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组装的一体式直流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组装的一体式直流充电桩。
技术介绍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导引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增加,与之相对的充电基础设施配套却发展较慢。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发展的基础设施,市场需求与日俱增,提高充电桩的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与此同时,由于电动汽车一体式充电桩将动力输入单元、弱电控制计量部分、功率变换单元、动力输出单元、人机操作部分等集成到一套钣金外壳内部。常规充电桩的装配采用直接将元器件安装到桩体内部,然后在充电桩上进行相应的接线工作。各种铜排及电气元件的安装对于紧固力矩有特定的要求以保证足够的紧固强度及电气可靠性,狭小空间难以保证工具的正确使用。受限于内部空间,难于进行强弱电布线、难于进行元器件的紧固装配,无法保证元器件装配可靠性,同时造成整体装配效率较低。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充电桩的设计方法及元器件布置方式,以保证生产效率,提高装配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模块化组装的一体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组装的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包含动力输入单元05、弱电控制计量部分03、功率变换单元04、动力输出单元06、人机操作部分01,各模组单元组件可以单独拆卸,其中动力输入单元05、弱电控制计量部分03、功率变换单元04、动力输出单元06和人机操作部分01之间预留强电或弱电的接线供相互连接,人机操作部分01安装到充电桩的正门上,动力输入单元05固定于充电桩正门下部位置,弱电控制计量部分03固定于充电桩正门上部位置,其下部紧挨着动力输入单元05,功率变换单元04贯通于充电桩下部左右两侧位置,动力输出单元06固定于充电桩背面上部位置,模组单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组装的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包含动力输入单元05、弱电控制计量部分03、功率变换单元04、动力输出单元06、人机操作部分01,各模组单元组件可以单独拆卸,其中动力输入单元05、弱电控制计量部分03、功率变换单元04、动力输出单元06和人机操作部分01之间预留强电或弱电的接线供相互连接,人机操作部分01安装到充电桩的正门上,动力输入单元05固定于充电桩正门下部位置,弱电控制计量部分03固定于充电桩正门上部位置,其下部紧挨着动力输入单元05,功率变换单元04贯通于充电桩下部左右两侧位置,动力输出单元06固定于充电桩背面上部位置,模组单元组件通过螺丝固定到充电桩钣金结构02上,保证充电桩的正常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装的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入单元05包含强电塑壳断路器12、模组输入控制接触器13、浪涌保护器11、弱电控制断路器10、电源模块09、直流电能表08、线槽15、载流铜排14、安装导轨16及强电钣金安装板32,强电塑壳断路器12、模组输入控制接触器13、浪涌保护器11、弱电控制断路器10、电源模块09、直流电能表08安装到强电钣金安装板32上,直流电能表08采用端子和端子面对面的方式安装到强电钣金安装板32的上部,电源模块09采用端子和端子面对面的方式安装于直流电能表08的下方,电源模块09及直流电能表08之间设计有线槽便于线束的约束,强电塑壳断路器12安装于强电钣金安装板32下方中部位置,强电塑壳断路器12左侧安装有模组输入控制接触器13,右侧安装有浪涌保护器11、弱电控制断路器10和安装导轨16,以上所述元器件相关位置保证弱电接线距离最短,有助于强电进入充电桩内部的电缆接线,做到了强弱电分离,载流铜排14设计到强电钣金安装板32上提高装配可靠性,强电塑壳断路器12在流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华,徐鹏飞,王庆园,李国富,张建,李伟,吴雪梅,卢峰,林志超,程艳艳,叶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科远国网电力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