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721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玻璃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及其制造工艺,包括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和所述内层玻璃之间设有粘接胶层,所述粘接胶层中均布有导电颗粒,所述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的两侧对称嵌合连接有第一封边胶条和第二封边胶条,所述第一封边胶条和所述第二封边胶条均为E型条结构,第一封边胶条和第二封边胶条的中间筋条均嵌入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中间筋条对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进行隔离,使得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形成相应的厚度,以便通过胶水的固化构成相应厚度的粘接胶层,以及通过设定厚度的粘接胶层容纳相应数量的导电颗粒,令其厚度一致性有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及其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玻璃
,具体为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防雾玻璃是一种特种规格的玻璃,防雾玻璃分为涂层防雾玻璃,电热防雾玻璃和纳米复合防雾;涂层防雾玻璃通过涂层微孔阻止雾层的形式,防雾涂层一般富含导电材料,可于镜面和玻璃做封孔处理,形成一种超亲水防静电抗菌剂,具有出色的防污、防雾、防静电效果;电热防雾玻璃通过电加热使镜面湿度升高,雾气快速蒸发,从而形成不了雾层,除此之外,市面上还有其他类型的防雾镜;纳米复合防雾玻璃利用纳米玻璃防雾膜利用物理和化学相与玻璃牢固的结合在一起,经过处理的玻璃表面具有亲水功能,由于水无法在基材表面形成水珠,而是形成均匀的水膜,从而达到防雾的效果;鉴于上述优点,防雾玻璃在汽车上也普遍采用。目前的汽车用防雾玻璃及其制造工艺存在下列问题:1、目前的汽车用防雾玻璃的的厚度和加热性能参差不齐,导致整体质量一致性差。2、目前的汽车用防雾玻璃的制造工艺采用常压粘接,压接强度低,导致生产效率和生产品质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及其制造工艺,解决了目前的汽车用防雾玻璃的的厚度和加热性能参差不齐,导致整体质量一致性差,以及防雾玻璃的制造压接强度低,生产效率低和生产品质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包括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和所述内层玻璃之间设有粘接胶层,所述粘接胶层中均布有导电颗粒,所述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的两侧对称嵌合连接有第一封边胶条和第二封边胶条,所述第一封边胶条和所述第二封边胶条均为E型条结构,第一封边胶条和第二封边胶条的中间筋条均嵌入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第一封边胶条和第二封边胶条两侧的边条分别包覆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的外侧,所述外层玻璃的正面气相沉积有疏水层,所述内层玻璃的正面喷涂连接有防静电涂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封边胶条的中间筋条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封边胶条的中间筋条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电性连接电源正极,所述第二导线电性连接电源负极,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通过均布的导电颗粒电性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层玻璃表面喷涂的疏水层为聚二甲硅氧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静电涂层为纳米氧化钛涂层或纳米氧化铬涂层或纳米氧化锌涂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颗粒为导电材料ITO,其规格为SnO2:In2O3为1:9。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的制造工艺,包括下列步骤:S1:胶水制备,在胶水中掺杂规格为SnO2:In2O3为1:9的ITO导电材料;S2:玻璃涂胶,在外层玻璃的一侧喷涂胶水A,在内层玻璃的一侧喷涂胶水B;S3:玻璃对接,将在外层玻璃喷涂胶水A的一侧与内层玻璃喷涂胶水B的一侧互相对接,并在二者完全对接前在其两侧分别嵌入第一封边胶条和第二封边胶条;S4:压制定型,将重合后的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在恒定定的压力下定型,使得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的厚度达到设定的尺寸;S5:烘烤固化,将压制状态的组合玻璃体放置烘箱中静置24小时,直至胶水A和胶水B完全融合固化构成粘接胶层;S6:静电层喷涂,将粘接玻璃的内层玻璃正面喷涂融合有纳米氧化钛或纳米氧化铬或纳米氧化锌的PU胶水,并再次放入烘箱中烘干;S7:气相沉积;将固化定型的两块粘接玻璃背靠背固定,保持两块粘接玻璃的外层玻璃朝外,然后放入气相沉积室中,对外层玻璃的表面沉积聚二甲硅氧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S3步骤中,对接时从一侧至另一侧缓慢压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S4步骤中,压接强度为每平方米18KN—20K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S5步骤和S6步骤中,烘干温度为80摄氏度—100摄氏度。(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及其制造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汽车用防雾玻璃及其制造工艺,通过中间筋条对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进行隔离,使得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形成相应的厚度,以便通过胶水的固化构成相应厚度的粘接胶层,以及通过设定厚度的粘接胶层容纳相应数量的导电颗粒,令其厚度一致性有保障。2、该汽车用防雾玻璃及其制造工艺,压合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时,压接强度为每平方米18KN—20KN,从而能够令二者之间的胶水A和胶水B充分融合,形成设定厚度的粘接胶层,大幅提升玻璃生产的效率和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和要求示意图。图中:1、外层玻璃;2、内层玻璃;3、粘接胶层;4、导电颗粒;5、第一封边胶条;501、第一导线;6、第二封边胶条;601、第二导线;7、疏水层;8、防静电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包括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之间设有粘接胶层3,粘接胶层3中均布有导电颗粒4,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的两侧对称嵌合连接有第一封边胶条5和第二封边胶条6,第一封边胶条5和第二封边胶条6均为E型条结构,第一封边胶条5和第二封边胶条6的中间筋条均嵌入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之间,第一封边胶条5和第二封边胶条6两侧的边条分别包覆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的外侧,外层玻璃1的正面气相沉积有疏水层7,内层玻璃2的正面喷涂连接有防静电涂层8。本实施例中,第一封边胶条5和第二封边胶条6利用其中间筋条对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进行隔离,使得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之间形成相应的厚度,以便通过胶水的固化构成相应厚度的粘接胶层3,以及通过设定厚度的粘接胶层3容纳相应数量的导电颗粒4;疏水层7能够很好地避免雾气和水汽粘附于汽车风挡玻璃上;防静电涂层8能够很好地防止汽车玻璃因为静电粘附的粉尘。具体的,第一封边胶条5的中间筋条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501,第二封边胶条6的中间筋条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线601,第一导线501电性连接电源正极,第二导线601电性连接电源负极,第一导线501与第二导线601通过均布的导电颗粒4电性连通。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强制性地去除汽车玻璃上的雾气时,将第一导线501和第二导线601分别接通汽车上的蓄电池,此时电流由第一导线501传导至粘接胶层3中的导电颗粒4,再由第二导线601返回形成电流回路,导电颗粒4在其自身电阻作用下发热,蒸发汽车玻璃上的雾气、水汽和雨雪。具体的,外层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包括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1)和所述内层玻璃(2)之间设有粘接胶层(3),所述粘接胶层(3)中均布有导电颗粒(4),所述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的两侧对称嵌合连接有第一封边胶条(5)和第二封边胶条(6),所述第一封边胶条(5)和所述第二封边胶条(6)均为E型条结构,第一封边胶条(5)和第二封边胶条(6)的中间筋条均嵌入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之间,第一封边胶条(5)和第二封边胶条(6)两侧的边条分别包覆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的外侧,所述外层玻璃(1)的正面气相沉积有疏水层(7),所述内层玻璃(2)的正面喷涂连接有防静电涂层(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包括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1)和所述内层玻璃(2)之间设有粘接胶层(3),所述粘接胶层(3)中均布有导电颗粒(4),所述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的两侧对称嵌合连接有第一封边胶条(5)和第二封边胶条(6),所述第一封边胶条(5)和所述第二封边胶条(6)均为E型条结构,第一封边胶条(5)和第二封边胶条(6)的中间筋条均嵌入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之间,第一封边胶条(5)和第二封边胶条(6)两侧的边条分别包覆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的外侧,所述外层玻璃(1)的正面气相沉积有疏水层(7),所述内层玻璃(2)的正面喷涂连接有防静电涂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边胶条(5)的中间筋条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501),所述第二封边胶条(6)的中间筋条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线(601),所述第一导线(501)电性连接电源正极,所述第二导线(601)电性连接电源负极,所述第一导线(501)与第二导线(601)通过均布的导电颗粒(4)电性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1)表面喷涂的疏水层(7)为聚二甲硅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涂层(8)为纳米氧化钛涂层或纳米氧化铬涂层或纳米氧化锌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颗粒(4)为导电材料ITO,其规格为SnO2:In2O3为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嵩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恒泰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