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镍片载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859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镍片载带机,包括输送镍片的镍片输送装置,输送载带的载带输送装置,对镍片进行封装的封装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镍片载带机,通过振动盘传输镍片,然后通过双阶段自动取料装置将振动盘传输过来的镍片放置在一个过度台上,然后再从过度台取至载带输送装置上,且在双阶段自动取料装置的一个吸取头在吸取过度台至载带输送装置上时,另一个吸取头就同时进行吸取振动盘传输过来的镍片放置至过度台上,从而同时进行增加效率,然后载带输送装置步进的传输至热封装置下方,热封装置送膜封膜同时进行提高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镍片载带机,与现有技术对比,自动送镍片、放片和封膜全自动,增加生产效率,节约劳动成本。

An automatic nickel strip car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镍片载带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镍片载带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镍片载带机,通常是采用人工将镍片放置在载带上,然后手动手收带送带,在放置完镍片后移动至另台机器进行封盖才完成整个镍片载带,且不能二十四小时间断生产,且人工成本消耗大,生产效率低。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送镍片、放片和封膜全自动的自动镍片载带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镍片载带机,包括输送镍片的镍片输送装置,输送载带的载带输送装置,对镍片进行封装的封装驱动装置,以及对镍片输送装置、载带输送装置和封装驱动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所述双阶段自动取料装置和热封装置依次沿着载带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排列设置;所述输送镍片输送装置包括双阶段自动取料装置;所述载带输送装置包括对载带进行定位输送的定位输送装置。所述双阶段自动取料装置包括对镍片进行第一阶段输送的第一吸取头,对第一吸取头放置的镍片进行第二阶段输送的第二吸取头,以及对第一吸取头和第二吸取头进行驱动的驱动组。所述驱动组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吸取头摆动的第一摆杆,驱动第二吸取头摆动的第二摆杆,以及驱动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同步摆动的同步驱动装置。所述同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所述第一摆杆摆动的第一同步轮,驱动所述第二摆杆摆动的第二同步轮,连接于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之间的同步带,以及驱动第一同步轮或第二同步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摆杆一端与第一同步轮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第一吸取头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吸取头与第一摆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吸取头与第二摆杆的连接方式结构与第一吸取头与第一摆杆的连接方式结构一致。所述双阶段自动取料装置还包括供第一吸取头放置镍片的过渡台。所述过渡台形成有匹配放置镍片的镍片放置槽。所述第一吸取头和第二吸取头之间的间距与过度台到载带输送装置输出口的距离一致。所述过度台到载带输送装置输出口的距离与过度台到载带输送装置输入口的距离相等。所述载带输送装置还包括输送初始载带的送带轮组,对成品载带进行收带的收带轮组;所述定位输送装置处于送带轮组和收带轮组之间。所述定位输送装置包括承载载带的输送台,和对载带进行定位输送的定位输送轮。所述定位输送轮包括轮主体,和多个形成于轮主体外周面并伸入载带定位孔进行定位的定位柱。各所述定位柱绕所述轮主体的轴线均匀排列设置。所述定位输送轮包括两组处于所述轮主体周面两侧的定位柱组,所述定位柱组包括多个所述定位柱。所述送带轮组包括缠绕输送初始载带的绕带盘,以及驱动绕带盘转动的减速电机。所述初始载带的带面凹陷有多个镍片槽。多个所述镍片槽沿着初始载带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所述初始载带的带边沿着初始载带的长度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的位置与多个所述镍片槽一一对应。所述输送台的台面上设有稳定载带的载带压板,所述载带压板与输送台的台面之间具有供载带匹配穿过的间隙。所述载带压板包括两侧的压板,两侧所述压板之间具有放置镍片的间隙。所述输送台上安装有检测载带是否有镍片的光电检测装置。所述光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头和固定以及调节检测头的固定组,所述固定组安装至输送台上,所述检测头的检测端向着输送台的台面设置。所述固定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可拆卸连接在输送台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在自身所在的平面内开设有用于调节的第一调节槽道。所述第一调节槽道内嵌设有第一螺栓,所述输送台上设有配合第一螺栓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螺孔的配合固定在输送台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在自身所在的平面内开设有第二调节槽道,所述第二调节槽道的长度小于第二固定板的长度。所述第二调节槽道内嵌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上开设有配合第一螺栓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螺孔的配合固定在第一固定板顶部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垂直设置。所述输送台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有辅助输入组和辅助输出组。所述辅助输入组包括对初始载带进行输送的第一传送轮,驱动第一传送轮转动的第一转动电机,以及与第一传送轮外边缘相切辅助载带输送的辅助轮。所述辅助输出组包括对成品载带进行输送的第一传送轮的第二传送轮,驱动第二传授轮转动的第二转动电机,以及与第二传送轮的表面贴合并挤压成品载带的挤压轮。所述收带轮组包括成品载带缠绕的收带盘,和套设在第二转动电机带动收带盘转动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呈八字形设置。所述收带盘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至支撑板上。所述热封装置包括输送膜的送膜组,和将膜与载带加热压合在一起的热合组件。所述热合组件包括对膜进行加热的加热头,和驱动加热头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加热头升降的第一升降气缸,以及驱动加热头和第一升降气缸升降的第二升降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方向朝着载带输送装置设置。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膜导向组;所述送摸组包括送膜卷盘和热封膜,所述热封膜缠绕子送膜卷盘上,所述热封膜沿着膜导向组延伸至载带输送装置上。所述膜导向组包括三个导向杆和一导向块,三个所述导向杆绕开升降驱动装置沿着支撑板的宽度和长度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导向块设置在载带输送装置上,所述导向块与载带输送装置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导向块的一侧面与膜贴合为导向面,所述导向块相对导向面的侧面安装有膜压板。所述膜压板顶部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导向块相对导向面的侧面顶部延伸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在对应调节螺栓的位置开设有与调节螺栓相匹配的调节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与膜压板通过转动连接。所述热合组件还包括位于输送台输出口处挤压载带的辅助压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镍片载带机,通过振动盘传输镍片,然后通过双阶段自动取料装置将振动盘传输过来的镍片放置在一个过度台上,然后再从过度台取至载带输送装置上,且在双阶段自动取料装置的一个吸取头在吸取过度台至载带输送装置上时,另一个吸取头就同时进行吸取振动盘传输过来的镍片放置至过度台上,从而同时进行增加效率,然后载带输送装置步进的传输至热封装置下方,热封装置送膜封膜同时进行提高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镍片载带机,与现有技术对比,自动送镍片、放片和封膜全自动,增加生产效率,节约劳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动镍片载带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阶段自动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同步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双头吸取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载带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载带输送装置A处的细节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载带输送装置B处的细节放大图;图8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镍片载带机,包括输送镍片的镍片输送装置,输送载带的载带输送装置,对镍片进行封装的封装驱动装置,以及对镍片输送装置、载带输送装置和封装驱动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阶段自动取料装置和热封装置依次沿着载带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排列设置;所述输送镍片输送装置包括双阶段自动取料装置;所述载带输送装置包括对载带进行定位输送的定位输送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镍片载带机,包括输送镍片的镍片输送装置,输送载带的载带输送装置,对镍片进行封装的封装驱动装置,以及对镍片输送装置、载带输送装置和封装驱动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阶段自动取料装置和热封装置依次沿着载带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排列设置;所述输送镍片输送装置包括双阶段自动取料装置;所述载带输送装置包括对载带进行定位输送的定位输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镍片载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阶段自动取料装置包括对镍片进行第一阶段输送的第一吸取头,对第一吸取头放置的镍片进行第二阶段输送的第二吸取头,以及对第一吸取头和第二吸取头进行驱动的驱动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动镍片载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吸取头摆动的第一摆杆,驱动第二吸取头摆动的第二摆杆,以及驱动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同步摆动的同步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自动镍片载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所述第一摆杆摆动的第一同步轮,驱动所述第二摆杆摆动的第二同步轮,连接于第一同步轮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平曾一松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世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