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楼板模具及楼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预制件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楼板模具及楼板。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就是由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相较于传统的建筑缓慢的施工进度,装配式建筑只需要将建筑的楼板及墙板等结构通过预制模具以预制构件的形式预先制作出来,然后运送到工地上进行装配即可,有效的加快了建筑的施工进度。授权公告号为CN20964900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叠合楼板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由边模围成的框架结构,模具本体的两端设置有凹槽模,凹槽模的两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边模上;凹槽模的固定板为长条形,固定板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截面为梯形的凸块;边模包括左边模、右边模、前边模和后边模,左、右边模对称设置,前、后边模对称设置,左边模、前边模、右边模和后边模通过螺栓组件依次连接成方形的框架结构;左边模和右边模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分别设置为斜面结构。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左边模、前边模、右边模和后边模通过螺栓组件依次连接成方形的框架结构,并且左边模和右边模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分别设置为斜面结构,使得整个边模能够实现方便快速地拆装,但是上述结构只适用于矩形的预制楼板,对于一些形状不规则或者缺角的楼板,则难以满足生产需求,而现在这些形状不规则或者缺角的预制楼板的生产模具结构复杂,安装拆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楼板模具及楼板,模具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能够适用于形状不规则或者缺角的预制楼板加工需求。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制楼板模具,包括台模、设置于台模上的端模以及连接在端模端部的缺角模;所述端模置于台模上浇筑区域的最外圈;所述缺角模包括至少两个单模板,所述单模板转动连接在与其最近的端模连接;相邻的所述端模之间的连接夹角、端模与单模板之间的连接夹角以及相邻的单模板之间的连接夹角处都设置有角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角连接件卡接在连接夹角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台模上,将端模和缺角模围成一个浇筑区域,端模设置在最外圈,缺角模连接在端模之间的拐角处,端模与单模板的连接处为转动连接,二者的夹角可灵活调节,使得本模具适用范围广;相邻的端模之间的连接夹角、端模与单模板之间的连接夹角以及相邻的单模板之间的连接夹角处都通过角连接件进行连接,由角连接件对连接夹角进行连接并加固,角连接件采用卡接的方式,其本身方便进行拆卸,对模具进行加固和定型,同时也能够实现端模和缺角模的快速组装和拆卸,既简化了模具整体的连接结构,又提高了楼板的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端模和缺角模的外侧均连接有竖直向上的卡板,所述卡板分别与端模和缺角模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卡槽,所述角连接件卡在连接夹角处的卡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板分别与端模和缺角模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卡槽,通过卡槽对角连接件进行位置限定,使角连接件能够牢固的卡在连接夹角处,从而保证连接夹角处的连接牢固稳定,防止模具变形,卡板向上设置,使得卡槽的开口向上,方便角连接件上下移动,拆装更方便。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角连接件包括内角连接件和外角连接件,所述内角连接件设置在相邻的单模板之间的连接夹角外侧,所述外角连接件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端模之间的连接夹角和端模与单模板之间的连接夹角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连接件分成内角连接件和外角连接件,分别对应连接在外凸的连接夹角和内凹的连接夹角,既能够对端模和缺角模起到连接和加固的作用,又不会破坏浇筑区域的形状和浇筑楼板的完整性,从而保证了预制楼板的浇筑质量。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角连接件包括两个呈一定夹角的杆体,两个杆体的夹角内侧连接有内角加强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角连接件设置两个杆体,两个杆体沿着连接夹角对应的模板内侧布置,将这两个模板进行定型和加固,以保证模板之间的连接牢固;内角加强板则对内角连接件进行加固,加强内角连接件的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角连接件包括两个呈一定夹角的杆体,两个杆体的夹角外侧连接有外角加强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角连接件设置两个杆体,两个杆体沿着连接夹角对应的模板外侧布置,将这两个模板进行定型和加固,以保证模板之间的连接牢固;外角加强板则对外角连接件进行加固,加强外角连接件的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角连接件和外角连接件的杆体端部均设置有插孔,插孔内插接有加长杆,所述卡板沿端模和单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加长杆卡接在卡板与端模或单模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连接件的杆体上插接加长杆,既能够增加角连接件与对应的连接夹角处的模板之间的连接长度和连接牢固度,又能够增加连接夹角处两个模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多个卡板的设置,则能够将加长杆连接在模板上,保证了角连接件与端模和缺角模的连接牢固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端模下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端模底板,所述卡板垂直固定在端模底板上;所述单模板下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缺角模底板,所述卡板垂直固定在缺角模底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模下部设置端模底板、缺角模下部设置缺角模底板,底板的设置,能够保证端模和缺角模与台模的贴合紧密性,也使端模和缺角模在台模上放置的更稳定。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端模和缺角模的板体上侧均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穿筋槽,所述端模和缺角模围成的浇筑区域内设置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配筋端部穿过穿筋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筋槽的设置,便于在浇筑区域内布置钢筋网,钢筋网的配筋端部能够从穿筋槽穿出。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角连接件的高度和卡板的高度均小于穿筋槽的槽底高度,所述角连接件的上方不设置穿筋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网的配筋会抵在穿筋槽的底部,角连接件的高度和卡板的高度均小于穿筋槽的槽底高度,使得角连接件的安装和卡板的布置不会影响钢筋网的布置,钢筋网的布置正常,从而保证了预制楼板的质量和结构强度;角连接件的上方不设置穿筋槽,使连接夹角处不会进行配筋,角连接件的上下移动拆装不会受到钢筋网的影响,当预制楼板浇筑完成后,可以将角连接件直接向上移动拆卸下来,从而解除端模和缺角模之间的连接,能够快速的将端模和缺角模从预制楼板四周拆卸下来,将预制楼板吊装走。一种预制楼板,由上述预制楼板模具加工制成。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模具结构简单,仅在台模上设置端模、缺角模和角连接件,就能够组装成形状不规则或者缺角的模具,用于生产形状不规则或者缺角的预制楼板。2.本专利技术模具的端模和缺角模的连接夹角处通过角连接件进行连接和加固,不需要借助螺栓连接等方式,就可以实现模具的组装,角连接件的拆装方便,能够快速实现模具的拆装,节省模具的拆装时间,大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楼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模(1)、设置于台模(1)上的端模(2)以及连接在端模(2)端部的缺角模(3);/n所述端模(2)置于台模(1)上浇筑区域的最外圈;/n所述缺角模(3)包括至少两个单模板(31),所述单模板(31)转动连接在与其最近的端模(2)连接;/n相邻的所述端模(2)之间的连接夹角、端模(2)与单模板(31)之间的连接夹角以及相邻的单模板(31)之间的连接夹角处都设置有角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角连接件卡接在连接夹角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楼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模(1)、设置于台模(1)上的端模(2)以及连接在端模(2)端部的缺角模(3);
所述端模(2)置于台模(1)上浇筑区域的最外圈;
所述缺角模(3)包括至少两个单模板(31),所述单模板(31)转动连接在与其最近的端模(2)连接;
相邻的所述端模(2)之间的连接夹角、端模(2)与单模板(31)之间的连接夹角以及相邻的单模板(31)之间的连接夹角处都设置有角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角连接件卡接在连接夹角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模(2)和缺角模(3)的外侧均连接有竖直向上的卡板(6),所述卡板(6)分别与端模(2)和缺角模(3)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卡槽,所述角连接件卡在连接夹角处的卡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连接件包括内角连接件(4)和外角连接件(5),所述内角连接件(4)设置在相邻的单模板(31)之间的连接夹角外侧,所述外角连接件(5)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端模(2)之间的连接夹角和端模(2)与单模板(31)之间的连接夹角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角连接件(4)包括两个呈一定夹角的杆体,两个杆体的夹角内侧连接有内角加强板(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板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爱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福铁龙住宅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