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衡吊具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5946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衡吊具,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梁和下梁,上梁的下部和下梁的上部均设置定滑轮,通过钢丝绳穿过所有定滑轮连接上梁和下梁;其中,上梁包括一根主梁和固定在主梁两端的次梁,主梁的上方设置两个吊耳,次梁的下部对称设置定滑轮;下梁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横梁,两根横梁上方对称均匀设置多个定滑轮,两根横梁的下方对称均匀设置多个吊钩。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在工厂吊装转运过程中不均匀受力导致的变形、裂纹等问题,并且在吊装的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并且两根下梁和下梁吊钩焊接固定,形成一个整体挂钩,将多点吊装转化成两条线吊装,多点受力,有效防止局部受力导致构件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衡吊具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衡吊具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首先是预制厂将半成品预制板在工厂预制完成,再通过吊装运输到施工现场,其中涉及到半成品预制板的吊装工作,而且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面积比较大,板上表面绑扎的裸露的钢筋一般规格比较小,如果用钢筋作为吊点,每个吊点的承载力非常小,通常一块底板需要多点吊装,多点吊装最难保证的就是均匀受力,防止变形、不倾斜。现有技术中这类用于多点起吊预制混凝土薄板的自平衡吊具,一般受自身结构或施工场地的影响,很难达到真正的平衡起吊,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在工厂吊装转运过程中不均匀受力会导致的变形、裂纹等问题,而且,大多数挂钩是多个独立设置,需要一个一个的挂钩挂在吊件上再进行起吊,工作效率较低,没有完全的结合构件自身特点去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衡吊具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制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衡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梁和下梁,上梁的下部和下梁的上部均设置定滑轮,通过钢丝绳穿过所有定滑轮连接上梁和下梁;其中,上梁包括一根主梁和固定在主梁两端的次梁,主梁的上方设置两个吊耳,次梁的下部对称设置定滑轮;下梁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横梁,两根横梁上方对称均匀设置多个定滑轮,两根横梁的下方对称均匀设置多个吊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衡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梁和下梁,上梁的下部和下梁的上部均设置定滑轮,通过钢丝绳穿过所有定滑轮连接上梁和下梁;其中,上梁包括一根主梁和固定在主梁两端的次梁,主梁的上方设置两个吊耳,次梁的下部对称设置定滑轮;下梁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横梁,两根横梁上方对称均匀设置多个定滑轮,两根横梁的下方对称均匀设置多个吊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衡吊具,其特征在于:主梁的下方中间位置均匀设置多个加劲板,其中,吊耳的下方设置加劲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衡吊具,其特征在于:主梁和次梁均为H型钢或工字钢,吊耳及加劲板均焊接在主梁上,次梁焊接在主梁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衡吊具,其特征在于:主梁和次梁均采用HN200*100的H型钢或20#a工字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衡吊具,其特征在于:吊钩固定焊接在下梁的下表面,形成一个刚性连接的吊钩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衡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采用圆钢弯制或钢板切割制作。


7.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衡吊具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会张仲莹王吉勤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