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液灌装装置的灌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85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液灌装装置的灌装方法,药液灌装装置包括前称重工位、灌装工位、后称重工位、分液容器和能移动的灌针架,分液容器底部倾斜设置并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出液口,灌针架上设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灌针,各出液口与各灌针分别通过软管连接,各软管上均设有灌装泵,灌装方法包括:前称重工位对空瓶进行前称重;各灌针移至后称重工位上方;在后称重工位上对药瓶进行定量灌装,并边称重边补液,使各药瓶中的药量达标;和/或,在后称重工位上进行称重,并逐一灌装或者同步灌装,对灌装量不达标的药瓶由低位灌针补灌药液。该灌装方法具有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药液浪费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液灌装装置的灌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药液灌装装置的灌装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药液灌装装置包括灌针、灌装工位、位于灌装工位前用于称重空瓶的前称重工位和位于灌装工位后用于称重灌有药液的总瓶的后称重工位,灌针固定设于灌装工位的上方,使得,在灌装工位的后续工位上必须设置补液机构,对未注液达标的瓶体进行补液,由此,增加了药液灌装装置的制造成本,且生产效率低。而且,现有的补液机构,补液效率低,难以灌足高效的补液要求。并且,采用现有药液灌装装置灌装药液时,造成药液浪费量大。同时,药液灌装的装量需要严格控制,尤其在药品灌装的初始阶段,灌装装置的管道内有空气,灌装时很难精准定量灌装,对灌装后药瓶进行计量,如不符合装量标准就必须剔除,从而导致药品浪费。而且在一批次药液灌装工序末尾阶段,由于总的药液量不足,在对多个药瓶进行灌装药液时,很难保证药瓶内灌装的装量合格,对药液灌装量不合格的药瓶也必须剔除,再一次导致药品浪费。灌装系统在生产准备阶段的排空、尾液灌装阶段,一般都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处理,效率低、污染的风险大、药液的残留多。根据不同的装量规格和灌装头数,一般的残留量在500ml-2000ml不等。如果把残留药液很好的利用起来,根据2ml规格的药瓶装量,一个批次可以多生产出500-1000瓶左右的合格品,按市场价值100元/支计算,一个批次可多生产出市值5-10万的产品,一年按100个批次计算,可多生产出市值500-1000万的产品。对于高附加值的生物药和创新药,那产生的经济效益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药液浪费量的药液灌装装置的灌装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药液灌装装置的灌装方法,所述药液灌装装置包括前称重工位、灌装工位、后称重工位、分液容器和能移动的灌针架,所述分液容器底部倾斜设置并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出液口,所述灌针架上设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灌针,各所述出液口与各灌针分别通过软管连接,各所述软管上均设有灌装泵,所述灌装方法包括:前称重工位对空瓶进行前称重;各灌针移至称重工位上方;在称重工位上对药瓶进行定量灌装,并边称重边补液,使各药瓶中的药量达标;和/或,在称重工位上进行称重,并逐一灌装或者同步灌装,对灌装量不达标的药瓶由低位灌针补灌药液。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灌装方法还包括:药瓶输送至灌装工位,各灌针移至灌装工位上方进行定量灌装。所述逐一灌装为,相邻的灌针中,与分液容器上高位出液口连接的灌针先灌装,与分液容器上低位出液口连接的灌针再补液。所述分液容器中剩余部分药液采用与分液容器上最低位的出液口连接的灌针进行灌装。所述同步灌装为,所有灌针同时灌装,并进行边灌边称。与分液容器上最低位的出液口连接的灌针补液。所述药液灌装装置还包括供药装置、进液阀和缓冲罐,所述供药装置和缓冲罐通过进液管路连接,所述进液管路上设有进液阀,所述缓冲罐与分液容器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所述分液容器的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缓冲罐与分液容器的进液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所述分液容器的倾斜角为a,0°<a≤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药液灌装装置的灌装方法,药液灌装装置包括前称重工位、灌装工位、后称重工位、分液容器和能移动的灌针架,分液容器底部倾斜设置并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出液口,灌针架上设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灌针,各出液口与各灌针分别通过软管连接,各软管上均设有灌装泵,灌装方法包括:前称重工位对空瓶进行前称重;各灌针移至称重工位上方;在称重工位上对药瓶进行定量灌装,并边称重边补液,使各药瓶中的药量达标,如,在后称重工位上进行尾液灌装,各灌针均能用于定量灌装又能用于补灌,提高了补液效率,又如,在后称重工位上进行正常灌装生产,灌装和补灌均在后称重工位上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或,在后称重工位上进行称重,并逐一灌装,只到各灌针中无药液流出,从而减少了药液浪费量;或者同步灌装,对灌装量不达标的药瓶由低位灌针补灌药液,如分液容器内的尾液灌装时,各灌针先同步灌装,然后,再通过低位灌针对未达标的药瓶进行补灌,提高了尾液灌装的效率,也该减少了药液浪费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药液灌装装置在准备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药液灌装装置在正常定量灌装生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药液灌装装置在尾液灌装时的对比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药液灌装装置的分液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前称重工位;2、灌装工位;3、后称重工位;4、分液容器;41、出液口;42、进液口;5、灌针;6、软管;61、灌装泵;7、供药装置;8、进液阀;9、缓冲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至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药液灌装装置的灌装方法的一种实施例,药液灌装装置包括前称重工位1、灌装工位2、后称重工位3、分液容器4和能移动的灌针架,分液容器4底部倾斜设置并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出液口41,灌针架上设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灌针5,各出液口41与各灌针5分别通过软管6连接,各软管6上均设有灌装泵61,灌装方法包括:前称重工位1对空瓶进行前称重;各灌针5移至后称重工位3上方;在后称重工位3上对药瓶进行定量灌装,并边称重边补液,使各药瓶中的药量达标;如,在后称重工位3上进行尾液灌装,各灌针5均能用于定量灌装又能用于补灌,提高了补液效率;又如,在后称重工位3上进行正常灌装生产,灌装和补灌均在后称重工位3上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或,在后称重工位3上进行称重,并逐一灌装,只到各灌针5中无药液流出,从而减少了药液浪费量;或者同步灌装,对灌装量不达标的药瓶由低位灌针5补灌药液,如分液容器4内的尾液灌装时,各灌针5先同步灌装,然后,再通过低位灌针5对未达标的药瓶进行补灌,提高了尾液灌装的效率,也该减少了药液浪费量。当然,上述在后称重工位3上进行的步骤也可以在前称重工位1上进行。由于灌针5安装在灌针架上,使得各灌针5能够随着灌针架调节位置,即能够移位至灌装工位2上进行灌装操作,也能够移位至后称重工位3上进行补液操作,从而不需要再增加补液机构,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同时,各灌针5均可用来进行补液,增加了补液效率。本实施例中,灌装方法还包括:药瓶输送至灌装工位2,各灌针5移至灌装工位2上方进行定量灌装。如,先在灌装工位2上进行正常定量灌装生产,再在后称重工位3上进行尾液灌装,提高整体灌装效率。本实施例中,逐一灌装为,相邻的灌针5中,与分液容器4上高位出液口41连接的灌针5先灌装,与分液容器4上低位出液口41连接的灌针5再补液。具体地,各灌针5沿药瓶的输送方向F先后布置成一排,并随着灌针架的移动而整体移动,相邻的灌针5中,前面的灌针5与分液容器4上低位出液口41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液灌装装置的灌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灌装装置包括前称重工位(1)、灌装工位(2)、后称重工位(3)、分液容器(4)和能移动的灌针架,所述分液容器(4)底部倾斜设置并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出液口(41),所述灌针架上设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灌针(5),各所述出液口(41)与各灌针(5)分别通过软管(6)连接,各所述软管(6)上均设有灌装泵(61),所述灌装方法包括:/n前称重工位(1)对空瓶进行前称重;/n各灌针(5)移至称重工位上方;/n在称重工位上对药瓶进行定量灌装,并边称重边补液,使各药瓶中的药量达标;/n和/或,在称重工位上进行称重,并逐一灌装或者同步灌装,对灌装量不达标的药瓶由低位灌针(5)补灌药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液灌装装置的灌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灌装装置包括前称重工位(1)、灌装工位(2)、后称重工位(3)、分液容器(4)和能移动的灌针架,所述分液容器(4)底部倾斜设置并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出液口(41),所述灌针架上设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灌针(5),各所述出液口(41)与各灌针(5)分别通过软管(6)连接,各所述软管(6)上均设有灌装泵(61),所述灌装方法包括:
前称重工位(1)对空瓶进行前称重;
各灌针(5)移至称重工位上方;
在称重工位上对药瓶进行定量灌装,并边称重边补液,使各药瓶中的药量达标;
和/或,在称重工位上进行称重,并逐一灌装或者同步灌装,对灌装量不达标的药瓶由低位灌针(5)补灌药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灌装装置的灌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方法还包括:药瓶输送至灌装工位(2),各灌针(5)移至灌装工位(2)上方进行定量灌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灌装装置的灌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逐一灌装为,相邻的灌针(5)中,与分液容器(4)上高位出液口(41)连接的灌针(5)先灌装,与分液容器(4)上低位出液口(41)连接的灌针(5)再补液。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伟柏天桥李杰龙煌辉易波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