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联式柔性驱动的仿生机器鱼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机器鱼,特别是涉及一种串联式柔性驱动的仿生机器鱼。
技术介绍
相较于采用螺旋桨结构驱动的水下潜器,模仿真实鱼类游动的仿生机器鱼具有噪声小、效率高和灵活度高等显著的优点,仿生机器鱼越来越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目前大部分的仿生机器鱼都是采用多关节尾部的驱动方式,一个电机驱动一个关节,从而提供一个摆动的自由度,自由度越多,拟合效果越好,即模仿效果越好。然而,这样的驱动方式有着明显的不足,当关节的数量较少时,机器鱼的游动姿态的连续性差,尾部动作僵硬;当关节的数量较多时,电机的协同控制复杂,而且稳定性变差。因此,以较少的电机驱动柔软连贯游动的柔性驱动方式受到人们的关注。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多模态仿生拉线机器鱼的CPG控制方法及机器鱼(公开号CN110937092A),该专利通过舵机交替地牵拉鱼体左右两侧的拉线,左右两侧的拉线交替地拉紧,进而牵动鱼尾相应地左右摆动。但是由于其两侧的拉线贯穿整条尾部并依靠单个舵机牵动拉线,所以这会使得鱼尾左右两侧在同一时刻仅有一侧受力收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联式柔性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包括鱼头(1)以及鱼尾(4),所述鱼头(1)和所述鱼尾(4)分别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舱(8)以及动力舱(12),所述密封舱(8)和所述动力舱(1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或第二腔体内,所述密封舱(8)内设置有姿态调节机构(9)、锂电池(10)以及控制装置(11),所述动力舱(12)内设置有前舵机组以及后舵机组,所述前舵机组一端连接所述后舵机组、另一端连接所述姿态调节机构(9),所述后舵机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鱼尾的尾端,所述控制装置(11)分别与所述姿态调节机构(9)和所述锂电池(10)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式柔性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包括鱼头(1)以及鱼尾(4),所述鱼头(1)和所述鱼尾(4)分别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舱(8)以及动力舱(12),所述密封舱(8)和所述动力舱(1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或第二腔体内,所述密封舱(8)内设置有姿态调节机构(9)、锂电池(10)以及控制装置(11),所述动力舱(12)内设置有前舵机组以及后舵机组,所述前舵机组一端连接所述后舵机组、另一端连接所述姿态调节机构(9),所述后舵机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鱼尾的尾端,所述控制装置(11)分别与所述姿态调节机构(9)和所述锂电池(10)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1)用于控制所述姿态调节机构(9)运动,从而控制所述动力舱(12)运动,进而带动所述鱼尾(4)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柔性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头(1)前端设置有激光测距器(6)和摄像头(7),所述鱼头(1)外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胸鳍(5),所述鱼头(1)顶面设置有背鳍(2),所述鱼头(1)后端设置有前舵机固定槽(13),通过所述前舵机固定槽(13)将所述姿态调节机构(9)与所述动力舱(12)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式柔性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距器(6)和所述摄像头(7)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1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联式柔性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表面与所述密封舱(8)外表面之间设置有防水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式柔性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节机构(9)包括电机(22)、固定架(23)、滑轮(24)、滑杆(25)、配重块(26)、滑块(27)以及丝杆(28),所述电机(22)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3)后端,所述丝杆(28)一端固设于所述电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