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玻混复合材料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玻混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工艺;裁剪工位,通过裁切机对碳玻混复合材料原料进行裁切;预成型工位,设置在所述裁剪工位输出端后,用于对裁切后碳玻混复合材料原料进行预成型加工;成型工位,设置在所述预成型工位后,对预成型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挤压注胶;产品切割工位,设置在所述成型工位后,对成型后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切割,输出成品;其中,所述裁剪工位、预成型工位、成型工位和所述产品切割工位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传递碳玻混复合材料的机械小车和机械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碳玻混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工艺,提高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参与成分,节省人力,极具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玻混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玻混复合材料加工的
,尤其涉及一种碳玻混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碳玻混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外壳部件,然而一般碳玻混复合材料加工过程繁琐,需要对碳玻混复合材料先进行预成型。碳玻混复合材料的生产加工是将多层复合材料先进行一个预先定型的过程,通过模具将柔软多层的复合材料预先完成一个形状的成型,再通过注入树脂等胶进行压力成型,最后在进行数控切割生产出成品。在整个工位中成型压机以及其配套模具、加热、液压等系统都由其压机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现有技术中,碳玻混复合材料成型加工一般属于半自动加工,需要人工采用,这导致碳玻混复合材料成型加工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较低。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碳玻混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工艺,提高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参与成分,节省人力,极具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碳玻混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工艺,提高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参与成分,节省人力,极具实用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裁剪工位,通过裁切机对碳玻混复合材料原料进行裁切;预成型工位,设置在所述裁剪工位输出端后,用于对裁切后碳玻混复合材料原料进行预成型加工;成型工位,设置在所述预成型工位后,对预成型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挤压注胶;及产品切割工位,设置在所述成型工位后,对成型后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切割,输出成品;其中,所述裁剪工位、预成型工位、成型工位和所述产品切割工位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传递碳玻混复合材料的机械小车和机械手。进一步地,所述预成型工位包括压模工位;所述压模工位内部设置有预成型压模机;所述预成型压模机用于对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挤压成型。进一步地,所述预成型压模机输入端前设置有加热机;所述加热机对即将预成型压模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加热软化。进一步地,所述压模工位还包括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与所述加热机和所述预成型压模机依次连接,用于向两者输送碳玻混复合材料。进一步地,所述预成型工位还包括初步切割工位;所述初步切割工位设置在所述压模工位后,用于对挤压成型后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切割,形成产品雏形。进一步地,所述初步切割工位包括超声波切割工台。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工位包括成型压机;所述成型压机内部设置有成型模具和模温机。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压机一侧连接有注胶机;所述注胶机用于当所述成型压机挤压碳玻混复合材料时,向碳玻混复合材料注胶。进一步地,所述产品切割工位内部设置有吸尘结构,用于清理切割废料。进一步地,还包括成品贮存区;所述成品贮存区设置在所述产品切割工位旁,用于贮存切割完成的成品。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各个工位中增加机械手和机械小车,提高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参与成分,节省人力,极具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碳玻混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工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碳玻混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工艺的压模工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碳玻混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工艺的成型工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裁剪工位1、压模工位2、初步切割工位3、成型工位4、产品切割工位5、机械小车6、机械手7、成品贮存区8、运输装置21、加热机22、预成型压模机23、成型压机41和注胶机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碳玻混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工艺,如图1~3所示,包括:裁剪工位1,通过裁切机对碳玻混复合材料原料进行裁切;预成型工位,设置在所述裁剪工位1输出端后,用于对裁切后碳玻混复合材料原料进行预成型加工;成型工位4,设置在所述预成型工位后,对预成型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挤压注胶;及产品切割工位5,设置在所述成型工位4后,对成型后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切割,输出成品;其中,所述裁剪工位1、预成型工位、成型工位4和所述产品切割工位5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传递碳玻混复合材料的机械小车6和机械手7。具体的,裁剪工位1先对碳玻混复合材料原料卷进行放卷,并根据加工要求来切割;切割完成后,由机械手7抓取,传递至预成型工位。在预成型加工后,由机械小车6将碳玻混复合材料传递至成型工位4;成型工位4是在产品的成型过程中成型是最为关键的工序,将产品材料由预成型复合材料转为成型结构件。结构件成型过程中,复合材料与树脂之间的结合是在模具之中完成。成型完成后,由机械小车6将成型的复合材料运输至产品切割工位5,在产品上进行切割打孔等操作,最后输出成品。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3所示,所述预成型工位包括压模工位2;所述压模工位2内部设置有预成型压模机23;所述预成型压模机23用于对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挤压成型。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3所示,所述预成型压模机23输入端前设置有加热机22;所述加热机22对即将预成型压模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加热软化。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3所示,所述压模工位2还包括运输装置21;所述运输装置21与所述加热机22和所述预成型压模机23依次连接,用于向两者输送碳玻混复合材料。具体的,碳玻混复合材料从裁切工位1通过机械手7传递至运输机构21上;再通过运输机构21运输,使得碳玻混复合材料进加热机22加热软化后进入预成型压模机23中挤压。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3所示,所述预成型工位还包括初步切割工位3;所述初步切割工位3设置在所述压模工位2后,用于对挤压成型后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切割,形成产品雏形。具体的,初步切割工位3是对预成型件进行的一次加工,按照模具的形状尽可能多的切割掉多余的碳玻混复合材料,减少下一步成型时产品复合材料的过多照成的胶液与复合材料成型影响。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3所示,所述初步切割工位3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玻混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n裁剪工位(1),通过裁切机对碳玻混复合材料原料进行裁切;/n预成型工位,设置在所述裁剪工位(1)输出端后,用于对裁切后碳玻混复合材料原料进行预成型加工;/n成型工位(4),设置在所述预成型工位后,对预成型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挤压注胶;及/n产品切割工位(5),设置在所述成型工位(4)后,对成型后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切割,输出成品;/n其中,所述裁剪工位(1)、预成型工位、成型工位(4)和所述产品切割工位(5)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传递碳玻混复合材料的机械小车(6)和机械手(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玻混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裁剪工位(1),通过裁切机对碳玻混复合材料原料进行裁切;
预成型工位,设置在所述裁剪工位(1)输出端后,用于对裁切后碳玻混复合材料原料进行预成型加工;
成型工位(4),设置在所述预成型工位后,对预成型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挤压注胶;及
产品切割工位(5),设置在所述成型工位(4)后,对成型后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切割,输出成品;
其中,所述裁剪工位(1)、预成型工位、成型工位(4)和所述产品切割工位(5)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传递碳玻混复合材料的机械小车(6)和机械手(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成型工位包括压模工位(2);所述压模工位(2)内部设置有预成型压模机(23);所述预成型压模机(23)用于对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挤压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成型压模机(23)输入端前设置有加热机(22);所述加热机(22)对即将预成型压模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进行加热软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玻混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工位(2)还包括运输装置(21);所述运输装置(21)与所述加热机(22)和所述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昆伦,季小强,徐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