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5677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7
一种采用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的方法,以热固性树脂浸胶液浸渍连续纤维束制得预浸胶纤维束,再使用热塑性树脂上浆剂喷涂或涂刷于预浸胶纤维束表面,制得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这种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可用于各种类型的三维编织机编织成不同形状的复合材料预制件,固化后得到树脂含量稳定、分布均匀,纤维体积含量稳定的高质量复合材料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热固性预浸胶纤维束在用于机器编织复合材料毛坯件时存在的易刮毛、易断纱等问题,采用热塑性树脂对预浸胶纤维束进行上浆,在对预浸胶纤维束起到保护、集束作用的同时,增韧复合材料,制得了可通过机器三维编织制备的高性能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易操作、韧性好及强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的方法。技术背景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是上世纪60年代为取代航空领域高温合金,借鉴编织的原理所发展出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可以通过编织技术制得结构复杂、近净成型的预制毛坯件,减少原料消耗、零件加工和机构联接;同时,由于纤维增强体在空间内分布均匀、结构完整,因此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具有极为优异的力学性能。目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常用真空浸渍或闭模成型工艺(RTM)制备。RTM工艺是在模具型腔内预先铺放纤维纱,合模后,将树脂注入型腔内浸渍纤维纱,固化成型后脱模得到所需制件的一种工艺。采用RTM工艺制备的制品尺寸精确、性能稳定,且RTM工艺注胶及固化均在合模状态下进行,减少了操作者与有害物质的接触,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但RTM工艺注胶在合模后进行,因此会出现纤维浸渍不够充分的问题。采用先将纤维纱浸渍树脂基体制备预浸纱,然后通过自动铺丝技术或干法缠绕制成复合材料毛坯件,最后固化成型的方法,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的方法,先制得预浸胶纤维束,而后采用热塑性树脂上浆预浸胶纤维束,再进行三维编织和固化成型;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以室温(20±5℃)下呈固态或半固态的热固性树脂为原材料,使用磁力搅拌器将热固性树脂搅拌加热熔融,加热温度为50~160℃,搅拌速率为200~1000rpm,制得热固性树脂浸胶液;/n步骤二: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加热,加热温度为20~150℃,搅拌速率为200~1000rpm,将热塑性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得热塑性树脂上浆剂,其中热塑性树脂的浓度为5~25wt%;/n步骤三:使用预浸胶机,在0.5~2m/min的牵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的方法,先制得预浸胶纤维束,而后采用热塑性树脂上浆预浸胶纤维束,再进行三维编织和固化成型;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室温(20±5℃)下呈固态或半固态的热固性树脂为原材料,使用磁力搅拌器将热固性树脂搅拌加热熔融,加热温度为50~160℃,搅拌速率为200~1000rpm,制得热固性树脂浸胶液;
步骤二: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加热,加热温度为20~150℃,搅拌速率为200~1000rpm,将热塑性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得热塑性树脂上浆剂,其中热塑性树脂的浓度为5~25wt%;
步骤三:使用预浸胶机,在0.5~2m/min的牵引速率和50~160℃的加热温度下将连续纤维束浸渍步骤一制得的热固性树脂浸胶液,冷却至室温后,制得树脂含量为28~33wt%的预浸胶纤维束;
步骤四:使用喷涂或浸涂工艺,将固含量为3~10wt%的热塑性树脂上浆剂涂覆于预浸胶纤维束表面,待溶剂挥发完全后,涂层厚度为50-500微米,制得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
步骤五:将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编织成复合材料预制件,所用工具为三维编织机;
步骤六:将复合材料预制件装入成型模具,在固化设备中加热加压固化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得高性能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其中加压压力为0~3MPa,加热温度为20~250℃,加热时间2-12小时,根据不同的热固性树脂的特性采用分段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热固性树脂为环氧树脂、苯并噁嗪树脂、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苯砜树脂、聚苯并咪唑树脂、氰酸酯树脂、聚喹噁啉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配制的混合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热塑性树脂为聚醚醚酮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乳酸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苯硫醚树脂或聚醚酰亚胺树脂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醇、丙酮、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配制的混合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连续纤维束为玻璃纤维、碳纤维、凯夫拉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等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的固化设备包括高温试验箱或热压罐。


7.一种采用热塑性树脂上浆三维编织用预浸胶纤维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按照20:80的质量比在室温下称取环氧树脂和氰酸酯树脂混合,在150℃的加热温度和200rpm的搅拌速率下搅拌均匀制得热固性树脂浸胶液;
2)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配制10wt%的聚醚砜溶液,在100℃的加热温度和300rpm的搅拌速率下搅拌溶解制得热塑性树脂上浆剂;
3)利用浸胶机,以步骤1)制得的热固性树脂浸胶液在150℃的加热温度和0.5m/min的牵引速率下浸渍连续玻璃纤维,冷却至室温后绕卷,制得预浸胶玻璃纤维束;
4)使用喷壶,在预浸胶玻璃纤维束表面喷涂步骤2)制得的热塑性树脂上浆剂,待溶剂挥发完全后,涂层厚度为500微米,绕卷制得聚醚砜上浆预浸胶玻璃纤维束;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培俊王临江张宁冀有志雷艳妮刘亲亲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