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涛专利>正文

一种伺服电机转动配件制造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523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伺服电机转动配件制造加工工艺,该伺服电机转动配件制造加工工艺采用如下固定机械,该固定机械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顶部的固定装置,底板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两组移动板同步移动的调距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电机驱动双向螺杆转动,使两组移动板同时靠近或者远离,利用圆台形状的胀芯对电机齿轮内支撑固定,便于对其外壁进行垂直钻孔,简化了电机齿轮的固定和拆卸方式;通过驱动件带动支架转动,进而通过连接杆带动调角机构转动,使调角机构带动电机齿轮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将钻孔的位置转动至上方,利用给进螺杆带动推板上下移动,从而推动转动板转动,改变了转动板之间的距离,使调角单元可以卡在不同齿轮的齿槽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电机转动配件制造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齿轮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伺服电机转动配件制造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电动机的轴,都带键槽,齿轮轴孔与电机轴使用过渡配合,轴孔开相应键槽,两者之间以键传递力矩,为固定轴向位置,可以加止头螺丝辅佐将轮轴向固定在轴上,较小的电机轴不带键槽,而是在轴上沿轴加工一个平面,或对应止头螺丝位置加工一个凹孔,向用止头螺丝固定并起传递力矩用,也有使用销钉将齿轮和轴固定并传递力矩。在对电机转动配件即电机齿轮的外壁钻孔时,需要对电机齿轮进行固定,现有的固定装置存在以下缺点:一、电机齿轮的固定和拆卸都比较繁琐,只对电机齿轮的一端固定时,在钻孔过程电机齿轮两端会受力不均等,造成钻孔变形;二、电机齿轮的外壁在进行钻孔时,需要将钻孔的位置转动到便于加工的方位,而一般电机齿轮在固定好之后不方便调整方位,其次不同的电机齿轮齿槽间的距离是不等的,在调整方位时需要安装与齿槽相配合的调角装置。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伺服电机转动配件制造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电机转动配件制造加工工艺,该伺服电机转动配件制造加工工艺采用如下固定机械,该固定机械包括底板(10)和设置在底板(10)顶部的固定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0)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移动板(21),移动板(21)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组矩形凹槽,底板(10)的顶部对应矩形凹槽的位置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导轨(11),矩形导轨(11)贯穿矩形凹槽,所述移动板(21)的相对侧均设置有胀芯(22),其中一组胀芯(22)固定安装在移动板(21)上,另一组移动板(21)通过导向柱(23)与移动板(21)固定连接;/n所述导向柱(23)的外部活动套设有调角机构(25),调角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转动配件制造加工工艺,该伺服电机转动配件制造加工工艺采用如下固定机械,该固定机械包括底板(10)和设置在底板(10)顶部的固定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0)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移动板(21),移动板(21)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组矩形凹槽,底板(10)的顶部对应矩形凹槽的位置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导轨(11),矩形导轨(11)贯穿矩形凹槽,所述移动板(21)的相对侧均设置有胀芯(22),其中一组胀芯(22)固定安装在移动板(21)上,另一组移动板(21)通过导向柱(23)与移动板(21)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柱(23)的外部活动套设有调角机构(25),调角机构(25)由套设在导向柱(23)外部的圆环(251)和多组一体成型在圆环(251)外沿的延伸板(252)组成,延伸板(252)在圆环(251)的外沿呈均匀环形分布,延伸板(252)的侧壁靠末端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腰型孔(253),且每组腰型孔(253)内通过螺杆和螺母固定安装有调角单元(254);所述调角单元(254)包括固定板(2541)和转动设置在固定板(2541)两侧的转动板(2542),固定板(2541)的外沿与贯穿腰型孔(253)的螺杆固定连接,两组转动板(2542)之间靠底端通过第二弹簧(2543)相连接,两组所述转动板(2542)之间且位于第二弹簧(2543)的上方设置有推板(2545),推板(2545)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给进螺杆(2544),且给进螺杆(2544)贯穿固定板(2541)并与固定板(2541)螺接固定;
所述导向柱(23)的外部位于移动板(21)与调角机构(25)之间套设有第一弹簧(24),且第一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板(21)和圆环(251)相连接,圆环(251)的外壁靠近第一弹簧(24)的一侧垂直设置有多组连接杆(26),移动板(21)的侧壁对应连接杆(26)的位置开设有弧形通孔(211),连接杆(26)贯穿弧形通孔(211)通向移动板(21)的外侧;所述连接杆(26)的末端共同连接有支架(27),支架(27)的中心开设有通孔,移动板(21)的外壁对应通孔的位置开设有螺纹槽(212),所述固定装置(20)还包括对接在通孔内的驱动件(28),且驱动件(28)的末端与螺纹槽(212)螺接固定;
所述底板(10)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两组移动板(21)同步移动的调距装置(30),调距装置(30)包括三组沿底板(10)长度方向呈等间距分布的带座轴承(32)和架设在两端带座轴承(32)之间的双向螺杆(31),双向螺杆(31)的末端与带座轴承(32)转动连接,且双向螺杆(31)贯穿两组移动板(21)和位于中部的带座轴承(32),双向螺杆(31)与移动板(21)螺接固定,且位于中部带座轴承(32)两侧的双向螺杆(31)螺纹方向相反,调距装置(30)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10)顶部一端的电机(33),且电机(33)的输出端与双向螺杆(31)的末端固定连接;
该伺服电机转动配件制造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胀芯靠近:启动电机(33),使其带动双向螺杆(31)转动,两组移动板(21)在双向螺杆(31)的螺纹驱动作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张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