆(460)底端固连有第一锥形齿轮(51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固连有第一固定板(520),且第一固定板(520)内部轴承连接有第三连接杆(530),所述第三连接杆(530)右端固连有第二锥形齿轮(540),且第二锥形齿轮(540)外壁啮合于第一锥形齿轮(510),所述第三连接杆(530)外壁固连有第五齿轮(550),且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固连有固定套筒(560),所述固定套筒(560)内部套设有第二齿条(570),且第二齿条(570)前端啮合于第五齿轮(550),所述第二齿条(570)右端铰接有铰接杆(580),且铰接杆(580)远离第二齿条(570)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密封板(59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0),所述装置主体(100)包括污水放置容器(110),所述污水放置容器(110)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水泵(120),所述抽水泵(120)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腔(130),所述过滤腔(130)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混合腔主体(14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顶端插设有连接管道(150),所述连接管道(150)顶端套设有药液腔(16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净水放置容器(170),所述连接管道(150)内部开设有出液口(18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20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往复机构(30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40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联动机构(50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600),所述旋转机构(200)包括出水管(210),且混合腔主体(140)右端固连有出水管(210),所述出水管(210)底端内部轴承连接有第一转杆(220),且第一转杆(220)外壁固连有搅拌叶片(230),所述出水管(210)顶端开设有槽孔(240),且第一转杆(220)贯穿于槽孔(240),所述出水管(210)左端开设有出水口(260),所述往复机构(300)包括第一齿轮(310),所述第一转杆(220)顶端固连有第一齿轮(310),所述第一齿轮(310)右端啮合有第二齿轮(320),所述第一齿轮(310)左端啮合有第三齿轮(330),所述第三齿轮(330)顶端固连有第一棘轮(340),所述第二齿轮(320)顶端固连有第二棘轮(350),且第二棘轮(350)左端啮合有齿板(360),所述第二齿轮(320)底端和第三齿轮(330)底端皆固连有第一连接杆(370),且第一连接杆(370)另一端皆轴承连接于出水管(210)外壁,所述传动机构(400)包括第二连接杆(410),所述齿板(360)顶端固连有第二连接杆(410),且第二连接杆(410)左端固连有第一齿条(42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二转杆(430),且第二转杆(430)底端固连有第四齿轮(440),所述第四齿轮(440)外壁啮合于第一齿条(420),所述第二转杆(430)外壁固连有第一皮带轮(45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三转杆(460),且第三转杆(460)外壁固连有第二皮带轮(470),所述第二皮带轮(470)外壁缠绕有皮带(480),且皮带(480)远离第二皮带轮(470)的一端缠绕于第一皮带轮(450)外壁,所述联动机构(500)包括第一锥形齿轮(510),所述第三转杆(460)底端固连有第一锥形齿轮(51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固连有第一固定板(520),且第一固定板(520)内部轴承连接有第三连接杆(530),所述第三连接杆(530)右端固连有第二锥形齿轮(540),且第二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毛昌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