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栋专利>正文

一种杠杆联动型混凝土模板用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663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杠杆联动型混凝土模板用固定机构,驱动轴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同轴一体相连的主动轴段、过渡轴段、连接轴段,过渡轴段伸入轴套内而与之转动配合,该轴套通过连接桥与所述基座套圈固接为一体;连接轴段同轴地固接于螺纹盘上表面;外抓钩其中一段固接于所述基座套圈的外壁上,另一段跨过混凝土模腔后竖直朝下地紧贴混凝土模腔的外弧形模板上;内顶杆的球头状端处还固接有向上延伸的撬动杆,该撬动杆的自由端在一个复位弹性件的顶推作用下始终与一根杠杆光滑接触,杠杆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道U型缺口,U型缺口套在所述外抓钩其中一段固接的凸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固定机构可以对弧形的预制件的模板进行有效的加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杠杆联动型混凝土模板用固定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施工用模板加固技术,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杠杆联动型混凝土模板用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浇筑时,通常需要用模板围成混凝土预制件的形状,组成混凝土模腔,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实际工程中,有一种混凝土预制件呈圆弧形,其主要用于参与组装形成花瓣式样的绿化带,因此,需要多一次性浇筑多个这种混凝土预制件,而这种预制件与常见的横梁这些不同,其呈弧形状,且呈批量浇筑,直接将现有的内弧形模板和外弧形模板通过端模板固接成一体后,在朝模腔内浇筑时因膨胀力而容易松动甚至散架,导致混凝土预制件变形甚至直接崩溃,尤其是在浇筑完混凝土后对混凝土进行振荡捣匀时,模板更容易松散分离,而目前对模腔模板的支护固定通常是直接采用临时的木条甚至砖头等从模腔外侧朝内随机地支撑住模板,一方面,各模段所受的压紧支撑力不均匀,固定效果并不好,另一方面对模板的支护固定施工繁琐而不规范,现场各支撑件凌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现场施工造成不便,尤其对于大批量的预制件浇筑成型,零散的模板支护零件、料头更是杂乱不堪,难以管理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杠杆联动型混凝土模板用固定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弧形混凝土预制件的模板容易松动且不便于施工管理的问题,尤其适用于混凝土模腔宽度较窄的模板固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杠杆联动型混凝土模板用固定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基座套圈以及外抓钩和内顶杆,驱动部件同轴地设置在基座套圈内;驱动部件,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驱动轴、摩擦套、轴套、螺纹盘,所述驱动轴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同轴一体相连的主动轴段、过渡轴段、连接轴段,所述主动轴段的内部沿其径向设有若干能伸缩的顶推弹簧,所有顶推弹簧以主动轴段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形阵列,顶推弹簧一端固定于主动轴段内,另一端连接有摩擦瓦,所述摩擦瓦一侧位于主动轴段内,另一侧位于套设在主动轴段外的所述摩擦套内壁开设的环形槽内,且摩擦瓦在所述顶推弹簧作用下与所述环形槽的槽底挤压、摩擦接触,以使得转动主动轴段时所述摩擦套在预定扭矩内能与主动轴段一起同步转动,且所述摩擦套外壁上固接的一根悬臂能紧贴在混凝土模腔其中一端的端模板上;所述过渡轴段伸入所述轴套内而与之转动配合,该轴套通过连接桥与所述基座套圈固接为一体;所述连接轴段同轴地固接于所述螺纹盘上表面,螺纹盘下表面与一个凌空架设在基座套圈中央的支撑球光滑接触;所述外抓钩呈┌型结构,外抓钩其中一段固接于所述基座套圈的外壁上,另一段跨过混凝土模腔后竖直朝下地紧贴混凝土模腔的外弧形模板上;所述内顶杆滑动地贯穿基座套圈,内顶杆的其中一段上设有螺纹且与所述螺纹盘上的平面螺纹配合,另一段的球头状端部与所述混凝土模腔的内弧形模板光滑接触,并且靠该球头状端处还固接有向上延伸的撬动杆,该撬动杆的自由端在一个复位弹性件的顶推作用下始终与一根杠杆光滑接触,所述杠杆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道U型缺口,杠杆中部通过铰接轴铰接于与基座套圈固接的挑杆上,且所述U型缺口套在所述外抓钩其中一段固接的凸销上,以使得内顶杆朝内弧形模板移动过程中,所述撬动杆推动杠杆以铰接轴为支点撬动外抓钩朝基座套圈内侧移动;所有内顶杆和所有外抓钩均沿着基座套圈的径向设置,且各自均以基座套圈的圆心为中心在混凝土模腔所处的扇形区域内呈圆形阵列,以使得所述螺纹盘旋转时所有内顶杆同时朝所述内弧形模板伸出并将其顶紧。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主动轴来驱动内顶杆和悬臂分别从模板的径向和圆周方向压紧固定,从而巧妙地实现对整个混凝土模腔的混凝土模板固定,令混凝土模板被牢牢地固定住,不会出现模腔散架和过度变形的情况,而内顶杆又同时带动外抓钩移动,使得二者相向运动,快速形成对混凝土两弧形模板的夹持力。本专利技术采用主动轴段与摩擦套之间的顶推弹簧主导的过载式打滑配合,其能使得内顶杆和悬臂联动控制的同时而悬臂压紧到位后又不干涉螺纹盘继续转动时推动内顶杆的进给运动,并且,若是进一步在内顶杆朝内弧形模板的一端处套设有顶紧弹簧,内顶杆通过该顶紧弹簧将内弧形板顶紧的结构下,内顶杆和悬臂联动控制的同时不会因为其中一个顶紧到位后另一个无法继续朝顶紧方向移动,可以真正实现联动压紧固定却又互不干涉。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通过一个加工有平面螺纹的螺纹盘带动内顶杆,就一举实现了对模板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双向联动固定控制,夹紧力形成的固定效果能更快地被达到,结构非常简单,易于维护和推广,平面尤其是适用于大型的弧形混凝土预制件的批量生产,平面螺纹可以提供足够的推动力和伸缩行程,对两模板能十分快速地夹紧固定,对于混凝土模腔宽度较窄的模板固定非常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俯视图;图3为图1中II处的放大视图;图4为其中一种外抓钩压紧外弧形模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基座套圈1、外抓钩2、内顶杆3、主动轴段4、摩擦套5、摩擦瓦6、顶推弹簧7、过渡轴段8、轴套9、连接桥10、连接轴段11、螺纹盘12、支撑球13、悬臂14、外弧形模板15、内弧形模板16、脚踏板17、端部固定板18、端模板19、顶紧弹簧20、芯轴21、滚筒22、辅助支撑板23、撬动杆24、杠杆25、铰接轴26、凸销27、滚轮28、复位弹性件2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杠杆联动型混凝土模板用固定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基座套圈1以及外抓钩2和内顶杆3,驱动部件同轴地设置在基座套圈1内。本驱动部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驱动轴、摩擦套5、轴套9、螺纹盘12,驱动轴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同轴一体相连的主动轴段4、过渡轴段8、连接轴段11,所述主动轴段4的内部沿其径向设有若干能伸缩的顶推弹簧7,所有顶推弹簧7以主动轴段4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形阵列,顶推弹簧7一端固定于主动轴段4内,另一端连接有摩擦瓦6。摩擦瓦6为瓦片状,其弧度与所述环形槽的槽底相一致,所述摩擦瓦6一侧位于主动轴段4内,另一侧位于套设在主动轴段4外的所述摩擦套5内壁开设的环形槽内,且摩擦瓦6在所述顶推弹簧7作用下与所述环形槽的槽底挤压、摩擦接触,具体制作时可以采用一些现有的耐磨材料制成,以使得转动主动轴段4时所述摩擦套5在预定扭矩内能与主动轴段4一起同步转动,且所述摩擦套5外壁上固接的一根悬臂14能紧贴在混凝土模腔其中一端的端模板19上,该悬臂14大体呈L型,其自由端能紧贴在混凝土模腔其中一端的端模板19上,以将其压紧。所述过渡轴段8伸入所述轴套9内而与之转动配合,该轴套9通过连接桥10与所述基座套圈1固接为一体。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轴段11同轴地固接于所述螺纹盘12上表面,螺纹盘12下表面与一个凌空架设在基座套圈1中央的支撑球13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杠杆联动型混凝土模板用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件、基座套圈以及外抓钩和内顶杆,驱动部件同轴地设置在基座套圈内;/n驱动部件,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驱动轴、摩擦套、轴套、螺纹盘,所述驱动轴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同轴一体相连的主动轴段、过渡轴段、连接轴段,所述主动轴段的内部沿其径向设有若干能伸缩的顶推弹簧,所有顶推弹簧以主动轴段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形阵列,顶推弹簧一端固定于主动轴段内,另一端连接有摩擦瓦,所述摩擦瓦一侧位于主动轴段内,另一侧位于套设在主动轴段外的所述摩擦套内壁开设的环形槽内,且摩擦瓦在所述顶推弹簧作用下与所述环形槽的槽底挤压、摩擦接触,以使得转动主动轴段时所述摩擦套在预定扭矩内能与主动轴段一起同步转动,且所述摩擦套外壁上固接的一根悬臂能紧贴在混凝土模腔其中一端的端模板上;所述过渡轴段伸入所述轴套内而与之转动配合,该轴套通过连接桥与所述基座套圈固接为一体;所述连接轴段同轴地固接于所述螺纹盘上表面,螺纹盘下表面与一个凌空架设在基座套圈中央的支撑球光滑接触;/n所述外抓钩呈┌型结构,外抓钩其中一段固接于所述基座套圈的外壁上,另一段跨过混凝土模腔后竖直朝下地紧贴混凝土模腔的外弧形模板上;所述内顶杆滑动地贯穿基座套圈,内顶杆的其中一段上设有螺纹且与所述螺纹盘上的平面螺纹配合,另一段的球头状端部与所述混凝土模腔的内弧形模板光滑接触,并且靠该球头状端处还固接有向上延伸的撬动杆,该撬动杆的自由端在一个复位弹性件的顶推作用下始终与一根杠杆光滑接触,所述杠杆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道U型缺口,杠杆中部通过铰接轴铰接于与基座套圈固接的挑杆上,且所述U型缺口套在所述外抓钩其中一段固接的凸销上,以使得内顶杆朝内弧形模板移动过程中,所述撬动杆推动杠杆以铰接轴为支点撬动外抓钩朝基座套圈内侧移动;所有内顶杆和所有外抓钩均沿着基座套圈的径向设置,且各自均以基座套圈的圆心为中心在混凝土模腔所处的扇形区域内呈圆形阵列,以使得所述螺纹盘旋转时所有内顶杆同时朝所述内弧形模板伸出并将其顶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杠杆联动型混凝土模板用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件、基座套圈以及外抓钩和内顶杆,驱动部件同轴地设置在基座套圈内;
驱动部件,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驱动轴、摩擦套、轴套、螺纹盘,所述驱动轴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同轴一体相连的主动轴段、过渡轴段、连接轴段,所述主动轴段的内部沿其径向设有若干能伸缩的顶推弹簧,所有顶推弹簧以主动轴段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形阵列,顶推弹簧一端固定于主动轴段内,另一端连接有摩擦瓦,所述摩擦瓦一侧位于主动轴段内,另一侧位于套设在主动轴段外的所述摩擦套内壁开设的环形槽内,且摩擦瓦在所述顶推弹簧作用下与所述环形槽的槽底挤压、摩擦接触,以使得转动主动轴段时所述摩擦套在预定扭矩内能与主动轴段一起同步转动,且所述摩擦套外壁上固接的一根悬臂能紧贴在混凝土模腔其中一端的端模板上;所述过渡轴段伸入所述轴套内而与之转动配合,该轴套通过连接桥与所述基座套圈固接为一体;所述连接轴段同轴地固接于所述螺纹盘上表面,螺纹盘下表面与一个凌空架设在基座套圈中央的支撑球光滑接触;
所述外抓钩呈┌型结构,外抓钩其中一段固接于所述基座套圈的外壁上,另一段跨过混凝土模腔后竖直朝下地紧贴混凝土模腔的外弧形模板上;所述内顶杆滑动地贯穿基座套圈,内顶杆的其中一段上设有螺纹且与所述螺纹盘上的平面螺纹配合,另一段的球头状端部与所述混凝土模腔的内弧形模板光滑接触,并且靠该球头状端处还固接有向上延伸的撬动杆,该撬动杆的自由端在一个复位弹性件的顶推作用下始终与一根杠杆光滑接触,所述杠杆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道U型缺口,杠杆中部通过铰接轴铰接于与基座套圈固接的挑杆上,且所述U型缺口套在所述外抓钩其中一段固接的凸销上,以使得内顶杆朝内弧形模板移动过程中,所述撬动杆推动杠杆以铰接轴为支点撬动外抓钩朝基座套圈内侧移动;所有内顶杆和所有外抓钩均沿着基座套圈的径向设置,且各自均以基座套圈的圆心为中心在混凝土模腔所处的扇形区域内呈圆形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栋贾德岭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