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量传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能量传输装置,特别是用于电动车辆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系统(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的电磁耦合参数会随着车辆的移动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原本处于谐振状态下的系统失谐,这样不但增加了开关器件的损耗,缩短了它的寿命,也减小了系统输出功率,降低了系统效率。如图1所示,当车辆移动经过发射线圈分段区时,发射线圈自感和互感会逐渐减小,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增大,接收线圈感应电压减小,导致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损耗均增大,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降低。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还存在原边线圈结构复杂,工程化难度大,原边线圈自感会随着电动汽车的位置变化发生变化,导致系统失谐,系统效率降低等不足。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16700.9,名称为《用于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的渗透型导轨结构》的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为201510502810.1,名称为《一种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磁场屏蔽装置》的专利申请是本申请的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量传输装置,包括能量发射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发射装置包括互感抑制线圈、能量发射线圈和互感补偿线圈;/n所述能量发射线圈至少为2个;/n所述互感抑制线圈和所述互感补偿线圈成对设置在相邻两个能量发射线圈的分段区,所述互感抑制线圈设置在所述能量发射线圈的下方,所述互感补偿线圈设置有所述能量发射线圈上方;/n所述能量发射装置通过所述能量发射线圈发射能量,所述能量接收通过能量接收线圈接收能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传输装置,包括能量发射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发射装置包括互感抑制线圈、能量发射线圈和互感补偿线圈;
所述能量发射线圈至少为2个;
所述互感抑制线圈和所述互感补偿线圈成对设置在相邻两个能量发射线圈的分段区,所述互感抑制线圈设置在所述能量发射线圈的下方,所述互感补偿线圈设置有所述能量发射线圈上方;
所述能量发射装置通过所述能量发射线圈发射能量,所述能量接收通过能量接收线圈接收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抑制线圈和所述互感补偿线圈的大小相同,重叠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发射装置还包括第一磁芯;所述第一磁芯设置在所述互感抑制线圈的下方;所述第一磁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所述能量发射线圈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接收装置包括能量接收线圈、第二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东,张志学,乐文韬,罗剑波,罗文广,周振邦,周凌波,杨德勇,许倍倍,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