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605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抛光装置,包括固定轴和抛光部件,固定轴设在安装座上且供过线导轮套接固定;抛光部件具有圆弧型的抛光部;抛光部面向固定轴;抛光部件受驱动力运动以带动抛光部适于嵌入或退出过线导轮的V型凹槽内,并在嵌入凹槽时所述抛光部的外周壁适于与所述V型凹槽的槽底壁相切抵接;固定轴和抛光部件中的一个受驱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于另一个绕固定轴的轴线转动。由于凹槽的槽底壁一圈分布在一个圆周面上,抛光部的外周壁可与槽底壁相切抵接,固定轴和抛光部中的一个转动一圈,抛光部的外周壁均能够相切抵接在槽底壁一圈壁上,实现对槽底壁一圈进行均匀地抛光,凹槽的槽底壁上几乎不存在毛刺,在输送丝线时,不会划伤丝线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键合丝是半导体封装五大重要结构材料之一,随着近年来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智能家电、数码、汽车等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促使半导体封装行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展,对封装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键合丝的表面无划伤,保持所需的光洁度。在键合丝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键合丝在拉拔过程中,键合丝嵌在过线导轮的V型凹槽内,通过驱动力来不断地向前输送键合丝;同时在输送过程中,键合丝穿过拉拔模具,将键合丝的直径拉细。为了键合丝在拉拔过程中形成光滑表面,现有技术中需要先采用倒立的V型刀对过线导轮的V型凹槽的壁面进行精修,之后还需要对V型凹槽的槽底壁进行抛光处理,防止V型凹槽的槽底壁上存在毛刺,若V型凹槽的槽底壁上存在毛刺,在拉拔键合丝过程中,毛刺会划伤键合丝的表面,使键合丝的表面不光滑,造成键合丝的良品率低。现有技术中对过线导轮的V型凹槽的槽底壁进行抛光处理的方式,通常是操作人员手工拿着砂轮、布轮或砂带对V型凹槽的槽底壁进行手工擦拭抛光,手动方式抛光V型凹槽的槽底壁,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轴(4),设在安装座(1)上且供过线导轮(12)套接固定;/n抛光部件(8),设在所述安装座(1)上,其至少具有圆弧型的抛光部(81);所述抛光部(81)面向所述固定轴(4);/n所述抛光部件(8)受驱动力运动以带动所述抛光部(81)适于嵌入或退出所述过线导轮(12)的V型凹槽内,并在嵌入V型凹槽时所述抛光部(81)的外周壁适于与所述V型凹槽的槽底壁一圈所在的圆周面相切抵接;/n所述固定轴(4)和所述抛光部件(8)中的一个受驱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于另一个绕所述固定轴(4)的轴线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轴(4),设在安装座(1)上且供过线导轮(12)套接固定;
抛光部件(8),设在所述安装座(1)上,其至少具有圆弧型的抛光部(81);所述抛光部(81)面向所述固定轴(4);
所述抛光部件(8)受驱动力运动以带动所述抛光部(81)适于嵌入或退出所述过线导轮(12)的V型凹槽内,并在嵌入V型凹槽时所述抛光部(81)的外周壁适于与所述V型凹槽的槽底壁一圈所在的圆周面相切抵接;
所述固定轴(4)和所述抛光部件(8)中的一个受驱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于另一个绕所述固定轴(4)的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部件(8)还具有与抛光部(81)连接的安装部(82);所述抛光部件(8)通过所述安装部(82)设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安装部(82)和所述抛光部(81)形成闭合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环呈圆形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部件(8)还具有至少包裹在所述闭合环外周上的抛光布(83);及将所述抛光布(83)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安装部(82)上的至少一个固定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布(83)还覆盖住所述闭合环的内腔。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民闫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达博有色金属焊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