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筒外圆抛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圆筒抛光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外圆抛光机。
技术介绍
在圆筒铸造成型后,由于外壁存在毛刺,需要对圆筒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传统的抛光方式需要人工进行手持打磨工具进行抛光,工作效率低下,而现有的抛光机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551963B的中国专利技术在抛光加工前不能进行自动上料,需要人工进行上料,不仅增加了工人工作量,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在抛光后,抛光打磨会产生大量的碎屑,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抛光机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圆筒外圆抛光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加工装置在使用时不能进行自动上料,需要人工进行上料,不仅增加了工人工作量,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在抛光后,抛光打磨会产生大量的碎屑,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抛光机的正常运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筒外圆抛光机,包括基台,所述基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且竖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固定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筒外圆抛光机,包括基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2),且竖杆(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工筒(4),且加工筒(4)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8),且固定架(8)远离加工筒(4)的一端内侧固定安装有轴承(9),所述轴承(9)的内侧活动套接有转轴(10),且转轴(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盘(11),所述转盘(1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2),且固定杆(12)共有8个,均匀分布在转盘(11)的外壁,所述固定杆(12)的远离转盘的末端为圆台状,且末端半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筒外圆抛光机,包括基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2),且竖杆(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工筒(4),且加工筒(4)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8),且固定架(8)远离加工筒(4)的一端内侧固定安装有轴承(9),所述轴承(9)的内侧活动套接有转轴(10),且转轴(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盘(11),所述转盘(1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2),且固定杆(12)共有8个,均匀分布在转盘(11)的外壁,所述固定杆(12)的远离转盘的末端为圆台状,且末端半径小于固定杆(12)的半径,所述加工筒(4)的上端内侧固定套接有进料管(6),且进料管(6)为中空结构,所述进料管(6)为倾斜状,与基台(1)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加工筒(4)的上端内壁固定套接有固定盘(28),且固定盘(28)处于进料管(6)的下方,所述固定盘(28)一端与进料管(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28)的中心位置内侧活动套接有转杆(5),且转杆(5)的顶端处于进料管(6)的下方,所述固定盘(28)底部靠近转盘(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4),所述转杆(5)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绞叶(13),所述绞叶(13)呈螺旋状盘旋,且绞叶(13)的表面为圆弧状向外凸起,所述转杆(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传动轮(16),所述加工筒(4)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17),且电机(17)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输出轴(18),所述输出轴(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动轮(19),所述电机(1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套杆(20),且套杆(20)的内侧活动套接有传动杆(26),所述传动杆(2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扇叶(26),所述支撑杆(14)靠近进料管(6)的一端活动安装有上料轮(23),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