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与电梯目的层分配有关,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应对出现电梯使用者滞留的场景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电梯为电梯使用者登记乘梯请求提供了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设置于电梯候梯厅中的上下行按钮,乘客通过按对应方向的按钮向电梯输入其乘梯方向信息;另一种是利用电梯候梯厅中的目的层登记装置或者乘客的移动终端,乘客通过在电梯候梯厅中的目的层登记装置或者乘客的移动终端输入目的层信息提供给电梯。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利用乘客输入的目的层信息能够实现更加高效合理的调配,因此近些年来,在候梯厅设置目的层登记装置或使用乘客个人移动终端输入目的层信息并采用基于乘客目的层信息的群管理系统对电梯群组进行调配得到愈发广泛的应用。目前,基于乘客目的层信息的群管理系统假定所有的候梯乘客都会进行目的层信息的登记,且在电梯到来后候梯乘客都会乘入电梯。但事实上,可能会出现具有相同目的层的多名乘客仅登记一次的情况,这就会导致电梯满载使部分乘客无法乘入电梯轿厢而滞留在候梯厅。此外,还可能会出现乘客因嫌轿厢内拥挤而拒绝乘坐当前电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接收来自电梯使用者的目的层信息;/n步骤S2,采用基于所述目的层信息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对电梯进行调配,向电梯使用者输出调配结果;/n步骤S3,控制电梯使其驶向电梯使用者登记其目的层信息时所在的登记楼层;/n步骤S4,判断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所述登记楼层,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5,否则返回步骤S3;/n步骤S5,判断所述登记楼层是否出现电梯使用者滞留现象,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6,否则转入步骤S9;/n步骤S6,辨别滞留在所述登记楼层的电梯使用者的目的层和从所述登记楼层乘入轿厢的电梯使用者的目的层;/n步骤S7,更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接收来自电梯使用者的目的层信息;
步骤S2,采用基于所述目的层信息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对电梯进行调配,向电梯使用者输出调配结果;
步骤S3,控制电梯使其驶向电梯使用者登记其目的层信息时所在的登记楼层;
步骤S4,判断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所述登记楼层,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5,否则返回步骤S3;
步骤S5,判断所述登记楼层是否出现电梯使用者滞留现象,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6,否则转入步骤S9;
步骤S6,辨别滞留在所述登记楼层的电梯使用者的目的层和从所述登记楼层乘入轿厢的电梯使用者的目的层;
步骤S7,更新电梯的将停靠目的层信息;
步骤S8,为滞留在所述登记楼层的电梯使用者分配电梯;
步骤S9,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当满足如下任一条件时,判定所述登记楼层出现电梯使用者滞留现象:
条件1,在电梯轿厢停靠在所述登记楼层期间,电梯轿厢称量装置曾检测到电梯轿厢内的负载超过电梯轿厢的额定载重量;
条件2,电梯轿厢结束上下客后电梯轿厢称量装置的称量结果与电梯轿厢的额定载重量之间的差值≤第一设定阈值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当电梯轿厢停靠在所述登记楼层且将要下梯的电梯使用者未离开轿厢时,如果电梯轿厢剩余的可搭乘人数与将在所述登记楼层离开轿厢的电梯使用者数量之和小于所述登记楼层所在层站上等候乘梯且期望乘梯方向与电梯轿厢运行方向一致的电梯使用者的数量,那么判定所述登记楼层出现电梯使用者滞留现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按照如下任一种方式确定电梯轿厢剩余的所述可搭乘人数:
方式1,利用电梯轿厢称量装置的称量结果得到电梯轿厢的剩余可搭载质量,然后根据所述剩余可搭载质量和一般乘客的标准体重转换为电梯轿厢剩余的所述可搭乘人数;
方式2,利用图像识别方式得到电梯轿厢的剩余可占用面积,然后根据所述剩余可占用面积和一般乘客搭乘电梯所需占用的标准轿厢地板投影面积转换为电梯轿厢剩余的所述可搭乘人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记楼层所在层站上等候乘梯且期望乘梯方向与电梯轿厢运行方向一致的电梯使用者的数量采用如下任一种方式得到:
方式1,根据登记的不同目的层数量或登记的总人数经过统计得到;
方式2,通过对所述登记楼层所在层站的视频进行识别得到;
方式3,对电梯使用者或其携带的可检测物进行辨识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根据电梯使用者进入电梯轿厢期间称量装置的称量结果的变化或光幕遮挡变化得到进入电梯轿厢的电梯使用者的数量,然后再根据该数量与登记的不同目的层数量或登记的总人数进行判断,当进入电梯轿厢的电梯使用者的数量小于目的层登记装置登记的不同目的层数量或登记的总人数时,判定所述登记楼层出现电梯使用者滞留现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当电梯轿厢停靠在所述登记楼层且将要下梯的电梯使用者未离开轿厢时,如果电梯轿厢剩余的可占用面积与将在所述登记楼层离开轿厢的电梯使用者在轿厢内的实际占用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登记楼层所在层站上等候乘梯且期望乘梯方向与电梯轿厢运行方向一致的电梯使用者的需要占用面积,判定所述登记楼层出现电梯使用者滞留现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记楼层所在层站上等候乘梯且期望乘梯方向与电梯轿厢运行方向一致的电梯使用者的需要占用面积采用如下任一种方式得到:
方式1,根据登记的不同目的层的数量或登记的总人数和一般乘客搭乘电梯所需占用的标准轿厢地板投影面积计算得到;
方式2,根据电梯使用者的身份信息识别得到,其中所述身份信息包含有乘梯需占用面积的内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梯轿厢剩余的所述可占用面积采用如下任一种方式得到:
方式1,根据电梯轿厢内的图像识别结果;
方式2,对于所有进出电梯轿厢的电梯使用者,在其进出电梯轿厢时检测其搭乘电梯时需要的占用面积,计算电梯轿厢的实际占用面积,根据电梯轿厢的总面积和电梯轿厢的实际占用面积得到;
方式3,对于轿厢内的电梯使用者,根据电梯使用者的身份信息识别其乘梯需占用面积,计算电梯轿厢的实际占用面积,根据电梯轿厢的总面积和电梯轿厢的实际占用面积得到,其中所述身份信息包含有乘梯需占用面积的内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梯轿厢的实际占用面积与电梯轿厢的总面积的比值超过第二设定阈值β时,所述步骤S5判定所述登记楼层出现电梯使用者滞留现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根据影响电梯使用者乘坐电梯的影响因素与对应阈值判断所述登记楼层是否出现电梯使用者滞留现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L1,根据所述影响因素的属性确定所述影响因素的量化指标;
步骤L2,确定计算所述量化指标的基础数据及计算方法;
步骤L3,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基础数据计算所述影响因素的量化指标;
步骤L4,根据所述影响因素的量化指标与对应阈值进行判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阈值的确定方式为如下任一种:
方式1,根据所述量化指标代表的物理意义而确定;
方式2,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确定;
方式3,直接根据所述影响因素的属性而确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根据预先登记的大客流事件或者由历史数据确定的规律性事件判断所述登记楼层是否出现电梯使用者滞留现象。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提示从所述登记楼层乘入轿厢的电梯使用者利用轿内楼层登记装置登记其目的层,并根据其登记结果得到从所述登记楼层乘入轿厢的电梯使用者的目的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在所述登记楼层的层站上的目的层登记装置接收到的电梯使用者登记的目的层和从所述登记楼层乘入轿厢的电梯使用者的目的层确定滞留在所述登记楼层的电梯使用者的目的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得到的滞留在所述登记楼层的电梯使用者的目的层提供给滞留的电梯使用者供其确认或修改,或同时提示滞留的电梯使用者进行确认或修改。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提示滞留在所述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进友,陈玉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